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古陶瓷历史文化专辑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瓷业高峰是此都”          【字体:
“瓷业高峰是此都”

作者:李申盛   文章出处: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5-9-7 13:36:22 
 

“瓷业高峰是此都”
    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访问景德镇时,曾留下这样的墨宝:
“中华向号瓷之国,
瓷业高峰是此都;
.......


    现在,我们不妨就来看看这座被誉为“瓷都”的“瓷业高峰”的历史发展状况吧!
    景德镇位于赣东北,“水土利陶”,是盛产陶瓷之宝地。不过,它的历史究竟有多长,还是一个谜。
    瓷是从陶发展而来的。《浮梁县志》云:原称“新平”的景德镇“冶陶”、“始于汉世”。当然,当时的景德镇是浮梁县辖镇,不象现在的景德镇,屑江西省辖市,浮梁县成了它的市辖县。
    那么,它的“冶陶”是不是“始于汉世”呢?
    据当今考古学家提供的实物资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原浮梁王港出土的印纹夹砂灰陶便是一例,而洪源出土的,是战国时期的印纹陶片。不过,在这之后,直到唐代,只有文献记载,而却无实物印证。例如《景德镇陶录》提到唐代陶玉窑和霍仲初窑,至今还没有找到这两座名窑遗址,更无实物印证。
    五代,景德镇是既有仿制南方越窑的青瓷,又有仿制北方邢窑的白瓷。作为南方来讲,景德镇还是最早的白瓷产地。其时瓷胎,仅使用一种原料,,采用支钉叠烧,而于195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湖田古窑遗址,便是始于五代,烧至明中期,持续烧瓷700余年,现存面积40万平方米,既集中,又具有代表性,是当今考察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重要场地。
    宋代,景德镇创烧“影青瓷”,获得“饶玉”之美称。这是由于当时的景德镇又属饶州府管辖,以其器物表面釉近“如玉”而得名。并享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之称。当然,这种影青瓷的装饰方法,除釉色置于青白之间外,还有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方法。刻是用刀具,几乎通过垂直角度,将图案刻在坯胎上,再罩上釉烧制而成;划也是使用刀具,不过,它是斜式在坯胎上划成图案,一边深,一边浅,别具一格,并往往与刻结合使用;印是将器物坯胎,置于有图案的模具上,相模而成,退模后再罩釉烧制而成,为北宋定窑装饰技法。
    宋真宗景德年间(即公元1004年至1007年),景德镇称“昌南镇”,奉圣命烧造宫廷用瓷,质地精良,光致精美,且有“景德年制”字样,影响很大,因此,“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原来的“昌南镇”之镇名,也为“景德镇”所代替,并一直沿用至今,长达近千年历史。
    据蒋祈在《陶记》中记载,北宋景德镇,巳成为青白瓷窑系的代表产地、有窑300座,呈现出村村有窑火,户户有陶埏的制瓷景象。当然,那时的窑,形状多样,大小不一,无法与当今相比。其产品,有芒口,又是采用北宋定窑烧造工艺而成瓷的,所谓“芒口覆烧”。
    蒋祈是南宋人,其撰写的《陶记},是世界上最早的陶瓷生产专著。他所记述的景德镇瓷用原料产地、胎釉配方、成型、装饰、装坯、焙烧及至制匣原料等等,不仅为研究我国制瓷技艺发展史,而且为研究世界科技发展史提供了丰富而难得的史料。著名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则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的吟咏,词中的“玉枕”是当时景德镇烧造的色质如玉与装饰俱佳的“婴戏纹枕”,不愧为名作。元代景德镇,有统一中国的王朝设置的“浮粱瓷局”。它之所以称之为“浮梁瓷局”,是因为当时的景德镇为浮梁县所管辖。这实际是明、清御窑器厂的前身,产品为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中的画局设计,其中,有枢密院的专用瓷,它的内壁有印花图案,中间或有“枢府”二字,被称为“枢府器”。从此,景德镇烧造瓷器的窑业,开始从村户农民手工场型,走向官办的手工场型。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制瓷工艺上,采用了高岭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制胎法,这是一,二是在白瓷有重大发展的同时,成功地烧造了青花瓷、釉里红瓷,和这两种装饰相结合的青花釉里红瓷等新品种,使我国瓷器从单色过渡到彩瓷新时代,并成功地烧造了红绿黄三彩瓷和铜红釉、霁青釉、法华釉、孔雀绿釉等色瓷,在高温制瓷工艺和装饰艺术上,均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明代景德镇,从洪武起,在浮梁瓷局的基础上,设立御窑器厂于珠山,其规模宏大,分工明细,用料精良,技艺高超,其中,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花”、“祭红”、“淡黄”,嘉靖、万历的“五彩”,以及成化的“青花斗彩”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杰作,历来为人们所赞赏。
    与此同时发展起来的民窑,几乎可与官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行销国内外。从此,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之中心。
    清代景德镇,到了顺治年间(即公元1644年至1661年),满清王朝废弃了匠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康熙、雍正、乾隆三期,在景德镇设置的御窑器厂,连续烧造宫廷用瓷,是封建社会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它的民窑,比明代规模更大,康熙年间(即公元1662年至1722年),民用青花瓷器的纹饰,清人曾有“往往官窑不如客货”的评价,显得别具一格。粉彩是清代发展的一种低温彩瓷工艺,它是在明末清初的五彩基础上,吸收珐琅彩的制作工艺而创制成功的。从康熙年间形成,到雍正年间(即公元1723年至1735年)粉彩瓷的工艺水平直到顶峰,富有灵感,很得用者欣赏,当然,还有蓝彩、墨彩、素三彩等等,无彩不备,更可喜的是珊瑚红、胭脂红、郎窑红、乌金釉、天蓝釉等色釉瓷的创制,可谓“无釉不有”。从雍正至乾隆年间,朝廷曾派遣内务府员外郎唐英来景德镇督陶,其所撰写的《陶冶图说》、《陶成记事碑》、《瓷务事宜论稿》等,对这一时期的制瓷技艺作了系统的总结,是世界上最先完备的陶瓷技艺专著。
    当然,解放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景德镇的制瓷业,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传统名瓷,重放异彩,新品种、新工艺不断涌现,从器型到画面,从产量到质量,均日新月异,荣获省优、部优,尤其是国家和国际金、银质奖章的产品越来越多,远销世界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率居我国务大产瓷区之首。现正在不断攀登。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