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山水画家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的演变发及中国特有绘画工具的技法, 性能,评述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山水画, 审美,文化
瓷都景德镇的山水瓷画源远流长,在各个不同时期均有优秀的代表作品。时至今日山水瓷画的面貌不拘一格,形式,画风多样。但最能代表景德镇山水瓷画艺术的应该是粉彩山水瓷画,在陶瓷上不论是浅绛彩,青绿山水,墨彩,金碧山水均有非常强的表现力。粉彩山水瓷画与传统山水国画,可以说只是在材质上有所区别,绘画技法,审美取向都是一样的。可以说,粉彩山水瓷画就是陶瓷上的山水国画。作为景德镇山水瓷画世家,汪野亭山水瓷画的第四代传人,一直从事国画山水,汪派山水瓷画的研究和创作,经常会遇到一些收藏爱好者和画友对传统山水欣赏和创作方面的一些困惑,现代人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面对一幅幅精美的中国山水画,有的人确不知道其画为什么好,有的人更贬中国山水写意画为涂鸦,却对西画风景赞不绝口,听之,作为一个山水画创作者心中油然一种对祖国几千年优秀传统的汗颜。平心静思, 自己虽然从小在浓郁的家学氛围中成长,多年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但是自己脑海中的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情趣,也是一些游离的概念,不成系统。今就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情趣进行一个系统的探究,以便引导观赏者更好的欣赏中国传统山水瓷画,也能在创作思想上更好的把握传统,宏扬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景德镇的粉彩山水瓷画艺术。
首先,我们要分析中国山水画审美情趣,就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山水画及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
中国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物为主体的绘画形式。
中国山水画成熟晚于人物画。在新石器时代彩陶,岩画上就出现了起伏的山川,即显露出一些山水的形迹。秦汉以前绘画尚处在萌芽阶段,已出土的墓室壁画多以人物为主,山水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在魏、晋、南北朝时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居多。
随唐山水画开始独立成科,出现金碧山水、设色山水、水墨山水等形式。五代,两宋山水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从此成为中国画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代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继续发展。
现代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西方绘画的影响下,发生了新的变革,在传统中加入了新的元素,使山水画貌更趋多元化。
其次,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情趣,必须了解中国优秀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不同时代人的思想观念上的影响。
古代,我国先民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社会观。山水画以再现自然美来观照社会美。亦是《周易》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画中的具体表现,早在春秋时期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以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从而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基础。
在魏晋玄学风气下,从观照人伦晶藻转为对自然的晶藻的观照, 自然山水成为美的对象。随着中国道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家受道家思想影响,更多的发现了自然和自然美的价值,并试图把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画出来。老在提倡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和遨游仙境的脱俗风采,更直接得被后来的中国山水画家运用于创作中。在视觉上创造出以澄怀逸兴的画风;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如宗炳言:“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充分体现了魏晋贤人隐居山林,渴望与自然相亲的思想境界与情怀。
随着隋唐中国山水诗的发展, 山水画家受其影响,作品更加和大众的审美相融合,创造出景真、情深、意切和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如即是画家又是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厍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好象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示在读者面前。正如苏轼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以诗意入画,开创了中国山水文人画之先河。相传有一趣闻,宋代文学家秦观曾患有肠胃病,有位朋友就拿着王维最著名的山水作品《辋川图》给他看,并说:“看看这幅画你的病就会变好了”,秦观每天欣赏这幅画,果然病就渐渐地好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美感深深的感染了观者,使人情不自禁的畅游于画中,愉悦了观者的身心。达到了现代医学的心理疗法的神奇效果。
五代、两宋继承前代的审美思想,更注重观察自然的山川的不同地域特色和四时变化和晨昏景色俗人的感受。如对山的观察描写“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对水的描写如“春绿”、“秋青”、“冬黑”;对天空的描写如“春’.“夏”“秋净”、“冬黯”。北方山水雄奇,南方山水柔媚。对山水形象的概括如:“石分三面、树分四枝”;“松皮‘如鳞’,柏皮‘缠身”’;“树枝仰为‘鹿角’,垂为‘蟹爪’等”,这些概括出了四季景物的变化,而且精彩地抓住了景物的情绪和神态。予自然景物人格化精神。体现了当时文人渴慕林泉,与自然相亲的审美意向,创造了一种可观,可游的山水情境。此时山水画形式有了南北两种不同风格的画风,标志这时期的水墨写意山水画已经发展到高度成熟和完善的地步。
元代山水画的面貌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由于外族统治入主中原,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及思想观念不被当局重视,多隐居山林寄情山水之间。在文入画家看来,绘画的功能已不是单纯地描绘自然物象,供人卧游观赏,而是要通过笔墨韵味来表达自己的学养、品格、思想,并借以寄托胸怀、抒情遣性。如果说唐宋山水画家崇尚以诗意入画,强调空间和情趣的变化,以笔墨所塑造的形象,委婉的表达出某种意境为目的话。那么,元人则崇尚以书法入画,更强调笔墨的形式感,将笔法,墨法本身和透过它抒发的情怀,视为起乎物象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抒发自己超凡脱俗的情怀,他们在画面上大兴题诗写跋之风、诗、书、画结合为一,宋画追求形似和质感,元画则以虚和松动、干湿、提顿、轻重、疾徐、繁简、长短的线条,纵横交错的用笔,使画面形成强烈的节奏美感。表现作者超脱空灵的精神境界。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拒绝做官,静静地遁人山林求得自我摆脱的思想。明朝山水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和“风流蕴籍”的风格,在诗、书、画、印的结合结合方面较宋、元进了一步,完善于中国山水画的艺艺术术形式。在艺术观念、技法、形式等方面虽没有从前人的程式中脱颖出来,但是却共同的倾向接近世俗生活。在笔墨世界里蕴籍着不同于元朝山水画家的萧疏、寒荒、冷寂的审美趣味。在题材艺术境界的追求上都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以及不同于以前美学观点和社会理想。反映出社会时代新因素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变化。清代表画家四僧:道承明中叶兴起的突破传流的解放思潮,在艺术上敢破敢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如八大山人朱耷因他为明宗室,明之后深怀“亡国”之痛,精神郁抑,情态颠狂,以托老连绵而豪放畅快的笔墨,表现荒凉,野寂之境。在罢白分布中闪烁着不平静的光彩,给人以山河破碎人伤心的感受。郑拔桥题其画说:“横涂坚抹千千幅,墨点不多泪点多。”体现了其荒寒,孤寂的艺术格调,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现代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吸收西方绘画理念采取多样的绘画形式。给中国山水画不断的注入新的生机,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第三,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情趣, 中国画特有的工具不能不谈。一是“笔”,中国山水画运用的是中国特有的毛笔进行绘画,与书法用得是同一工具。书画相通, 中国画家充分的运用书法中的各种笔法。如张彦远言:“顾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起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昔张芝学崔瑗,在度草书方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形成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的中国笔墨形式。与西画用笔纯粹的造物是截然不同的含义。二是“墨”, 中国山水画中,以墨色为主,淡绝其它植物性和矿物性颜料。大多数则纯粹用水墨表现。而不用其它色彩。这也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在对于色彩主张素朴、玄化、反对错金镂彩,绚丽灿烂。老子曰:“五色乱目,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把墨色推崇为无与伦比的朴素之色。根深蒂固的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三是“纸”,宣纸出现之前绘画多用的是绢帛等材料,虽用毛笔绘画,却未曾体验到可以发挥水墨精妙的长处,宣纸的采用无疑是一个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墨分五色(焦、浓、中、淡、清)水墨为上。毛笔藉助墨在不同质地的宣纸上产生变幻无穷的墨色,墨韵变化之奥妙,形成高雅的水墨画审美心理意识。久之,中国画毛笔、水墨、宣纸便天经地义的定下为中国山水画的工具。也是能反映中国山水画艺术特色的工具材料。而陶瓷绘画的工具:笔、料、油、 白瓷面,运用得当可以达到国画工具异曲同工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底蕴的演变思想观念的发展及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绘画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从而知晓中国山水画是在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社会观的影响,吸收儒、道家思想以及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如唐代张躁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自然之物象,表达画家思想和审美取向的一种有别于西方风景画的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与山传神”历代山水画家在真实再现自然山水美的同时,贯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于其中。他们的作品的景真,情深,意切和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怡悦观者的情性,陶冶人们的情操,画家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对自然美比至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借助瓷画山水特有的工具材料在技法上不断继承和创新,充分吸收国画山水酌丰厚传统积淀和审美取向。景德镇的山水瓷画家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 考 文 献
111扬守智.《中国巨匠美术丛书花宽》,文物出版社
[2侣凤子.《中国画法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宫六朝.《山水画教学对话》,河北美术出版社
[5]张萍.《中国画美术知识手册》,山东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