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瓷,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经过几百年发展所形成的传统,尤其在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古彩瓷艺术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在新文化思想、新思维表达与新工艺之间发生了适应性的巨变一一它是传统的延续,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中青年一代古彩艺术家们在继承的同时将新的古彩技艺诸如主要是在线描的多样性、色彩的变化性、构图的突破性、形象的变革性以及题材的丰富性这五个方面,付诸新的创作中,给古彩艺术带来更新的变化。
一、线描的多样性
线是古彩的骨骼、是组成整个作品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人们用形态各异的线来描绘古彩的轮廓,使古彩作品更加生动活泼。线描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古彩装饰的成败,线是古彩装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法,也是古彩的骨架和灵魂。因此景德镇古彩艺术家们的线描独辟蹊径,自成一派,表现新的古彩线条形式。如朱乐耕的线条则是带有古拙味的涩线条,在传统的古彩线条中要求线条挺拔流畅,要有强烈的节奏感,没有明显的深浅、浓淡之分,但是他的线条拉开了以往“钉头鼠尾描”或者是“铁线描”的距离,线条断断续续,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转折等手段。将线描推进到一个新形式表达的高度。他利用线在断断续续中表现了物象的结构、神态、质感和虚实关系。如他的《古彩戏曲人物形象》作品,线条带有古朴的味道,像老人家颤巍巍的手画出来的,但他这是为了在平面的基础上强调立体感,在表现线的穿插中见证了物体之间的虚实、转折关系。
二、色彩的变化性
色彩的变化与多样性是新一代古彩艺术家们进行创作表现出的又一显著特征。如戴荣华的黑地白梅三角瓶,在传统画面上创造出了新意,欣赏者从黑白的对比色彩中,欣赏到了洁白的梅花和深沉的底色,花蕾上的淡绿色与苍劲树干的紫色及黄色稚鸟,表现出了明快的秀雅与沉静中的跳跃。又如蓝国华的《梅林曲》以大片的绿色为主,刻画“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的冬梅,色雅而溢韵,整个画幅古彩特色浓厚,布局、用笔、赋彩却别有新意,显见又脱出传统的巢臼,极具更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与时俱进的“破茧化蝶”的创新思维。
除此之外,不少艺术家运用色彩表现性理念,将抽象性和象征性手法,用在古彩中,在创作中恰当地配置不同的色釉,合理地布局点、线、面。达到了简洁、隽永、宁静致远的艺术效果。
三、构图的突破性
打破传统构图是新古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古彩创新的显著特征。例如,朱乐耕采用分段式通景形构图形式,风格独到。在传统古彩要求构图饱满的同时,又加入自己新的理念。他通常将一个器形分割成好几段,然后再分别描绘,但是分段画面又是整体统一。再如,冯美庭的构图大多采用平面构图法,也另有风味。她受外来西方平面构成的影响,先将一个整体的图形打散,打散后按照块面再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新的画面。画面上线条的长短曲直、点线面等的合理布局,来表达她在泥土与火焰艺术世界里不断追求中的独特感受。画面中点、线、面的排列与组合,产生了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充分显示了抽象美所达到的美学境界。
不论是分段式通景形构图,还是平面构成式构图,旨在创造一种新的视觉效应,给古彩注入新的视觉因素。新一代古彩艺术家们利用构图进行别具一格的古彩创作,事实上是“经营位置”与“结构主义”的有机结合。
四、题材的丰富性
新古彩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也与题材的丰富性紧密相连。艺术家们走出传统的局限,将古彩表现的题材放在了更广范的素材上。
古彩艺术家用传统古彩的表现手法,直接采用现代人物的形象。如李磊颖一系列婴戏图中将童子描绘得很活,不呆板,表情虽寥寥数笔但非常生动,形体不但准确而且非常灵动。她的《推车进宝》这件作品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婴戏题材,画面中的儿童,一凝眸、一瞬睫、一微笑,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孩子童心童趣天真无邪的一面,人物造型充满了精、气、神,给人一种春风扑面、清纯明亮的感觉。
还有的古彩艺术家以传说神话故事为主题,描述民间传说,运用古彩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独具一格。如戴荣华的《白蛇传》描写的是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以青蛇、白蛇和许仙为主题,人物表情处理的非常丰富。
就是这样,从古代传说到少数民族风情,从儿童游戏到少年风采,艺术家们将现代社会文化的因素广泛用在其创作表达上,为新古彩注入了题材多样性的特征。
古彩瓷是景德镇所特有的釉上彩表现手法之一,从古至今都深受世人瞩目。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景德镇古彩瓷的艺术由传统向创新渐趋发展与推进的三十年。古彩艺术的创新,不仅是材料、工艺的创新,还是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思维的创新,突破传统,展示现在与未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