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陶瓷中的梅花题材陶 平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绘画史中,梅花一直是各历史时期艺术家喜欢创作的重要题材,形成了梅花的文化艺术源流。
梅花,落叶乔木,树杆高近二丈许,品种有单瓣复瓣,重瓣之分,色形上有红、白、粉之区别,花期为十二月至来年三月,严冬开花。
苍劲古朴,雅丽清润的梅花,之所以成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重要的题材,是因为她们在霜雪里炼造的挺秀刚劲的树姿,缤纷绚丽的花朵,冰肌玉滑的品格,傲雪凌霜的风骨,体现了中华人民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象征我国的民族性。
中国画中的梅花,历代皆有名作出现,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张僧繇,即有《咏梅图》,当是我国较早的梅花绘画作品,唐宋至五代时期的黄签、徐熙,宋代的仲仁、杨无咎都是画梅高手,五代的王冕画梅超绝一时,明清二代画梅高手比比皆是,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将画梅推向了新的高度。吴昌硕、潘天寿所画梅花泼辣豪放,气势宏大。任伯年,画技清秀典雅,齐白石画梅简括苍劲,笔简意繁。
在中国陶瓷绘画历史上,以陶瓷为载体的作品中,明代永窑的青花扁壶花鸟图,描绘了一只小鸟站在梅树枝上,梅花以勾圈法描绘,作品工整严谨,因那时期作品为青花装饰,整幅作品显得清心幽雅。
梅花先众木而花,先天下而春,凌冬映雪,万点飘香。在陶瓷作品中以单独为主体描绘它的作品,当属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中的田鹤仙,其作品构图以对角线把画分作两半,所绘物象放一边,留白的一边题款落印,树干粗壮,虬曲苍老,枝桠扭曲,穿插自然,以先勾花形,后用玻璃白打底,上填红色,表现花蕊盈闹枝头,春意渐浓的景象,作品风格鲜明。
当代陶瓷艺术作品中,陶瓷艺术家以各种形式描绘梅花的形态表现手法不同,风格各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喜画梅花,经典作品《红地白梅》,梅树枝干虬劲苍老,花以白梅装饰,以砂红为底色,整幅作品吉祥喜庆,端庄稳重,老树新枝,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及欣赏习惯。
中国历代绘画传世作品中的梅花皆以水墨画为主,在以陶瓷为载体的陶瓷作品,要想达到这一效果,用釉下青花能够表现出异曲同工的装饰效果。中国陶艺大师陆如先生的《石寿梅香》笔插,梅枝秃笔中锋老辣,花头圆中带方,方中带圆,把傲霜的梅花表现的英姿勃发。生动的体现出梅花“冰姿不怕雪霜欺”的精神气质。
我喜欢种花养草,所种的花中比较喜欢梅花,她那迎寒怒放,坚忍不拔的高尚品德和其独特迷人的风姿神韵,令我陶醉。我画梅花比较喜欢画家王成喜的手法。枝干粗壮,老树新枝,穿插自如,繁花密枝,花头以点法描绘,藏锋侧入,一笔一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个时期,一种精神,一种面貌。梅花曾被定为中国的国花,意义深远,梅花的傲骨人尽知,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梅花的苦尽香来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
从古到今,陶瓷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有表现梅花傲骨精神的,有表现梅花蓬勃向上精神的。
梅花因其傲骨凌寒的品格被列为“四君子”之首,文人把诗情贯注于画意中,传神而有情意,韵味无穷,耐看而能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数陶瓷艺人画出了许许多多的梅花精品,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遗产,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