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嘉,龚保家,李月明,刘颖睿 (景德镇陶瓷学院, 景德镇 SS5000) [摘要]:作者在构思、制作、烧成中,掌握陶瓷创作的技艺,利用材质、色料、器型,释放自我的创作灵感和文化趣味。原料配方、釉料配方、成型方法是陶艺科学的价值所在,展示陶艺的美感,是人格魅力的表现。也是陶艺教育的真谛所在。 [关键词]:陶艺,科技,教育 中图分类号:T0174.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历来就有“器以载道”的传统,本文的“器”是陶艺,“道”是社会功能。陶艺教育是综合系统工程,注重美育和智育,尤其是认识原料、釉料、烧成的科技知识,掌握运用的技能,作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承载作者对现代科学的洞察和追求。使陶艺创作不但有审美情趣,更有科学价值,不但启发自己,而且教化他人。 1 陶艺教育的背景 1.1素质教育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教育,成为国际性的学术课题。加塞特认为“文化的教学和传递”可培养“全人”,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英国科学家、作家斯诺主张大学要改变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割,英国理工科院校增设人文学科,反对培养“机器人”。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强调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日本大学坚持文化艺术立国,科技创新立国。中国教育部把高校研究重点放在文化素质和通识教育上,王英杰教授要求努力弥合“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学科之间割裂”的裂痕,杨永善教授指出陶艺结合了科学和艺术,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中国陶艺渊源流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晶,曾长期影响世界,但现在却落伍了,上世纪50年代,世界陶艺思潮兴起, 90年代形成高潮,主要集中发达国家。国内外综合、艺术、理工院校都开设陶艺课,如美国阿佛雷德大学、日本爱知大学、韩国园光大学,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他们意识到大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开设陶艺课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对陶艺形态的认知和创作的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和盲从心理,通过实验认知物质材料,使物性得到充分释放,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求新、求变、创造。 1.2陶艺教育的特点 艺术学钟情于器型设计、釉彩变幻、装饰风格,追溯陶瓷与文化的血缘关系;工艺学偏重原料、釉料、技艺、工具研制,探索历代名瓷复制与现代陶艺创新。陶艺教育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陶艺创作不同于大机器生产,强调在构思、泥料、釉色、成型、烧成中,释放自我的喜怒哀乐,泥、火的多变会使创作的初衷和结果不一至,由泥、火产生的扭曲、塌陷、开裂、气泡、缩釉,不仅给学生启发了灵感,而且提供了再创造的对象,为情感和人格提供附着物。从设计草图、了解材料、掌握技术,让学生在创作、更新、变化、调整中完善,脑、眼、手配合,没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掌握制作技艺,他们不可能“点土成金”。说明了解、掌握陶瓷工艺,利用材料是独立人格实现的前提,创新求变是完善人格的途径,培养独立见解、个人风格,用陶艺表达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对生活的感悟、理解。陶艺教育打破文理专业壁垒,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课程要素结合,完善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意与风格熔传统和现代、民族和世界为一炉,开拓了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实践和创造能力。通过陶瓷质地、造型、装饰反映时代风貌,揭示陶艺制作方式、表现技法、艺术风格、审美标准。 2 陶艺实践的科学性 陶艺感知性表现为直观性、鉴赏性,学生通过感知并参与,不仅对陶艺艺术的体会,而且对陶艺科学的领悟,这就使陶艺课程的内容选编和讲授不同于专业课,做到科学和艺术相结合。陶瓷工艺具有鲜明的感知特点,“晶莹明澈,光润如玉”是对青瓷的形容,表达了唐人对陶瓷的审美取向一以自然为本,表现出“玉”一般的质地和光泽,才算达到了陶瓷艺术的最高境界。宋人更是“以玉为晶”、“自然为本”、“君子比德于玉”,宋瓷审美基础均是对美玉及自然的再现,一是以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为创作蓝本,汲取素材与营养,提取生命活力;二是在制作探求土、釉、火相生过程的自然变化,探求形式美中偶然性,强调陶瓷技术与艺术结合之美。 2.1原料成型 陶艺成型方法主要有泥条盘筑成型、手捏成型、泥板成型、刻凿成型、拉坯成型,创新能力,艺术魅力主要由此体现。原料配方是装饰的基础,配方种类有矿物原料、化工原料,硬质原料、软质原料;有的适合坯料配方、有的适合釉料配方。配制前应全面分析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物理性质及工艺性能,确定配方的目标、因素、水平。常用的试验有平分法、黄金分割法(即0.618法)、正交设计试验法等。烘烧的温度和气氛容易引起物理和化学变化,改变原有的形状和性质。粘土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稳固性,使得陶艺的造型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陶艺成型的主要方法有手捏、泥条盘筑、板块拼接、镂空、拉坯、印坯等,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成型,都要充分揭示泥性:泥条垒积的形变、泥板自然的卷塌、泥体的自然干裂。手工拉坯能够充分表现泥的品质,一个手印、一道指纹无不记录入的情趣意志,这些特质在其他材料中少有。陶艺作品的开裂、收缩、塌陷、变形、流釉、缩釉、气泡等形成的泥质性、流动性、柔软性、松弛性、敦厚性、迷离性、冷峻性,不仅为作者提供了灵感,而且为再创作提供了范例。审视心理和视觉契合的形式,为其情感和审美提供附着物。学生必须以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并选择富有审美特征的媒介,把握创作过程产生心理和视觉效应的差异,使个性依附在特定造型或装饰上,使“风格”成为“可触摸的实体” 2.2釉料装饰 装饰效果是作品意念的体现,作者必须根据造型考虑装饰手法,才能使陶艺作品新颖别致。釉或色料都是泥,泥有瓷泥、陶泥、耐火泥等;釉有高、中、低温之别,有单色、颜花色釉之分。通过选择特定的泥、颜色、烧成方法,学生才能最大限度表现艺术思想、宣泄情感,达到材料和工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用锶釉取代铅釉,除烧成范围宽,烧成温度低,釉面光泽外,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但与铬锡粉红共用,釉内必须添加一定的氧化钙,以稳定色调。生料釉与熔块釉,通常装饰硬质瓷器、玻化卫生瓷、及各种低膨胀坯体。生料釉含有矿物溶剂,没有任何玻璃相,烧成时将气体从原料中排出,熔融后釉面光滑无气泡。生料釉烧成时间要比熔块釉长,低温烧成宜采用熔块釉料,采用低温快烧工艺时,釉内熔块含量需要增加。欧洲施釉陶瓷,一次烧成比二次烧成更节能、更经济,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一次烧成非常有利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大件卫生洁具。但二次烧成可以拣选并剔除有缺陷的半成品,也能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 2.3烧成控制 烧制是陶艺创作的关键,主要是控制温度和气氛,特别是氧化和还原气氛的控制,柴烧、煤烧、盐烧、乐烧、坑烧、熏烧等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陶艺的内涵。但火也“离间”了人与作品的直接关系,往往带有偶然性。其原因很多:同一种釉料因产地不同,化学成分不同而发色不同;釉层厚薄、气氛温度一样,但不同季节也会有差异,景德镇釉里红秋季烧就特别红。通过考察了烧成温度、陶瓷坯体中常见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硅包裹对铁红呈色稳定性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坯体铁红的呈色四种因素:(1)温度,高温下铁红本身不稳定,易失氧而成黑色四氧化三铁。(2)陶瓷坯体中某些活泼成分(如氧化钙等),高温下易与铁红反应生成其它颜色的物质。(3)陶瓷坯体中另一些活泼成分(如氧化镁等),高温下也易与铁红反应,但生成物较稳定且接近红色,对呈色影响不大。(4)陶瓷坯体中稳定成分(如二氧化硅等),在通常温度(1200~C)下不与铁红反应,但对铁红起到了物理包裹作用。四种因素交叉影响,呈色既与温度有关,又与坯体组成有关。 3 色料调配的科学性 陶艺创作是作者人品和风格形成的基础,也是色料艺术化的前提,要求学生减少对现成材料和工艺制作的依赖,从基础开始做起,在创作中发现其科学价值。如色料调配常碰到:色料的外观颜色与釉发色不完全一样;依三原色定理,调配两种颜色得到的不一定是中间色;同一色料在不同的釉或坯粉中的发色不一定相同。克服这些难题,除了具备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还要对色料的性质及基础釉、坯粉,特别是发色影响有充分的认识。 陶瓷色料是由着色离子或质子团与其它氧化物,形成稳定晶体或晶格结构的固熔体,大多为人工合成,色料呈晶体结构,色彩丰富,釉的溶解较少,高温化学稳定性好。但也有不少色料难以预见,需要对混色调配比例、烧成影响,坯釉做出准确的判断,如色料的极限温度,在釉中或坯粉中的发色等。对各批次呈色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调配,保证前后作品色调一致,呈色稳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装饰艺术个性化晶位的提升,特别是对花纹、图案、色彩、色调要求高,而现有的色料品种毕竟有限。因此,需要探索创新满足色料、色彩、色调的要求。 3.1色料调配的影响因素 颜料是装饰和保护的有色物质,不溶于介质,分散于各种材料中,有无机和有机色料两类,陶瓷色料属于无机色料,又分为釉用和坯用色料,釉用色料通常在1100---1200~C之间,温度太高会破坏晶体结构,降低发色,甚至失色;坯用色料通常在1250℃以上,温度过低,坯粉未能烧熟,遮掩了发色。色料对釉、坯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并不是所有的釉、坯都适合同一种色料。 外观因素的影响。陶瓷色料必须经过烘烧才能获得呈色,故调配颜色,除借鉴工作经验和三原色定理,还必须打板烘烧成品。因为,最终呈色不一定是色料外观颜色:同一样品a的外观颜色较b的深,但经过实验烘烧制板a的最终呈色较b的浅;烧板前a样已调至b样的外观颜色,但最终呈色还是不一样:a样和b样混合不一定是中间色。同样,三原色定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蓝、绿、紫、黑、灰、白。物体的色调决定光源的光谱组成,物体表面反射的波长,辐射比例对人眼产生的感觉,颜色取决于色离子存在状态,取决于制备工艺。混合的色料种类越多,明度和纯度就越低,甚至趋向黑灰色。将两种颜色混合一般得到中间色,如红黄混合得到橙色。但兰黄混合得到的却是绿色,色系相差较大的互补色,混合得到的是黑灰色,如紫黄混合,得到的是黑灰色。正确分辨颜色。颜色与照射的光源、物体的性质、眼睛的响应关系密切。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光源下,看到同一样品都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准确把握,不要过度依赖色差仪器,可借鉴其数据,但需要人眼最终判定。调配样品必须具有整批次的代表性,否则将导致整个实验失败。 系统误差的控制。由于色料混合以及喷釉制板存在误差,所以每一步要细心,特别是多种混合,可将比例整倍扩大,减少各个环节误差,整个实验必须在同一条件下完成。只有保证每一步的误差最少,才能降低整个实验的系统误差,实验结果才具有代表性。陶艺的光泽度与釉层平整光滑度和折射率有关,釉层表面光滑,反射效应强烈,光泽度就好。釉面光泽度的缺陷有针孔、波浪纹、桔釉、釉缕等。釉料配方应考虑使釉面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较高的始熔温度,有利于烧成时排除分解气体,减少釉面针孔缺陷;让釉具备适当的高温粘度和表面张力,温度过高易起波纹和桔釉,适当的釉面粘度利于釉的高温流动,降低釉层的显气孔率适当的表面张力,使釉在坯体表面均匀铺展,平整光滑,光泽度好。表面张力过小,釉中气泡汇集,会降低光泽度。根据“折射率越高,光泽度越好”原理,PbO、BaO、ZnO、SnO,、SrO等具有高折射率,在釉料中适量添加,提高釉面光泽度,添加适量的废瓷粉,也能提高釉面质量。 从粗糙的原料到精细的原料,从单一釉料到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从原始的坑烧到现代的窑炉。成型有拉坯、盘筑、泥板、雕塑之分,窑有柴窑、电窑、气窑之别,陶艺的科学价值内涵宏广、意蕴美妙、体系独特,一般美学、艺术学、工艺学不能包容。现代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激发、完善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实践能力,陶艺教育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程序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参 考 文 献 [1)克莱门特著、董苏学翻译《现代欧洲陶艺教室》 [2]W.D金格里等著,陈皇钧译《陶瓷材料概论》北京:晓园 出版社1996年5月 [3]伊曼纽尔·库珀著邹力行译《陶瓷釉配方》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9月 [4]周玉《陶瓷材料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5]张海国《名家陶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4月 [6]贺志朴等《艺术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7]詹嘉《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11月 [8]詹嘉《中国对日本瓷茶文化的影响》呼和浩特:远方出版 社2005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