以养鸟为观赏、娱乐之由来已久,《李义山杂纂》中说:“至汉而养鹦鹉者纷纷矣。”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道:“花时寂,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未敢言。”可见早在汉唐时期,人们就已经在喂养鹦鹉等鸟类了。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瓷鸟食罐是东汉时期的,但已极为少见;唐宋元时期的也屡有发现,但为数也不多;到明清时期,就日益丰富起来。
据江苏镇江考古发现,东汉永元十三年墓就曾出土有黑釉鸟食罐;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馆收藏品中,有一件唐代北方瓷窑烧制的白釉鸟食罐。
南宋龙泉窑及郊坛下官窑都曾烧制过此类器物。北京市文物公司所藏南宋龙泉窑鸟食罐,高4.8厘米,口径4.7厘米。该器敛口,鼓腹尖底,腹部一侧有一小系,作悬挂之用,其釉色翠青,如雨后碧空,晶莹洁静。因其采用覆烧法,故口沿一圈无釉露出胎骨。此器造型精巧,风格与南宋郊坛下官窑鸟食罐基本相同。
元代龙泉窑继续烧制鸟食罐类器物。与宋代龙泉窑比,此时鸟食罐的底部已由宋时的尖底,逐渐演变成圆形底足,器身也开始变矮,胎、釉均稍变厚,质地明显变粗,釉色也不甚青翠,变为青中闪黄色。各方面之特点与元代龙泉窑其它类器物一致。
明代鸟食罐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的龙泉窑仍然继续烧,器物的胎釉较元代稍薄而精细,器型亦与元代略同,但较矮浅一些,呈水盂形。
明代兴盛起来的江西景德镇窑。一改以往器型单一、品色单调的特点,在青花器物中出现了腰鼓式、元宝式、水盂式等多种形式的鸟食罐。其间以宣德时的制品最佳。其造型美观,釉质肥润。所绘青花,使用当时由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料,图案花纹颜色深浅不匀,时而出现一些结晶斑,颜色深者呈蓝黑色,且下凹深入胎骨,抚之有凹凸不平感。浓艳的青花色调,晕散于胎釉之间,与精美的器型浑然一体,其风格厚雅之至。
这里介绍一件明代宣德青花鹦鹉鸟食罐。器高9厘米,长18厘米,在鼓腹的筒形食罐旁,一只鹦鹉口含柳枝,侧身抓住罐身,翘尾昂首,形象生动。“苏泥勃青”青花料的渲染,使得鹦鹉的神态栩栩如生。它不仅勾画出鸟食罐与鸟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鸟类与生态的依存关系。这种写实性的精湛制品,实在是非常巧的创造,反映出宣德鸟食罐制做的高超工艺。
清代瓷器的烧制在前代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造型、纹饰,到色彩、质地诸方面都精美绝伦,达到历史上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其中的鸟食罐制品,成为清代文玩器物中的重要品类。
清初康熙、雍正两朝,瓷质鸟食罐的烧制承继了明代遗风,多仿宣德时款式,浑厚古朴之风犹存,亦间出奇意。
乾隆、嘉庆时,鸟食罐的生产有所革新。其明显的特点是,质地莹洁润透,器形隽秀典雅,工艺精细巧丽。品种以青花为主,也不乏粉彩等其它彩瓷。器型除仿制宣德时形式外,还出现了月牙形、浅圆形等新的款式。
道光、咸丰时,由于养鸟娱乐活动日益盛行,鸟食罐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器物的造型上又出现了方形、圆形、花口形、六棱形等多种形式。在彩、釉品种上也有一些新的突破,如常见的白釉、青釉、蓝釉、绿釉、黄釉及青花、粉彩及斗彩等。此时制做的鸟食罐精品,大多造型灵巧,具有胎壁薄、釉质润、图案精美的特点,耐人赏玩。
为适应人们玩鸟之名目更为繁多,器具更为精致的要求,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成套的鸟食罐,有两件、三件或五件一套的,以分别作盛水、放食、放砂粒之用。此类成套鸟食罐,每件图案相同,仅造型各异,把鸟食罐的设计、制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清代晚期的同治、光绪年间,鸟食罐的形式更为多样。除以往常见的器形外,又出现有圆筒形、洗子形、盆形等多种,而纹样、釉色尤有增多。从花纹装饰上来看,山水、花卉、鸟盖、草虫、鱼藻、龙凤、人物等题材十分广泛。可以说,各种形式、各种色彩、釉色及各种纹饰的鸟食罐,至此时已非常齐备了。
鸟食罐是我国瓷器发展中的一个门类,不同时代、时期的烧制技术和时代风尚在鸟食罐器物上都有反映。这既是瓷质鸟食罐本身的演变史,也是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个小小缩影,并反映出当时社会习俗的一个侧面。
民国以后,瓷器生产出现了衰败趋势。养鸟之风亦随之偃息,瓷质鸟食罐无论在胎、釉纹饰及制做工艺诸方面,也一失往日光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