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综合陶瓷艺术研究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浅谈动静法则在陶艺创作中的情趣及运用 [王小英/文]         ★★★ 【字体:
浅谈动静法则在陶艺创作中的情趣及运用 [王小英/文]

作者:王小英   文章出处: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8-6-24 10:01:07 
 

    巧妙运用动、静关系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突出,意境更深远,情趣更浓郁,这是历代文人墨客,  画家匠人的常用法则,  同时,  也创作出了许多的精品佳作,给后人回味与借鉴。
    唐代诗人贾岛诗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创作时,是“僧推月下门”经过反复思考,把“推”字改为“敲”字。这一字之改,不仅使诗境有了声音,而且进一步衬托和深化了月夜安静的意境。在甘肃武威雷台墓出土的东汉时期《马踏飞燕》铜雕,骏马造型体态矫健,  昂首甩尾,头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后右脚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  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把奔驰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作者卓越的想象力和新颖的构思,把动与静的关系处理到了尽善尽美的极至,使这一作品成为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创作典范和神奇瑰宝。
    中国画的创作与审美,  也十分讲究动静关系,  它不仅要求审美主体处于静虚状态,也要求画面体现最终的静虚境界。传统中国画成功与否,往往以是否能将鉴赏者带进静虚境界为标准的。因为静虚境界造就了一个浩瀚空旷的审美空间,酿成了一个万象俱寂,  朗月当空的审美氛围。对此,清人方薰曾有过精辟的概括:  “古人笔下无繁简,对之穆然,思之悠然而神往者,画静也,画静,对画者一念不设矣”。然而,这里的静,是相对动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死寂,而是一种意境、情趣、与精神升华的境界,是作者抒情述志的寄托,又是怡情养性的精神慰藉和引人入胜的心灵呼唤。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有灵动的思维和动感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潘天寿先生说:  “静中有动,动而益静,静之,深之,远之,  思接旷古而入于恒久,其为至美也”。可见动静结合,是艺术创作的最佳形式。
    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受中国画的影响源远流长,  因此,无论是在欣赏还是在创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动静关系的处理,进行山水画、花鸟画或人物画的构图与创作,  以加强作品的意境表现,如:崇山峻岭中一缕炊烟,一挂飞泉,一只飞鸟:  山重水复中一片白帆,一骑牧童,一行归雁;姹紫妈红的花丛中几只彩蝶,几羽黄雀,一阵轻风:浅笑短叹中几张红叶,一缕清香,几声虫鸣等等。正是这些动感素材的加入,才使得这些作品干添了许多的生机活力,气息情趣。
    运用动静法则,我在进行花鸟画作品创作时,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构思和创作的。
    一是抓住瞬间的动感,进行工细的描绘。如我在创作《秋韵》瓷板画这件作品时,为了充分表现主题的意境,我在瓷板上方,绘满盛开着的牵牛花,在淡蓝色树叶的映衬下,红的、黄的、绿的、玫瑰色的牵牛花簇拥在一起,尽情地绽放,呈现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景象。花丛中,两三枝纤细的花藤从画面的左上角飘逸而下,给人一种随风而舞的动感,尤其是画面下方六只毛茸茸的小鸡,活跃在绿茵草地上,有的引颈觅食,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回首招唤伙伴,使人在观赏中,似乎能听到小鸡“唧唧”的叫声,不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而且可以领略到作品中秋高气爽的韵味和充满活力的生动气息。
    二是结合器型进行创作构思。陶瓷花瓶一般都是圆形造型,因此,很适应通景装饰,而且随着瓶体的转动,画面很容易产生动感,这给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载体和创作空间。结合陶瓷花瓶这一造型优势,我在创作陶瓷花鸟作品时,一般都采取通景装饰方法,利用色彩、线条的律动和装饰物一起产生联合动感,使作品充满情趣和活力。如《鹤舞》花瓶作品,瓶体系冬瓜瓶造型,  根据这一造型特点,  我在瓶体上绘满高矮参差,变化有序,蓬勃向上的芦苇,与花瓶圆浑、挺拔的线条平行呼应,视觉上给人一种律动感。芦苇丛中,两只白鹤在亲昵细语,  另一只展翅空中,回首俯视,似乎在呼唤底下的伙伴一起飞翔。顺着芦苇长势和白鹤飞舞的方向,转动花瓶,  的确能给人一种“风吹芦苇动,境催鹤起舞”的动感和情趣。另外,我创作的《红叶蝉鸣》  《清韵》  《暖春》等花鸟瓷瓶作品,也都是以此手法创作的,均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并得到业内人士和艺术爱好者的好评,认为这些作品画面动静、虚实、刚柔运用自如,显示了丰富的意蕴,达到了温婉文雅,景美意深的境界。
    再次,我也经常利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的变化,做好动静文章,  以调动形式的趣味,增加审美情趣,如画花鸟藤枝时,在一阵滞重的笔线以后来一些灵动轻盈的笔线,力量外露泼辣的笔线后衬之以力量内蕴的乎和笔线。画山石或树叶时,在干实的色块后加几个跳动的点或几道疏朗的线等等。构图中,  正与斜,方与圆,直与曲也是一种动静关系,因此,在构图中,我也常常利用这种对比关系进行构图,  以营造视觉上整体的动感效应。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可以说,南朝梁王的这一诗句,是对绘画艺术创作中动静关系的最好诠释。它说明,动和静是相辅相成的,动可以赋予静的生命力,静更烘托出动的感染力。以此指导陶瓷艺术创作,可以受益匪浅。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试论“和谐"与陶瓷艺术创作-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