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具备版权所属,请注明以上文章来源,否则,一切后果由转载方负责。
1966年8月,文革全面开始,天翻地覆。那时我17岁,是成都九眼桥附近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
我学校对面有个四川大学宿舍,有次我跟在"红五类"屁股后去看"抄家"。当红卫兵头头王闯收缴书案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弥勒佛彩釉瓷像时,那个蜷缩墙角、胡子上糊满鼻涕泥土的张老教授,突然一跃而起哀嚎:"要不得啊,那是我祖先人留下的康熙年文物呀!"
我看到近乎滑稽的一幕:王闯突然鼓起眼睛说:"预备--唱!"于是,红卫兵手舞足蹈高唱《造反歌》:"毛主席号召要造反!谁敢挡?谁敢拦?一脚踢开他,滚他妈的蛋! 嘿,滚他妈的蛋!" 王闯飞起一腿向教授踢去,又猛然抓起瓷像狠摔。随着哗啦声和胡子教授哀嚎,碎片飞溅……
"破四旧"运动,举国上下一片砸--不知有多少这种狂砸瓷器的场面!
毛泽东被祭上"神坛"。这时最神圣的瓷器,是毛泽东瓷像,称为"宝像",景德镇、唐山、德化、邯郸等瓷厂都竞相烧制。几乎凡有人迹之处,必有"宝像"。1968年我和几个同学去峨眉山,报国寺荒庙中泥菩萨早打得稀烂,唯见神案上供奉大大小小好几尊瓷制"宝像"。残存和尚在庙中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跪在"宝像"前念经般唧唧哝哝读"毛主席语录":"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
这时我被王闯任"司令"的"战斗团"纳入麾下,办"小报"搞宣传。有次随王司令去"红卫兵成都部队"宣传部听"传达"。"李副部长"(成都工学院大学生)这天专门讲成都一个"反革命事件":有个"下台"干部进商场"请"了尊瓷制"宝像",用袋子装上提着正要迈步,女售货员一声尖叫:"你不捧在胸前走,咋把伟大领袖吊起来一甩一甩的!"那人猛惊,手一松将"宝像"摔碎,吓得灵魂出窍,跪在地上鸡啄米般磕头请罪……
台下有人问:"后来咋个啰?""李副部长"一声吼:"咋个?判了10年徒刑!"
那时凡对毛泽东不敬,就是"现行反革命"。据文革结束后最高人民检察院调查证实,以"恶毒攻击"毛泽东和文革罪名公开逮捕、判刑的,全国就有十多万人。那年月不晓得有多少人因打碎"宝像"而遭恶运!
文革瓷器除"宝像"外,还有大量的生活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等。浓烈"造神化"政治色彩和歌颂"文化大革命",是文革瓷器最重要特色:毛泽东形象、语录或其诗词、墨迹,一统天下。
除极少数珍品外,绝大多数文革瓷器制作粗糙、内容单调,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水平。据我所见:文革瓷器画面借鉴"样板戏"的公式化,大多夸张造型:"正面人物"(工农兵)总是背阔膀粗,大都手捧"红宝书"作献"忠心"状,或手持镰刀、铁锤作"金刚怒目"战斗状;反面人物(黑帮、黑五类、走资派)则总是獐头鼠目、鬼头鬼脑。领袖像(毛泽东、林彪、江青)则大都配画红旗、太阳、火炬、航船、葵花……这种"宣传漫画"式图案,毫无创作个性和艺术美感可言。
文革瓷器上的文字,多为毛泽东"最高指示",如"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革命,促生产"、"要斗私批修"等。一些"红色词语"也司空见惯,如:东方红、红太阳、红松、红梅、红卫、东风、红旗、咏梅、战斗、东风、工农兵……等等。
这些千篇一律的文革瓷器到处可见,连最廉价的"土巴碗"也印一句"要斗私批修"之类。那年头中国8亿人,有多少亿只吃饭的碗?至今我都怀疑:瓷器固然容易破碎,但才四十年文革瓷器存世已很少,是不是因为那时把生活普通器皿用作赤裸裸"文斗"工具,已令人心生厌恶,故保存下来的才不多见呢?
我详细观看四川收藏家樊建川先生的《"文革"瓷器图鉴》,最使我感兴趣的,是其中《四川很有希望》的"泡菜罈子"和陶瓷碗,现在无疑已是罕见物。但是我要说:类似《四川很有希望》的瓷器,文革年代是太常见了:我从当红卫兵到乡下当"知青",再到返城,都使用过此类罈、碗,可说切身感悟甚深!
有人评论这件《四川很有希望》瓷罈说:"成都平原的休闲气氛更是名符其实的'天府'氛围。文革中生产的大量的罈正好印证,即使如此极端的运动,仍未削弱老百姓精心经营小日子的趣味,只不过在这些趣味的表面覆盖上一层政治彩罢了。"
这说法未免太诗意化了,是太不了解制作这类瓷器的历史背景。
1967年后,当时中国人口最多(7200多万)的大省四川,各派群众组织之间武斗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坏程度之严重,全国罕见。武斗中,动用了土坦克、军舰、当时最先进的双管高射炮。打毁无数幢楼房、打沉无数江轮、死伤人数无法准确统计……毛泽东对这种"放鬼容易收鬼难"的危重局面十分焦虑,说:"四川很有希望",严令各派尽快"大联合"。
但直至1968年夏,四川两大派都以这句"最高指示"为旗号去消灭对方,武斗惨烈。如宜宾地区"泸州红联站"为主的泸州瓷厂生产的瓷碗,也要写上"红联站人";而泸州"红旗派"在泡菜坛子、盘、碗等陶瓷器上也制上"四川很有希望"、"打倒麻匪"等口号,酒厂生产的"泸州大曲",瓷酒瓶上也改名"红旗酒"……两派几岁的小娃娃都你骂我是"麻匪"我骂你是"黑匪"!
文革闹来闹去,老百姓生活用品,几乎除了自来水,什么都凭票供应。我记得1976年1月,凄风苦雨的寒夜,成都文化宫墙壁上有人偷贴一张用圆珠笔写成的《号票歌》:"烟要票,酒要票,肉要票,糖要票。样样东西都要票,一人发了一百号。一号买豆豉,二号买粉条,三号盐巴,四号买花椒。五六七八九十号,妈妈记,娃娃抄,密密麻麻列成表……"
生活如此艰难,老百姓靠盐水泡菜过日子。四川是全国闻名的产盐区,因为武斗停产,四川人此时吃的却是几千里外运来的小石子般海盐,我常和婆婆大娘们排队在搂下那个石碓窝舂海盐。不少人说"酸话":"四川很有希望,天天泡菜打仗!"
类似《四川很有希望》的这些文革瓷器,哪扯得上啥子"精心经营小日子"?而是在文化大革命史册上留下最沉重的-页啊!
"精心经营小日子"应是另外一回事。1975年初,中央正式下达文件开始"7501工程",秘密为毛泽东专门设计、制作-套个人生活用瓷。参与工程的全体人员严格政审,并告知主要技术人员:如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和差错,将"军法从事"!窑场岗哨密布、公安人员现场监视。年底前烧制出千余件"7501"瓷器。然后从中挑选出两套,每套138件。包括盖碗、盖盘、茶杯、调羹、醋壶、酱油壶、胡椒筒、牙签筒、香烟筒、烟灰缸、饭锅、大汤勺等等,然后派专人护送中南海。余下产品指令全部销毁,但未被严格执行,文革结束后流失民间……
2000年6月23日,"蓉城首届中国陶瓷精品展"在成都艺术中心开展,展品中有"7501主席专用瓷"。我去参观过,这种既不计工本又政治高压下生产出的"主席专用瓷",其古色古香风格和精妙绝伦的艺术水平,同充满火药味的文革中百姓用的瓷器对比,真天壤之别!我看见一只晶莹如玉的小高白釉芙蓉花碗,展品说明上标示价值是170万元!
从"破四旧"砸古瓷,到写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土巴碗和反映危重时局的"四川很有希望"泡菜罈子,再到古意盎然的"7501主席专用瓷"……文革瓷器,记载下当时疯狂怪异的中国。在英语中,"中国"和"陶瓷"都是China。我想,这个合二为一的英语单词用在文革年代,是何等之确切!
"官窑",是封建王朝产物。民国初年袁世凯筹备称帝,搞了次民国"官窑":命杨度委派郭葆昌为陶务署监督,赴江西烧造一批有"居仁堂"款识的瓷器,即所渭"洪宪瓷"。中国"官窑"至此,理应寿终正寝。但是,文革中居然再现,且被现在一些人誉为"红色官窑"而大加颂赞!
于是,亿万中国人惨痛记忆中的文革年代,如今在一些人眼中似变得珍贵了。我翻阅近年《红色官窑》等文章,津津乐道歌颂说:"醴陵和景德镇两地研制的领袖用瓷,就像一对双子星座,在中国瓷业史上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1981年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革,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如今我走到成都草堂寺文物市场,连文革瓷器的赝品也很走俏。但正如樊建川先生所说:"文革瓷器上的文字、图案、色彩……让经历过'文革'的人不堪回首"。
确实,文革瓷器在我心中,只是一个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