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民族发展的见证,从象形字、甲骨文到篆书、汉隶、行草、行书到唐楷等都印证了众多著名书法家经典杰作。在陕西的“纵横中国”产区采访大型活动中,笔者瞻仰了在铜川市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宝鸡市千阳县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墓址;在西安参观了碑林博物馆,领略到历代书法家的真迹石刻。无论是篆隶、还是真草,都是雕刻精细、笔锋意传,方笔刚劲有力、圆笔流畅秀丽,既有抑扬顿挫,又有一气呵成,中国书法真是博大精深,令人神往。 今年,怀旧复古文化味渐浓,一段古诗、古经汉字书法的各种书体和梵文被“书写、雕刻、印刷”在瓷砖上,各式文字瓷砖相继问世,中国书法的另一种形式慢慢步入平常百姓家,更丰富了百姓家居沉稳、书香的文化气度。 从汉字的发展到陶瓷文化的诞生,书法与中国陶瓷文化之间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陶器的历史约有一万多年,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人们一直认为是甲骨文,距今约三千年。现在考古论证,远在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可看到当时陶器上有几何线条构成的刻划符号,含有书法艺术某些因素和一些绘画因素,像在陶文上刻划的太阳,表现早晨,就是现在的“旦”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 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中的符号文字,到山东邹平县丁公村发现的龙山文化泥质磨光灰陶文字,以及商周时期陶器出现的契刻文字,与当时甲骨文和铜器文字大同小异。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秦兵马俑身上刻有似篆、似草、似隶的工匠的姓名,如“咸阳午”等,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则近似草隶。三国两晋时期是青瓷器普及和发展阶段,陶文内容渐多,种类齐全,并注意字迹的规范性与艺术性,同时也是陶瓷书法艺术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典范的过程。到了唐代,楷书、草书(章草、大草)、行书等书写体系逐渐完善。这一时期由于饮茶之风盛行,书法装饰便出现在茶壶、酒坛上,有楷、有草,均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颜、柳之风韵,多写名人诗句或“酒”、“茶”文字,酣畅淋漓,圆润遒劲,纯真自然,配以不同造型的器物之上,极具古朴、简约之美。宋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高峰,书法艺术方面趋于完善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之韵。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且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耀州窑用书法装饰的酒具、茶具,其书法颇有“苏、黄、米、蔡”之韵。至元、明、清时期,还有八思巴文、阿拉伯文、藏文、满文等文字的出现;多种字体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地书写在陶瓷上,有的以整篇文章书写,如《出师表》、《藤王阁序》、《赤壁赋》、《兰亭序》等,这足以说明陶瓷书法的盛行。这些文字的出现,无疑给陶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广作用。 陶瓷艺术与汉字书法,就它本身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显露。在古代,人们把陶瓷艺术称为文化之极,以其显示和衡量着文化艺术发展的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一部分文人不满足以文房四宝来展示自己的雅士风度,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陶瓷制作,从而使中国传统文明文化在陶瓷文化中繁殖生根和发展。 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使汉字书法和陶瓷装饰有机结合。以马可波罗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东鹏生活体现馆为代表的书法陶瓷,引领了众多陶瓷骄子去领略与探索,创意与提升,演绎未来的陶瓷碑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