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层次交流是推进陶瓷文化发展的捷径
——陈雨前教授谈陶瓷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陈雨前简介
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景德镇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撰写出版《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与审美》、《景德镇学》等陶瓷专著。
作为陶瓷文化研究领域的带头人,陈雨前教授很忙。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刚为了推介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从法国回来。
作为瓷都众多的陶瓷人之一,陈雨前教授感到责任重大,他觉得景德镇的每一个陶瓷人都不能停留在“千年瓷都”这块金字招牌下坐享其成。在他看来,不断推动陶瓷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的融合,不断让外界了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让瓷都的陶瓷文化领域真正成为没有城墙的领域,才能让瓷都的大旗永远飘扬。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陈雨前教授将很多的精力都投入了宣传推介景德镇陶瓷文化中,他认为,这也是每一个陶瓷人肩上的重担。
有了这样的前提,虽然没有任何准备,但面对记者抛出的“谈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促进陶瓷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个看似有点枯燥和专业的题目,陈雨前教授还是能够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陶瓷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古已有之
“什么叫陶瓷文化?”或许是为了更好地做下面的表述,教授在回答记者的提问前,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而教授坚持认为,要谈陶瓷文化的融合,就必须先弄清这个问题。
在中国漫长的陶瓷历史中,关于陶瓷文化的论述有很多,有从文化学角度去谈论陶瓷文化的,有从考古学角度去看待陶瓷文化的……类似种种观点,在学术上都各有各的道理,也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而陈教授作为师从中央美术学院金维诺的博士生,则把对陶瓷文化的研究放在了陶瓷审美上。我们后面的话题,也就大都与这样的观点有关。
“陶瓷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现代人的提法,应该说是古人早就在实践中这样操作了,比若说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陈教授的话题直接从宋代开始。
陈教授说,其实瓷器的发源地并不是景德镇,在宋代早期,全国已经有多处产瓷地,当时就有“南青瓷、北白瓷”的说法,而没有后来著名的景德镇青白瓷。
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景德镇的陶瓷匠工在景德镇自身青瓷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产瓷地的瓷器特色、烧制工艺、器型等等,最终形成了宋代八大瓷系之一的景德镇青白瓷。同样,在景德镇青白瓷成熟发展的时候,其他产瓷地的工匠也在学习景德镇陶瓷的先进之处,从而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当地人传统风俗及审美习惯的瓷器。
教授还举了迄今仍闻名世界的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青花瓷在元代盛极一时,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但如果喜欢陶瓷的人将当时的青花瓷与其他时期的瓷器相比,就会发现,当时的青花瓷无论是在画面和器型上,都具有蒙古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特点,符合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陶瓷工艺就是迎合了统治王朝的口味,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融入了陶瓷创作中。
“从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就看出,陶瓷文化从古代开始,就在不断地吸收融合当时的地域和人文文化,各产瓷区之间就通过交易等形式,不断研究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符合当时的人们对陶瓷审美情趣要求的陶瓷文化。”教授说,如果单单把视野放在景德镇,那么可以说,景德镇的历史就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的历史。当代的各类文化融合之势令人惊喜
按陈教授的说法,如果当时的景德镇没有去积极地融合其他产瓷区的文化,那么就没有景德镇现在这样的地位。既然古人都能如此地重视文化融合,并最终促成景德镇成为闻名世界的瓷都,那么,现在的瓷都人、现在的地方官员们,是否仍在为推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而努力,在为加强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瓷文化的交流而努力?
陈教授的回答是:“甚喜!”
话题自然与瓷博会搭上了干系。在陈教授眼里,瓷博会是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官员们为景德镇陶瓷,为保证“千年瓷都”这块金子招牌永不褪色做的一件大好事。
身为瓷都市民,恐怕很多人说起已经成功举办五届的瓷博会,都会说,在过去的五年里,来自全国、全世界的陶瓷人、喜爱陶瓷的人都通过这样一年一度的盛会认识了景德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见识了景德镇精美的陶瓷。同时,通过盛会的举行,也推动景德镇经济的发展。
但是陈教授看到的却不止这些:盛会吸引了很多专业的陶瓷人士参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们能通过盛会广泛地和景德镇陶瓷人接触,这种接触后的结果就是景德镇陶瓷人从客人的身上了解了更多的外地的陶瓷文化及其他文化,从而将这些外来文化有机吸收,最后用在陶瓷创作中。
这种文化交流的促进是相互的,当来自各地的陶瓷人将从景德镇学来的先进技艺、精美陶瓷带回到他们的地区后,会让更多的人认识景德镇,认识景德镇的陶瓷,从而吸引更多人在不是瓷博会举办的时候也能慕名来到景德镇,而这样的交流,除了文化推动的效果外,还能为景德镇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上去了,又将会更好地推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发展。
陈教授一再强调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瓷博会从召开到结束这短短的时间产生了多少交易额,来估量瓷博会的价值和意义,应该把眼光看得更远一点。我认为,意识决定行动,现在的市委、市政府官员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将每年的瓷博会办得如此隆
重。”
除了瓷博会这样的大型官方交流活动让陈教授感到高兴外,已经存在的一些陶瓷文化的科研机构及民间机构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也让陈教授感到欣慰。
或许是长期从事陶瓷文化的研究,陈教授一口气给我们举出了很多例子:
从市陶研所、省陶研所到轻工业陶研所,这些机构里培育了非常多的陶瓷专业人士,他们正在从陶瓷的各个领域对陶瓷进行研究,力图推动景德镇陶瓷的发展,而这种研究的基础,就是对世界各地的文化进行吸收后的再研究再创作。
教授所在的景德镇陶瓷学院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全国唯一一家陶瓷领域的专业学府,教授说,有一大批专业人士正和教授一样,从事着陶瓷文化研究和推广工作。
提高高层次交流频率是各种文化融合的捷径
谈古论今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能够以史为鉴,能够看到现在的不足,从而在将来更加好地发展。陈教授很快就将话题引到了“将来,我们如何加强陶瓷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上。
“交流,必须要多,而且必须是高层次的交流!”教授强调的原因是因为曾经的一起事件让他感到痛心。
令陈教授感到痛心的,是多年前令众多国人诟病的陶瓷展销事件。那个时期,很多人把景德镇的一些比较低端的陶瓷产品拿到外地去,然后冒充高档陶瓷商品以高价出售,以致于让众多不了解景德镇陶瓷的客户误以为,这就是景德镇陶瓷的最高水平,极大地影响了景德镇的声誉。
陈教授说,抛除商业角度,这样的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交流,将景德镇的陶瓷交流到外地去,但由于没有有力地组织,没有对景德镇品牌声誉的维护意识,这样的交流不但不能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最终还有损于景德镇的形象。
所幸的是,这样的展销事件没有再无限制地持续下去,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及时介入,非法陶瓷展销活动得到控制。
陈教授的想法是,如果可能,当地政府机构应该多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交流活动,将真正能代表景德镇水平的陶瓷拿出去和别人交流,将能代表其他地区高水平的陶瓷作品搬到景德镇来,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外地的陶瓷人能够从中领略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让景德镇的陶瓷人能看到外地陶瓷文化的可取之处。
当然,这样的高水平交流是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融合的一条捷径,能够起到这样效果的,还有很多途径。
现在景德镇有民间的“乐天陶舍”、“三宝村”等,这种民间机构的存在,吸引了不少国外陶瓷艺人到此学习和常驻创作。一来二往,国外艺人已经具备的先进陶瓷文化知识和国外的一些风俗习惯文化,自然可以被景德镇的陶瓷艺人所吸收并用于创作中,在不
知不觉中加快了陶瓷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融合的步伐。
除了官方和民间组织的交流活动,陈教授还是很自然地提起了他所在的陶瓷学院,他手下的学生和一些青年教师,正是利用了这样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开始在他们的创作上融入了各地的文化习俗。“你看看,过去我们的陶瓷画面讲究的是唯美、丰满,而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交流,我们的作品上也有西方人喜欢的残缺美了。”
陈教授还提到了网络、出版物等多种形式,他认为,这些现代文明产生出的载体,都是我们加强陶瓷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融合的途径,需要我们这一代甚至是几代人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
“其实形式不重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关键是有这种要发展必须吸收融合的意,要有敢于承认别人文化优点的勇气。” 陈教授是个身体力行者,目前他和一部分学者在致力于推广景德镇陶瓷,加快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融合的工作,刚从法国回来的他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5月份,教授将带着一批陶瓷学院创作的精品陶瓷,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设展。 (本刊特约撰稿人: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