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瓷海萍踪·文化·历史>>民国瓷·珠山八友专辑>>正文内容

汪野亭---山水源头无觅处游子信步山水中

作者:瓷都晚报 张怡 来源: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4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汪野亭(1884——1942) 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县人近现代著名陶瓷艺术家为瓷都景德镇20 世纪20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大师之一工画花鸟山水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别具一格汪野亭是20 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著名陶瓷艺术家他的山水画独成一派称﹃汪派山水﹄
出身清贫勤于好学
 
    汪野亭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幼深受祖父汪享荣喜爱,祖父宁可自己外出务工和贪早摸黑给别家送水,亦要为孙儿积攒学资,送汪野亭进邻村余秀才执教的私塾就学。私塾设在本村汪氏宗祠。汪野亭入学时正值宗祠修葺,请来雕刻师、画师雕梁画柱。那梁柱间所绘的山水楼阁、花鸟虫鱼,使汪野亭目不暇接,艺趣盎然。他课余向画师们讨教并借来画稿认真临摹,画师们见其谦虚好学,都乐于指点,成为汪野亭日后从艺的启蒙人。
    汪野亭好学苦学,斗转星移,绘画技法日趋熟练,鉴赏能力也随之长进。他得知外婆家厅堂挂有好画,迫不及待准备纸笔墨砚前去临摹,仔细读画,顿感此画确比宗祠处的画艺技高一筹,遂拨亮油灯,欣然运笔。时过子夜,外婆促其休息,见汪野亭画兴正浓,则不扰而退。晨曦时,外婆见外孙 趴桌酣睡,眼润鼻酸。为了勉励外孙,便将这些画送给汪野亭,并嘱其精心钻研,刻苦求进。外婆的画和谆谆教诲,为汪野亭日后步入画坛铺设了一道台阶。
    汪野亭潜心学画,从不满足现状,而一心寻求深造机会。但考虑到一家四口的生活来源和自己在深造中的开支,愁肠百结。
    祖孙毕竟是血脉相连,汪享荣毅然助汪野亭考进江西省陶业学堂。汪野亭选修美术专业,师承张晓耕先生专修山水、潘勾字(又说为潘陶宇)先生学习花鸟等。正规的教学,系统的培训,为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汪野亭毕竟家境清贫。为了减轻祖父的负担,他半工半读,课余替瓷商绘瓷。既缓解经济的拮据,又学以致用。190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进入景德镇以绘瓷谋生。
    
广交良友克己助人
 
    辛亥革命给景德镇带来生机。官窑解体,民窑兴旺,陶瓷艺术行业掀起弃旧立新的浪潮,一批科班出身的文化人及有识之士纷纷自立门庭,组建学术研究社团。汪野亭画室“平山草堂”应运而生,致力于“浅绛山水”和“墨彩山水”的研究。
    此后,汪野亭受聘于“景德镇陶瓷职业学校”任专业教师,赴上海、南昌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及瓷艺交流,参加吴霭生、王琦组建的“美术研究社”、“月圆会”活动。此间,景德镇陶瓷装饰艺术的改革者,已形成探讨瓷艺的群体—— —“珠山八友”,人们誉称其为“八大名家”,汪野亭系这个群体的核心成员之一。
    汪野亭喜交文化人、贫困者、僧人、道人,“月圆会”内八友自不必说,瓷艺圈内与汪野亭常来常往的,有吴霭生、王步、汪大沧、时幻影、陈香生、余灶昌等挚友。上层社会中爱好艺术的文人雅士,也常来赏瓷论画。杜重远先生在江西瓷业公司任职期间,来景德镇筹办“民众教育馆”,常邀请汪野亭商讨有关事宜。杜先生居官不傲,举止有度,为汪野亭所敬佩,相互尊重遂成知己。
    出入汪氏画室的,也不乏为谋取而来的权贵者,汪野亭深知来意,不亢不卑,泰然处之。
    汪野亭既缅怀祖父刻苦抚育之恩,又禀承祖父克己助人的品德。卖菜为生的乐平同乡王荣初,涉嫌地下党被当局逮捕,汪野亭以身家性命将他保释;到景德镇谋生的乐平人境遇困难他都尽力相助;街坊或亲朋间发生纠纷,必请汪野亭主持公道调解,他不偏不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心悦诚服,而赴茶馆调解的茶资,结账者乃汪野亭。他为人和气、本分、肯帮忙,已为众所周知。
    
陶瓷世家瓜瓞绵绵
 
    汪野亭平日念经打坐,致力于修身洁行,脱凡弃俗。每当远行赏山玩水,必到寺庙歇息。寺庙中的重要佛事活动,必请他前往助兴。白云寺的牡丹赏花会,五龙庵的书画盛会,禅师庵、紫云岩寺的一些佛事活动,他都要携带家室并邀请亲朋好友前往,旨在感受寺庙之灵气,品尝清淡的斋食,即兴挥毫题诗作画,让大家领悟一番离凡俗、纳清雅之情怀。
    汪野亭名扬遐迩时,瓷市正旺,本可敛财为后辈购田地、置房产,他却谆谆告诫儿女,可继承的只是父辈的技艺,要靠自己十个指头磨砺成才,方可终身享用。汪野亭膝下三男一女,原配李氏育下长子汪小亭、次子汪少平。李氏早逝,续弦邹金龙,育下儿汪青、女汪桂英。长子小亭聪慧有悟性,未满30便小有名气,被誉为景德镇八小名家之一;次子少平稳重勤奋,专攻设色,功底出众,与其兄小亭均是国营艺术瓷厂的粉彩骨干;三儿汪青,195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同年被选送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取得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小女桂英,195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艺术系,于轻工部陶研所从事陶瓷艺术研究40余年,系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氏瓷艺后继有人,瓜瓞绵绵,得以授予“陶瓷世家”称号。汪野亭的弟子邹国钧、石奇峰、汪云山、王云泉、袁林、监行、步金等,均是瓷艺界中的杰出人才。
作品风格
    
    汪野亭的粉彩山水别开生面,得益于工艺的创新,更得益于艺术的创新。他率先运用“通景山水”章法装饰瓶类制品,开20世纪初景德镇粉彩山水装饰章法的新风。所谓通景,就是将一个画面以一个完整的构图,在圆柱式的器皿上展开,让人从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完美的画面。即将山水相连、境气贯通的一个整体画面,布局在各种造型的器皿上,一改以往仅一面饰画,另一面题款,或在锦地开光的斗方中作画的山水装饰故习。自然界山外有山,流水不息,意境万千,乃天设地造的四时景观。“通景”法在表现自然景观时,使观画者冥想“山水源头无觅处,游子信步山水中”的意境。在陶瓷绘画史上,花鸟、图案采用通景法较多,而山水画大多都是在图案开光的小面积上作画。汪野亭的山水画采取山水相连、云雾飘逸等巧妙的连接处理,形成360度的完整构图,没有勉强的连接痕迹。
    “通景山水”自问世至今,已跨越近一个世纪,在景德镇一直为同仁们所沿用。汪野亭粉彩工艺的成就,还表现于他致力于墨彩山水的工艺变革。传统的墨彩山水,一般用“艳墨”作画,汪野亭另辟蹊径,选用珠明料作画,再加盖雪白。
    可工细、可奔放、可纯以线描、可多种皴法并用、可染擦浓淡,随心所欲。烧成后,乃见一层淡雅的紫色保护着画面,使画面特别柔和清雅,层次丰富,韵味盎然。
    他用此新法绘制的墨彩瓷板画《江山胜景图》,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以独树一帜的新技法获奖。获奖后,美、日友人慕名来景德镇,盛情邀请他出洋发展,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扬光大,他毅然婉辞。汪野亭的粉彩工艺变革,丰富了景德镇粉彩山水的时代风格。日寇入侵中国的年月里,景德镇的瓷业日益萧条。
    无奈于生计,汪野亭只有放下瓷画笔拿起纸画笔,卖画糊口。岂料其改弦易辙日夜兼作,却造就其雨景、雪景山水之功底。他画的雪景笔简意深,雨景水墨淋漓,气势宏大。
    (晚报记者张怡整理)

  • 上一篇:何许人---海纳百川终成一代大家
  • 下一篇:创新发展中的汪派传人-汪野亭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