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民国瓷·珠山八友专辑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推荐]民国瓷器名家与相关行业名人资料--陶瓷实业家         ★★★ 【字体:
民国瓷器名家与相关行业名人资料--陶瓷实业家

作者:铁源、溪明   文章出处:民国瓷器鉴定   更新时间:2005-7-24 18:01:50 
 

民国瓷器与陶人

 我国古代文化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经学文化,重儒学轻科学与艺术,而做为艺术门类中一项的陶瓷虽与国计民生关系甚大,但生产者却不受重视。以清代为例,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新品种新器型不断涌现,但在陶瓷史上留下名字的艺人寥寥无几,而督陶官员却榜上有名。这不能不说是艺术的悲哀。

    陶人之称呼,由来已久,其意也几经变化,战国以前为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造,《周礼· 考工记·陶人》:陶人为濒,实二黼,厚半寸,臂 寸。高诱注:陶人,作瓦器之官也。汉代以后指烧制陶器的匠人。《荀子…陛恶》杨惊注:陶人,瓦工也。亦曾指陶俑。《后汉书·汉武帝纪下》: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明清以来,多以陶人称谓从事陶瓷生产制造的工匠。

    清朝末年,御窑厂良工四散。民国初年,景德镇瓷器在挣脱了封建专制的束缚后,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能工巧匠,对民国瓷业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多青史无名。瓷器生产是一个技术性强、分工明确的手工产业,无瓷土不能成坯,无烧造不能成瓷,无釉及彩绘不能美化,无教育而无人才,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人们对这些从业人员的看法却有高低贵贱之分,扬甲抑乙。尤其是那些默默劳作的成型、烧造工人,社会从来没有给他们以应有的评价,他们理应是真正的陶人。可陶人这顶帽子却只戴在了从事彩绘艺人头上。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亦多授予从事陶瓷装饰者,而成型与烧造的能工巧匠则无此机缘,仅能是工匠而已。这里并无对工艺美术大师不敬之意,只是为从事最基本的瓷艺工作的工匠鸣不平。1994年中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授予的24户陶瓷世家中,见有非绘瓷世家,说明人们的偏见正在改变。但从所见文字来看,厚今薄古的倾向较为明显,陶瓷技艺世代相传的介绍甚少。民国陶人之多,涉及面之广,非常人所能想象,不仅有从事制瓷、绘瓷之人,还有实业家和教育家。需要多说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实业家,大多数是瓷业工人出身,学有专长,只不过是成为实业家之后,经营活动掩盖了他们的技艺。而从事教育之人,虽较少亲手制瓷,但他们辛勤教学,桃满华夏。二者皆为真正的陶人。由于材料的不全,本文所收录的民国陶人,只能是民国众多陶人中的一小部分。以期知情者和材料的发掘,在日后增订,真正为民国陶人立传。本文按陶人所从事的行业分为实业、教育、绘瓷、制瓷四部分,每部分均以生年为序排列。生年不详的放在后面。

 

陶瓷实业家

    刘庭熙(1856-1936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江西抚州人,因排行第四,又叫刘老四。3岁丧父,7岁丧母,11岁时去景德镇学艺,19岁时为余金水窑户管事。28岁时开刘森茂瓷号,先生产圆器,后转产琢器的粉定业,主要产品青花喜字坛,远销山西、陕西,这两个省城乡居民嫁女娶亲,定要购买刘森茂瓷号的喜字坛,1916年与鄢儒珍合伙买下一座柴窑,成为琢器行烧做大户。刘庭熙勤劳俭朴,白手起家,发家后乐善好施。与赖老大(赖德馨)、谢老二(谢宝臣)、鄢老三(鄢儒珍)、黄老五(黄宿垣)等抚帮首士齐名。

    冯承就(1866-1935年)民国时景德镇烧窑名家,字重山。江西都昌人。家境贫寒,10多岁时来景德镇冯隆典窑户学徒。三年满师后升为管事先生。后又从事下港、管开窑簿、下手等行当。略有积蓄后,在冯隆典老板的支持下,筹措资金,与人合伙经营窑业。成年之后,与兄长合伙买下绣球弄窑屋。由于管理得法,经验丰富,生意日趋兴旺。清末,任烧窑行会陶庆窑总老板,拥有柴窑7座半,房屋和坯房48幢,另有田180余亩。北洋军阀过境时,商会分摊款项,名列富户第四名,时人称之为四大金刚之首。

    江梦九(1870-1958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窑业改良家,江西东乡人。家境贫寒,8岁时身来景德镇学习看色手艺。数年后,练就一手过硬的技艺,在同行中享有盛誉。广东帮中有名的大瓷行广同兴聘其为买办瓷器的总管,每年经手银元10余万之巨。1915年开办江源泰瓷厂,规模为两个利坯,以生产广州所需的脱胎细瓷为主。虽瓷  厂规模不大,但产销对路,生意很好,同时仍受聘于广同兴瓷行。江梦九办事公道,为杂帮首领赖德 馨的得力助手。徽、都二帮的上层人士对其也有好感。江梦九为景德镇陶瓷界的有识之士之一。杜重远任江西陶业管理局局长时,一些改革之举多用江梦九与饶华阶之策。江梦九曾被杜重远指定为测量柴窑的主持人,他照陶管局的规定,对每座柴窑进行测量,使全镇柴窑的尺寸规范化、科学化,减少了倒窑事故,确保了坯户的利益,缓和了烧窑户和搭坯户的矛盾,为以后以煤代柴的窑业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赖德馨(18711942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江西宜黄人,因排行老大,故称赖老大。年轻时就在景德镇经营窑柴,直至去世,达50余年。开办的赖德昌窑柴行,生意兴隆,每年售窑柴多达10万担,在1920年前后就居同行业之首。同时还经营瓷土、圆器、琢器、烧窑、米业等。其瓷土业每年在100万块左右;琢器作坊的规模为3双草鞋,生产各种茶壶和帽筒;圆器作坊为3个利坯,主要生产罗汉汤碗;柴窑名徐家窑,除烧制自家坯胎外,还烧搭坯户的坯;米店雇有伙计4-5人。经济实力较强,1920年就在景德镇商会中任执委常委。在经营活动中,以窑柴为主,其它为铺,注重信用,讲究质量,办事公道,为杂帮首领。倡导成立了保柴公所,任第一届主任委员兼所长,对瓷业生产起过一定的作用。

    余英泾(1874-1929年)民国时景德镇著名实业家,又名咏霖,号立农,江西都昌人。幼时曾上过三年私塾,后辍学来景德镇随父亲余寿显经营针匙业。余英泾接手父业的时候,景德镇瓷业日渐衰落,但他以勤俭节约、减少浪费、和气生财、讲究信誉,从困境中走出,生意越做越大,以至发展成为拥有窑屋、坯房、店铺50余幢的景德镇工商业巨头。其生产的瓷器有精瓷也有粗瓷,主要品种有马蹄杯、石榴盅、餐具、正德碗、斗碗(6寸到满尺)、盘、和合器、蓝边大碗、二碗、罗汉汤碗、鲜花碗、灰可器等。产品主要销往湖北、天津、上海、江苏、安徽及省内。其生产的瓷器底部均有余鼎泰款。致使许多窑户也纷纷效仿,或赵鼎泰或钱鼎泰。余英泾从起家到成为名动全镇的富家,从没有住过象样的房子,可谓木板房住一生,两件长褂穿一世。但热心公益事业,康达在筹资重建龙珠阁时,他积极响应,在都帮中率先捐出巨款。对帮派活动不感兴趣,故一些非都昌籍的艺人乐于与之交往,如安徽黟县人王大凡、毕伯涛等均有画作赠给他;江西丰城人曾龙升亦曾当面捏像与他。1926年北洋军阀过景德镇时,勒索钱财,商会紧急商讨对策,在全镇富户中按财富排队分摊款项,余英泾名列第一,故有三尊大佛之首的称谓。活动资金当在100万银元以上。

    吴简廷(1874-1935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字瑶笙,江西波阳人。1904年进京殿试,以教职(即学官)到彭泽管理教育,翌年调任德安,未赴任所,弃官而从商。先与人合伙从事陶瓷生产,继而又做窑柴、白土行生意。初为饶州会馆会首,后为杂帮头面人物。1909年底,与祁门人康达、都昌人陈庚昌三人发起组织景德镇商务总会。1912年起任会长达8年,与担任副会长任期加在一起共23年之久。1919年与北京吴钫集资10万元,在龙船弄口雷公山脚下建起景德镇第一座电厂,名为景曜电灯公司,并任经理,公司开张之日始,便年年亏损,且每况愈下。吴简廷以自己房租收入垫出近万元,直到离任。1925年以商会代表身份在景德镇各界组成的五卅惨案后援会上签名,并率工商界人士参加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晚年吸食鸦片成瘾而逝。

  王家琨(1874-1927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江西都昌人。出身于陶瓷家庭。其岳父亦在景德镇经营瓷业,为烧做两行的窑户。在岳父的支持下,开始独立经营窑业,兼开白土行,自行经纪,招牌为王新发。曾用钱庄的银票将滞销的几十尾乌鸦船白土赊下,次年瓷业行情看好,白土热销,获利颇巨。同时,瓷业生产也由做窑发展为烧做两行,并成为拥有三座柴窑的窑业大户。所制二白釉瓷器远销苏、杭、汉、广等地,北洋军阀过境时,财富排列第8位,有十八罗汉之首称谓。

  刘书桃(1876-?)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字约章,号寿眉,江西都昌人。幼时家境贫寒,来景德镇学徒。出师后,省吃俭用,于20世纪30年代创办了刘和丰瓷号。刘书桃虽读书不多,但见识过人,在经营中敢担风险,苦心钻研业务,坚守信用。几年时间,就将白手起家的刘和丰瓷号发展为烧做两行中的大户,拥有南、北两座柴窑坯房,设施齐全,有灰可器、二白釉、四大器、冬青器等坯厂9处之多。更难能可贵的是注重智力投资,将长子长媳送到法国留学,长子刘南溟留学法国8年,莸统计和哲学双博士,长媳程诱获法学博士。刘南溟回国后,受聘于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中央大学为教授。1939年起任江西省统计长达10年之久。刘南溟亦不负父望,以自己的政治地位,为刘和丰号的经营作出了不懈努力。做为一个工商业者,能将人才资本化为政治资本,在景德镇实在是并不多见,而刘和丰瓷号在刘书桃去世之后的艰难情况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能不佩服刘书桃的深谋远虑。

    施维明(1876-1949年)  民国时景德镇实业家。又名施亦济。江西婺源人。出身于清贫之家。5岁丧母,10岁丧父。12岁时来景德镇施嘉祥红店学徒,18岁时因故被该店辞退。为了生计,利用手中的积蓄,买些下脚瓷器到浮南去卖。后遇与施嘉祥红店有长期宾主关系的广东帮瓷商莫彦祥。莫向来赏识施的彩绘技术,便借给施一些银元,使他在头门下(御器厂对面)租一门市,开一小瓷器店。以低价购进废次白胎,通过加彩,把缺陷遮住,加价出售,同时也绘些中等瓷器。御器厂有一管事先生洪克宽,也是婺源人,常来店中看其画瓷,见其技术不凡,构思精致,故把第三个女儿许之为妻。在岳父的资助下,在江家下弄开一画坊,以彩绘500件花瓶为主。由于当时彩瓷颜料多为进口,价格昂贵,遂萌发生产颜料的念头,于是变卖瓷器,去上海学习制造颜料学习了三年。学成回镇后,因资金不足,仍从事彩绘。其彩瓷作品在参加杭州博览会时获得一个二等奖,荣获嘉禾银质奖章一枚及龙洋一百元。以此为契机,开始兴办颜料业,在麻石下弄开设祥和珍颜料店。民国初年,又在陈家岭和南门头墙开宝和珍祥和珍分店,生意蒸蒸日上。1930年,在都帮和徽帮头面人物支持下,当上了景德镇商会临时维持会的主事人。其间商会名称多变,但施维明主持商会达10年之久。与此同时,施维明的经营业务不断扩大,除颜料店外,还有白土行、南货店等。另外还在一些商号搭干股,出名不出资,坐收红利。前任商会会长康达、吴简廷、陈庚昌、张启东、吴少樵等人,都是先发家,而后凭经济实力登上商会会长宝座。惟有施维明先当会长后发家,几年时间,积累家资10多万元,住房和店房10多幢。在任职期间敛财无数。

[1] [2] [3] 下一页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国瓷,中华陶瓷艺术的拐点
    巧鉴民国瓷器
    清代陶瓷茶具图赏
    民国瓷器研究
    民国瓷 陶瓷藏家的“新宠”
    民国瓷收藏渐成气候 几年间身
    探寻民国时期的国礼瓷
    琢器做坯
    林森与“民国御窑瓷”
    建国瓷业 满工粉彩象耳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