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瓷海萍踪·文化·历史>>青花·王步>>正文内容

景德镇的“蓝宫”

作者:郎志谦 来源:(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16日 【收藏】【查看评论】
本专辑栏目所有文章,属于本站及相关人员所有,转载均需书面或电子授权。

青花瓷(BLUE AND WHITEPorcelcin)源于瓷器故乡一一中国。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者、收藏家对中国青花瓷的研究专卷、专著不下数千部。当前世界陶瓷热中,中国青花瓷始终是引入注目的一个“传统节目”。青花瓷究竟是何时出现,如何断代,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课题。一般有三种说法,其一以为它出现在北宋(公元960—1127年),其二是从南宋开始出现(公元1127—1176年),其三是晚到元代(公元1280—1368年)才出现,中外学者持第二种意见居多。最近一两年来又有了新的探索。1981年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博物馆陈列出一个平口罐,白地釉下绘着五条青花鱼,鱼是立着的,头朝上,而不是头尾左右摆动游水型的,这是我国唐代(公元618—907年)玉的装饰风格,鱼尾是玉花。与此同时,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新陈列一个唐代白瓷碗,上面画着青花的一叶茎三个小叶的纹样。据以上两件实物,我国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认为这两件陶瓷均属唐代,其青花可命名为“原始青花”。所谓原始的提法,是区别于我国元代以后艺术造诣成就的青花而宜。所以就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青花在唐代就有了。我国元朝时,意大利商人马可孛罗曾来中国做过官,他使用了美丽的词藻来形容中国青花瓷远销到海外的盛况。有些外国传奇作品中,描述了第一次景德镇在元代烧炼的青花瓷所用的钴颜料是马可孛罗从北京亲自运到景德镇去的。这样的故事使中鼠青花瓷,特别是使景德镇青花更富有魅力。通过丝绸之路来的信息,在阿拉伯国家中,据说他们使用的器皿喜欢满地纹样,正如他们在居地不愿出现空隙一样,景德镇按他们的爱好设计出青花缠枝莲之类的图案,既有阿拉伯味道又掺和些中国味道,很受中近东一带的欢迎。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景德镇青花瓷盘可以测出食品是否有毒,这说明景德镇青花瓷是这样的被消费者热爱着。所以我想把青花叫做景德镇“蓝宫”的宝藏,是使青花瓷更富有人情味,更为迷惑动人啊!
也许有人会不很理解,不过是蓝、白两色的瓷器为什么吸引力这么大,又经久不衰呢?这也正是景德镇蓝宫的神秘感所在。从视觉艺术角度看,蓝有安定感,白则是纯洁的代表色,蓝白相间犹如蔚蓝天空夹着几片白云一样富有诗情画意。景德镇青花,由于白是自如玉色,不是单纯的白色,釉子(CLAZE)里掺了瑶里产的釉果矿,以重还原焰烧成,取得白里泛青的效果,因而体现出玉的质感。青花是用钴为颜料,在釉下装饰,烧成后虽在白瓷上出现一种蓝色,但并不显得色相单调,而是浓浓淡淡,疏疏密密,有深有浅,有粗有细。而且不论是人物山水,不论是图案花卉,都能和多变的器型相得益彰。例如景德镇的百件葫芦瓶,是用葫芦为造型的,上面绘有青花九十九个葫芦,再加自身是个葫芦成为百件青花葫芦瓶,是挺有意思的。
青花瓷历代元、明、清格调均有所不同,正如音乐的曲子一样,基调相同但使用乐器不同,因之艺术处理效果迥然不同。从技术美学角度看,这主要是钴的产地有中国和外国的不同,钴里含的杂质不同,所以各时期青花呈色也不相同。如元朝青花淡雅,明代青花较明快。然而,俱往矣。景德镇青花八十年代的产品可以说更逗人喜欢、动人心弦。我认为其特点有二:一是摆脱了宫廷艺术带来的繁琐,二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揉和了时代的精神显得欢快。例如人民瓷厂的帆船童子青花的西餐具在1981年纽约美迪森礼品中心(MADESEN GIET CENT—ER)展出时,受到了各界人士和专家的好评和赞赏。
中国的青花曾对世界文化做过重要贡献,1982年11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西德前柏林皇家瓷器厂瓷器展览会的开幕式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京特·修德(GUNT-HER SCHODEL)先生说:“夏洛特堡(CHARLOTTENBURG)藏有明末及康熙前期的中国青花瓷器,以这些中国瓷器为范本,柏林的王室瓷窑的创作中一直把这古老的美学观点在我们德国传遍了多少世代。,话虽如此,但我认为中国有旬谚语是很辩证的, “青出于蓝胜于蓝”,中国的青花注重于图案装饰较多,予立体造型方面,有进一步向国外学习汲取“营养”的必要,君以为然否?

  • 上一篇:试论青花分水的艺术效果
  • 下一篇:青色的魅力——读《王步青花艺术展览》随感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