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话说陶瓷-景德镇陶瓷历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亦工亦商“余椿记”         ★★★ 【字体:
亦工亦商“余椿记”

作者:张钧和   文章出处:《瓷器》   更新时间:2010-2-4 20:14:40 
 

  如果不是朋友介绍,很难想象,眼前这位七旬老人居然出身于陶瓷烧做两行的大户人家。他叫余金德,谱名余恕训,是名已退休的副主任医师,现被竞成镇卫生院聘为坐堂医生。医生与做陶瓷,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然而,在1994年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期间市政府公布的首批24个陶瓷世家当中,他家就是其中之一。
余金德家之所以会被评为陶瓷世家,是因为从他的祖父余韬金到他的侄子余希鹏,四代业瓷,其父余忠荣不仅是烧做两行的大窑户,而且是著名的把桩师傅,并培养了一批陶瓷业把桩的中坚力量。余希鹏也是景德镇现仅有的几个把桩师傅之一。大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在谈论起他们余家时,大多知道他们家是以把桩著称,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红极一时的“余椿记”瓷号也是他家的产业。
《瓷器》记者 张钧和 文/图

余韬金的发家史

余金德的讲述,是从他的祖父余韬金开始的。
余韬金,1879年出生于都昌县芗溪乡余家。芗溪余家是个拥有800多户村民的大村庄,余姓族居。当地村民多以渔农为业,也有不少人在景德镇业瓷。都昌余姓在景德镇业瓷时间悠久,人数居众。据江西历史学会调查组1962年所作的统计,从清朝乾隆年间起,殁葬于景德镇的都昌人,仅冯、余、江、曹等七姓就达千人以上。
大多到景德镇发迹的都昌人,大多原是在农村的放牛娃,通过亲友介绍到景德镇学徒三到四年,或打杂、或做坯、或烧窑,渐渐学到出色的制瓷手艺,成为业瓷的行家里手,再独立门户当老板。余韬金的创业过程也是如此,但其发展机遇却有些与众不同。
余韬金出生农民家庭,有没有读过书,余金德说已经无法考证,但他能写会算。12岁之前,在家跟随父亲务农。那时正是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加上连年水旱灾害,民不聊生。为了生存,12岁那年,余韬金只身来到景德镇。经村里人介绍,他到一家名叫冯恭泰的窑户坯房里学徒。三年学徒期满后,他本应该留在坯房里。然而这时他却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去窑场当学徒。
关于祖父学徒的一些细节,余金德很少听人说起,他1938年出生时,祖父就去世了。但余金德知道,余韬金为人很老实,做事非常卖力,师傅肯教他,而且老板也非常喜欢他。再加上余韬金能写会算,在当时学徒当中非常少见,所以,在余韬金转到窑场学徒以后,一步步高升,几年后做上了管开窑簿的位子。
余韬金一帆风顺地晋级,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有窑户老板的有意栽培。原来,窑户老板见他忠厚老实,精明能干,有意把女儿许配给他,招他为婿。余韬金17岁那年,与冯恭泰老板的女儿完婚,并生下了长子余忠荣。
成婚后,余韬金利用自己的多年积蓄,并在岳父的支持下,与人合伙,租下了窑户余略茂在生益岭弄的一幢坯房,独立门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把瓷号取名为“余利顺”,寓意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这也是“余椿记”瓷号的前身。

一个想法
成就一位最年轻的把桩

有人曾经这样总结都昌籍的窑户老板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是懂技术,二是能吃苦,三是敢冒险,四是善抓机遇。余韬金做了老板后,挣了钱并没有用来挥霍,而是把资金继续投入瓷业中,扩大再生产。为了节约生活开支,他把小孩都放在了乡下。
余金德说,其实在祖父的手上,他家的产业做得并不大,当时,祖父的资本很少,所有成坯都要搭窑烧成瓷器。但祖父的一个想法,却为余家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这还得从一次倒窑事故说起。
余韬金经营“余利顺”的时候,没有自己的窑,是只做不烧的坯行老板,其所生产的瓷坯都要拿到别人的窑场搭烧,旧时也称搭烧户。按照当时的行规,不管瓷器烧得好与坏,搭烧户都要给窑户烧炼的钱,如果一窑瓷器全部烧坏了,窑户老板也不会负责。因此,搭烧户发展受到了窑场的制约。有一次,余韬金搭烧的窑场,发生了一次倒窑事故,余韬金搭烧的瓷器全部砸毁了,余韬金亏得血本无归。
历经这场切肤之痛后,余韬金由此想到:瓷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技术过硬的把桩师傅。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培养儿子不仅能继承自己的事业,而且还要在烧窑技术上成为一个出色的把桩。于是,第二年开春,余韬金便将8岁的儿子余忠荣带到了景德镇。
余忠荣出生的时候,家境还算殷实,虽然生长在乡下,相比他的父亲余韬金,应该是幸福的,因此,也有条件上私塾念书。很聪明,学习成绩较好。不过一有空余时间,他也会帮助家里干农活,或是放牛。
余忠荣10岁左右的时候,余韬金在枯树庙一座坯房里,访到一位画坯高手,又有文化。于是,就让余忠荣跟随他学画青花。因为父亲也是坯房老板的缘故,余忠荣在学画青花的同时,也涉猎了踩泥、拉坯、刹合坯等制瓷工序。尽管余忠荣是少爷,但其学徒的生活依然是很艰苦的,大冷天,他光着赤脚踩泥。经过4年的学艺,余忠荣不仅青花画得好,而且对整个制瓷工艺也非常熟悉了。
学徒满师后,余忠荣按照父亲的安排,转到了窑场当学徒。余忠荣人生的这步棋,和他父亲当年所走的路如出一辙。但父亲对他终极愿望是,把儿子培养成一位出色的把桩师傅。
余忠荣学徒的窑场,是余韬金搭烧的窑户,坐落于苏家弄,名叫罗家窑。罗家窑老板原是景德镇旧时“三尊大佛”之一余旺青,后来余旺青把该窑转让给了余昭华。这座窑的把桩叫余安浪,是当时顶有名望的把桩师傅。
把桩是全窑场生产技术的总指挥,从满窑到开窑都要亲自指导,满窑时,他要根据各种坯的多少,指导本次窑的满法,在烧炼过程中,要测看窑温及根据窑温调整烧法,确定烧成的停火时间。余安浪收徒弟颇有讲究,徒弟必须是都昌人,有宗族关系者优先。
关于把桩,旧时景德镇有这样一种说法:十年可以培养一位状元,但十年却难培养一位把桩师傅。由此可见,要学到把桩技术,其难度可非一般。余忠荣进窑厂后,从“一夫半”做起。这是学徒的第一步。他跟着师兄们满窑时学传匣,烧窑时学投柴,开窑时传匣钵出窑。因为窑厂各工种像一个金字塔,学得好的,才能一级一级往上升。余忠荣肯吃苦,个子高大,身高1.8米,臂力过人,做事勤快,肯动脑子,深得同事们的赞许和师傅真传。
1914年,在景德镇风火仙师庙,18岁的余忠荣正式以把桩的身份登记入行,成为当时景德镇最年轻的把桩师傅。从初入窑场,到做把桩,余忠荣仅仅用了4年时间,这在景德镇的瓷业史上,是一个奇迹。

不脱产的老板

在接受采访时,余金德把“余椿记”瓷号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余韬金创办主政的“余利顺”瓷号,第二阶段是余韬金与余忠荣父子联营的“余桢胜”瓷号时期,第三阶段,也是最辉煌的时期,由余忠荣独立经营的“余椿记”时期。
余忠荣学徒出师后,并没有回到父亲经营的“余利胜”瓷号里帮助父亲打理生意,而是在各窑场做把桩。因为余忠荣恪尽职守,其所烧之窑折青率高,使其在烧窑界暂露头角,因而找他把桩的窑户也越来越多。记有罗家窑、豆芽井窑、磨盘窑、桥得脑窑、大井头窑等五座窑。
把桩师傅是窑厂里工资最高的,每烧一次约折大米一石合银圆4元,平均一月五次,五座窑的收入就十分可观了。到了1930年,余忠荣做把桩已经有14年了,这时他已完成了资金积累。这年,余忠荣把资金合在父亲一起,经营瓷业,品种为圆器之碗盘类,改招牌“余利顺”瓷号为“余桢胜”。这时,他仍然没有脱产,把瓷号经营交给父亲,自己仍旧在几个窑场做把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时,景德镇陶瓷产业受战争影响,急剧下滑。余韬金就是这个时候,把“余桢胜”瓷号交给儿子余忠荣打理,他自己回到乡下养老,1938年,余韬金在都昌乡下病逝。
余忠荣接管瓷号生意后,将“余桢胜”改名为“余椿记”,举家迁到了金家横弄新落成的新居里。同时,余家陶瓷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余家的陶瓷主要销往芜湖、江苏、浙江一带。余忠荣每次租船外销,
瓷器销售完后,又把当地布匹运到景德镇销售,这样来往都不使船空着。余忠荣在陶瓷管理上,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从不以次充好,从中谋取暴利。
正是因为余忠荣经营有道,使得“余椿记”瓷号得以快速发展,资本也越来越雄厚,于是便把坐落于苦株山的坯房扩建为48间,成为当时最大的厂房之一,可同时容纳七八十名工人。随后,他又和一邵姓老板合伙买下大井头窑,1947年,邵家落败,余忠荣出资买下了大井头窑全部的股份,实现了他父亲的愿望,成为了烧做两行的大窑户。
然而,让人费解的是,余忠荣在经营余椿记的同时,他仍旧担任着几座窑的把桩。余金德说,父亲之所以一边做老板,还一边为别人的窑做把桩,主要是因为他喜欢把桩这个行业,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一个人的经历与时间非常有限,余忠荣是如何处理老板与把桩这两重事业的呢?
余金德说,这与父亲余忠荣的合理用人有关。余忠荣有三个弟弟和三个儿子,他根据各人所长,安排他们的工作。余忠荣的大弟弟管窑柴采购、二弟外派于都做把桩,小弟负责陶瓷产品销售,大儿子余怒享选瓷兼窑场管理,次子余恕典管账兼作坊管理。那时,余金德年龄尚小,在校读书,解放后考入江西医学院。如此一来,瓷号生产经营各方面都有人管理,他便可以分身去做他的把桩师傅了,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不脱产的老板。

余忠荣其人

说到父亲余忠荣的为人,余金德话语里充满着崇敬之情。他说,相比祖父,父亲性格显得外向一点,但他和祖父一样,为人都忠厚老实,不管是对事业、对朋友、对家人,都是以诚相待,兢兢业业。
本来,把桩师傅只要到行将歇火的时候到窑里,从窑门和窑蓬上的火眼看火候是否到了,下达停烧令。而余忠荣却不是这样,满窑时,他在窑弄里看每一根匣柱的兜脚摆正与否。还有窑路(火路)的排列,他知道这非常重要,既要保持火路通畅,又要使火在窑内迂回曲折,使每个角落都能烧熟,使陶瓷不泛爽、不泛黄、不泛惊。
余忠荣在窑里很有权威,大家都佩服他的判断能力。他对大家的要求非常严厉,各脚工序不容有半点差错,因为哪怕是一丁点,也会影响烧窑的质量。在闲暇时,余忠荣非常和气,没有半点架子,也常与工人们说说笑笑。
余忠荣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金家弄有一座余家祠堂,旅景的都昌余姓人想就此址办一所学校,使他们的子女能上学,有书读。余忠荣闻知此事,立即响应,拿出房租钱捐助,成为校董之一。这所学校解放前叫道安小学,解放以后改为十四小。解放以前,景德镇街头常有路毙者,如果余忠荣遇到,总会买棺材将其安葬。如遇修路铺桥,或是遇到旱灾水灾,余忠荣也会解囊相助,毫不吝惜。
景德镇刚解放那年,许多瓷厂没有开业,工人失业,生活没有保障,他响应政府号召,带头复工。抗美援朝时期,他和余昭华一道,踊跃捐献飞机大炮,受到工商联的嘉奖。

祖孙两代把桩师傅

可以说,余忠荣从14岁进窑场当学徒,到解放后退休,他始终没有离开过烧窑这个行业,在他的意识里,做把桩似乎比他经营陶瓷产业更为重要。也许,他对烧窑情有独钟,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责任。
余忠荣第一次独立履行把桩职责的时候,他父亲曾告诫他说,窑里数万件瓷器烧得好坏与否,全寄托在你的手上,这是几百人的生命钱,窑烧好了,老板挣了钱,工人生活才有保障,如果亏了本,工人就有失业的危险。最后叮嘱说,如果倒了窑,一个中小型窑户就要倒闭。余忠荣牢记父亲的叮嘱,从满窑的那一刻起,就注意烧窑的细枝末节,时刻做到心中有火,让火听从指挥。
由于余忠荣恪尽职守,所烧之窑成青率十分高,而且从未出现过倒窑的事件,因而受到搭烧户和窑老板的喜欢。在余忠荣从事窑业50多年的生涯中,他培养了一批把桩接班人,其中在业界颇为知名的有余忠贞、余贞早、余忠生、余韬仁、余恕坤、余漾发和余希鹏等人,这些人当中有他的父辈、平辈和儿孙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景德镇的陶瓷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1953年,余忠荣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将家里的全部生产资料联营到裕民瓷厂(东风瓷厂的前身),自己仍是窑场里的把桩,并成为省陶瓷公司烧窑技术小组的成员,解决全市烧窑难题。1956年,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调余忠荣做柴窑改煤窑的试烧工作,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煤窑的试烧成功出了一分力量。1968年,余忠荣病逝,这位为陶瓷烧炼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把桩师傅结束了他与泥、火相濡以沫的一生。
余希鹏是余忠荣长子余恕享的儿子。受祖父的影响,从小对烧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当一名熟练的烧窑技术人才。1976年,余希鹏进入东风瓷厂,成为该厂烧炼车间的一名工人,1983年他担任该厂圆形窑的窑炉长,成为新时代的把桩师傅。1985年至1986年参加“焦炉煤气烧制景瓷新技术实验”获得成功,该项目获得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余希鹏为烧成节煤工作作出突出贡献,曾获陶瓷公司一等功。1988年,余希鹏调进建国瓷厂,任方窑窑炉长。
余忠荣、余希鹏祖孙俩,都精于陶瓷烧炼,并都为景德镇陶瓷烧成默默贡献着毕生的精力。余金德曾清楚地记得,1994年我市一家媒体报道首批陶瓷世家时对余家的评语:“在景德镇烧窑技术改革方面,(余家)祖孙四代人经历了从松木到煤,再到煤气,在近百年烧窑燃料改进过程中,有他们四代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坎坷历程”。
的确,景德镇陶瓷事业的发展,凝聚着每一位陶瓷从业者的默默耕耘与奋斗。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