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陶瓷艺术研究>>雕塑·现代陶艺研究>>雕塑·陶瓷艺术研究>>正文内容

历代署铭款的石湾艺术陶瓷

作者:宋良璧 来源:中华文苑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02日 【收藏】【查看评论】

历代署铭款的石湾艺术陶瓷

宋良璧

   广东石湾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宋时就已开始生产,到了明清两代更是兴隆昌盛。明至清初以仿钧著称,世称"广钧"和"佛山钧"。入清以后,石湾陶器才逐渐以独特的面貌出现,石湾匠师们根据人民生活的需要及喜爱,运用本地的陶土和釉料,制成各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器物。以鸟兽、虫鱼和植物的形体加以变化,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小品用具及各种动植物造型的花插、壁挂、文具、烟盅等。雕塑也以当地群众最常见的渔、樵、耕、读、仙佛、历史英雄人物和牛、马、狮、猴、鸡、鸭等形象为题材,故多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为人们最欣赏,亲切的称之为"石湾公仔"。"石湾公仔"在广东几乎每户人家均有收藏或使用,就是国外收藏家也不例外。如住澳门的葡萄牙籍律师文第士、美国医生施钦仁均藏有数百件石湾陶器。香港、澳门石湾艺术陶器的收藏者更为普遍,知名的香港收藏家杨铨先生,一次就捐赠石湾艺陶二百余件给广东民间工艺馆,可见其收藏之丰。广东省博物馆地处广州,藏有石湾陶器近千件之多,有铭款的器物亦不在少数,且多为精品。现挑选了十余件有铭款的器物,逐一介绍,以飨读者。

器皿类

钧蓝釉仿商贯耳瓶

   高15.5厘米 口径9.8厘米 底径8.3厘米

   口稍撇,颈饰弦纹五道,腹稍鼓,圈足外撇,颈间装双贯耳,施钧蓝变釉,又称翠毛釉,底无釉呈酱褐色,内竖刻两行"仿商贯耳壶可松制"楷书款。可松姓苏,明代晚期制陶名家,善仿制钧窑颜色釉,款多刻在器物底部。


 

浅绿釉开片挂瓶

  高17.2厘米 口径2.5厘米

  瓶作半圆形,丰肩,下渐收,平底,外施浅绿色釉,有细小开片,底和靠墙处无釉,刷酱褐地色,靠墙处开一方孔,"粤彩正记"楷书方印款。"粤彩正记"为店号,主人姓陈,明代晚期名家,善制器皿,规范讲究。多施绿釉、浅绿釉和酱黄釉。


 

酱黄釉鼓形三足炉

  高3.3厘米 口径14厘米

  器身呈鼓形,敛口,浅腹,平底,口沿和近底处各饰鼓钉纹一周,腹两侧堆贴狮首耳。底附三蹄形足,通施酱黄色釉,底中间留有一道模印痕迹,足间钤有椭圆楷书"祖唐居"款。祖唐居为明代晚期名店号,善作日常生活用具,器物较讲究,习惯施用黄、绿、青、蓝等颜色釉,底部多钤"祖唐居"印,印下还有连钤"集古"、"墨客"、"美玩林"等印记。


 

彩绘百福迎祥壁瓶

  高17.4厘米

  为方口形挂瓶,正中一幅折叠状山水画,右下角一幅字联,可看出"百福迎祥" 四字,左上角饰以铜钱、墨锭等,设计巧妙,书法高雅,为黄古珍的佳作。底盖"古珍"楷书方印。黄古珍是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名家,字鉴荣,号椎谷山人,精于制作日常用品,如壁瓶、花瓶、花插等。


人物类


 

持蛤童子立像

  高58厘米

  孩童上穿兜肚,下着长腿宽裤,腰系一宽布腰带拖至膝部,脚穿布鞋,头留一桃形发盖于脑门上,光头赤膀,左手持蛤,右手伸出拇指,喜笑颜开,活泼可爱,表现出一孩儿拣到大蛤时的喜悦。立座左方留一长方空白,上书"广州石湾陈渭岩塑"八字楷书款。陈渭岩清光绪至民国年间陶塑名家,号卷云居士,别号诚一道人,又名惠南。偷师于黄炳,善作人物和动物。曾偕艺徒潘玉书应邀去江西景德镇交流雕塑技术。


 

老人坐像

   高18厘米

  老人头扎发髻,皓首长髯,寿眉弯垂,双臂交于膝上,一手握拳、头微倾,双目凝视。衣衫施青白色釉。褐色石座钟篆书"潘玉书制"方印章。潘玉书,石湾人,清光绪至民国年间石湾陶塑名家,善人物塑像,尤长于人物性格感情的塑造,对后世影响很大。


 

读书老人

   高11.2厘米

  一老者头戴文人巾,身着浅蓝色宽袖长衣,坐在石上,左手持书。留三义短须,满脸皱纹,两眼吃力的看着书,形象逼真。石座后下方刻行楷"佐朝作"三字,上盖一长方楷书印"刘胜记"。刘佐朝,清光绪至民国年间陶塑名家、原籍顺德人,少年时爱好文学艺术,善于塑造小型人物。


 

毕卓倚坛坐像

  高16厘米

  毕卓身着长袖宽衣,倚坛席地而坐,头束发髻,白长胡须,肚皮外露,喜笑颜开,不似通常醉卧形象,可见作者别出新意的创作。施青白釉有开片。座内盖一方一圆印,方印为"霍津"二字,圆印为"广州二沙头东源窑作"。霍津,民国年间陶塑名家,以制动物和人物闻名。曾受聘于冠华窑,专事仿制黄炳、陈渭岩等名家作品。


 

六祖坐像

   高27.5厘米

  六祖光头大耳,眼微合,身着袈裟盘坐于石座上,两手相叠于膝,胸处凸出筋骨,面部慈祥文静,袈裟袖口、衣边饰回纹和圆珠带纹,后面袈裟为菱形格纹,衣纹精细讲究,衣摺流畅,通体不施釉,座前横书"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像"九字阳文。座后外壁盖一篆书方印"伍朝光"。伍朝光未见著录,但从造像的风格、胎质看。应属民国年间的作品。


 

罗汉戏猴

  高24.7厘米

  罗汉瘦骨磷峋。脑门凸起一肉瘤,坐于石上。一猴坐于罗汉肩上,为其挖耳。罗汉龇牙咧嘴,似猴子触到痒处,十分传神。另一猴两眼圆睁望着罗汉,相互呼应。罗汉下着叶裙,施黄绿釉,其余全身裸露,筋骨刻划细致。石座背后盖一方印,篆书"长人"二字。"长人"应是作者的名字,尚未见著录,从器物特色和雕塑之精细看应是民国年间的作品。


 

如来佛祖立像

  高51厘米

  像直立,两手合十,身披袈裟,头戴螺式发冠,眯双眼,赤脚而立,袈裟施钧红色变釉,手和面部坦胸处无釉,呈酱黄色。内盖"林堂煜造"方印,中刻行草"草堂居"三字,印为姓名。草堂居为堂号。林堂煜,民国年间人。擅长人物,初受雇于刘胜记,习刘佐朝技法,故风格与刘佐朝相近。其作品曾在1936年举办的"全国艺术展览会"展出并获奖。


 

刘伶醉酒卧像

  高9.5厘米

  刘伶身着长衣,扶坛醉卧在地,眉鬓尽白,衣施青绿色釉,有小开片。刘伶两眼微合,枕手依坛而睡,颇为传神。座盖方印"霍厚制造"。霍厚,名霍小厚,民国年间人,擅长制作人物,代表作有"太白醉酒"、"刘伶醉酒"、"关羽"等。常用印章有"霍文厚制"、"霍厚记"、"霍厚记造"。


动物类


 

青白釉卧鸭

  高11.5厘米 长19厘米

  卧鸭头颈转向尾部,嘴放于翅上,圆睁左眼,似在休憩时注视着敌人来犯,一只脚从腹下露出。羽毛刻划细致,施白色釉,眼嘴和脚施褐彩,色彩配合得当,形神兼备。腹下刻"黄炳"楷书款。黄炳,清代中后期石湾陶塑名家。字云渠,别号云屿,又号云渔。约生于嘉庆二十年,光绪二十年逝世,终年八十岁。擅长制造鸟兽和人物,尤精于塑造鸭、猫和猴子。好施青白颜色釉,使动物的羽毛清晰可辨,青白釉卧鸭是黄炳代表作之一。



 
素胎水牛

   高24 长44厘米

  牛卧于地上,昂首睁眼,头向一边,牛毛刻划细微,颇得神髓。素胎无釉,灰褐色,底有篆书小方印章"霍津"二字。霍津,民国年间陶塑名家,以制作动物和人物闻名。


 

青白釉卧狮

   高8厘米

  狮子卧于地上,昂首张嘴,露出利齿,两眼圆睁,甚为凶猛,满施青白釉,腹下部盖一方印章"梁南隆制"。"南隆"是民国年间店主梁岳的店号,以善作狮子而闻名。

  从有关石湾陶艺书籍记载的铭款资料来看,明代的仅六位。清代的二十七位,清末民国的四十位。五百余年的石湾艺术陶瓷的历史,才有七十余位艺人和店号传世。查其制作器物,明代的六家都为制瓶、炉、壁挂、小几等器皿类作者,尚未见人物和动物雕塑的名家,直至清早期也是作器皿的名家传世,只是到清中晚期才有制作人物和动物的铭款,清末至民国年间人物和动物雕塑铭款才多见,这时的作品也最精。

  石湾陶塑的原作问题,广东藏家把石湾陶塑分作三个档次,即原作为上;翻模后经原作者亲自修改盖印认可的为中;翻模生产的为下。一般的原作要贵过普遍作品几倍,甚至几十倍。原作是匠师们亲手制作出来的,故多在自己的作品上盖上自己的印记。据一些老艺人说:①原作是用手把泥先做成筒形,然后安装手、足和头部,用手和工具精雕细刻而成,故原作一般厚薄不匀,胎体较重,内里多有手捏痕;②多在做好后用利刀或竹签由外往里插出很多小孔,其表面再用工具抹平,这样可防止进窑后烧裂,故原作内里多留向外翻的小孔;③原作衣纹、筋骨刻划清晰,一般较为传神。

  石湾陶器很易和宜兴陶器相混,特别是早期的仿钧瓷。区分石湾陶器,应注意以下特点:①石湾窑是陶胎,胎一般较粗厚,显黄赭色,早期胎较红,晚期淡红色或灰黄色;②釉色,早期多仿钧蓝、钧红、月白、青白、青绿、蓝等色,多有乳浊感,一般釉较厚;③胎制较厚重不施化妆粉,早期仿钧釉多在素烧后再施釉,故露胎处呈酱褐色;④雕塑类多动物和人物,有不施釉素烧的,人物的面部、手、脚多裸露胎体,不施釉,只有早期的人物或动物才满施釉。


  • 上一篇:陶塑之滥觞
  • 下一篇:景德镇瓷器雕塑史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