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了了亭礼品瓷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绘画技法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试论粉彩走兽创作意境           ★★★ 【字体:
试论粉彩走兽创作意境

作者:陈盛良   文章出处:景德镇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18 17:13:27
 

 

粉彩走兽画是在继承和延伸传统中国陶瓷走兽画艺术精髓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色彩和配景的烘托,构建更加多彩多姿的画面,烘托出更为形象的走兽情态。因此,粉彩走兽画的配景要更加注重画兽的工笔和创作的意境,要有新的视觉切入点,从多角度和更宽阔的视野范围,把走兽放归色彩斑斓而奇妙的大自然,使其在广茂的自然界中畅游、休闲、运动..
首先,画兽的每一根线条都要显其风骨。这种线条不是形与形之间的界线,而是塑造、推敲形象结构关系的个性化线型语言。这种线条与书法中的.骨势.、.骨筋.等追求是一致的。而透过线条及画面整体的.风骨.所表现出来的是艺术主体的精神气节。也只有主客体的高度统一,才能表现和刻画出走兽的内在生命结构。粉彩走兽画追求的是形式后面的生命,要求鬼斧神工、恍若天成。其次,要重视走兽与依存环境的协调。一些粉彩走兽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造型的薄弱和走兽与环境在表现语言上的对立,在视觉上的不和谐,明显的堆砌感使画面无气韵可言。原因是作者对走兽皮毛的偏爱而谨毛失貌。对构图法则的领悟停留在.搬山头.、.搬树木.的初级阶段认识,缺少丝毛形式背后内在的生命意蕴。在如真毛、真皮的僵破线条中,看不到笔意、笔法、笔力、笔势、笔趣的自然眉目传情,反倒产生了视觉的疲劳感。走兽旁比例失调的.搬来树石.,在笔墨上又.传统.得如某件古代山水画作品的局部,像舞台背景一样粘贴在那里。这种.复古.看不到文化上的传承与发展,与谨细如真再现出的走兽皮毛在笔墨语言上极不协调,总给人感觉是合作出的作品。因此,处理好整幅作品的笔墨语言统一问题是走兽画发展和创新的先决条件。简单地重复传统走兽画的丝毛技法和作画程序,看不到.气.、.骨.、.韵.、.力.这些内在品质上的笔墨修养和.精而造疏、简而意足.的笔简形具的超然画境,使画面无情感,无神韵而冷漠僵化,技法如工匠一样,只能是越画越匠。再次,赋色要使画境由色生成。作品中的色彩在环境上已不仅是.补水墨之不足.,有时是色彩将墨色压倒,使墨色仅起到垫底的作用。作品中色彩的主导地位已经形成,色彩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具有笔墨形迹为.骨.的前提下,用大小不同的色块皴点画面。运用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和互衬,借鉴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而形成的主观色调中,墨底子的沉厚以及补色关系的运用,使画面中色彩没有刺眼的飘浮感,而是显得沉着而厚重。色彩与笔墨共生所迸发出的节奏感和生命力,能与观点的视觉愉悦产生共鸣。透射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
因此,在粉彩走兽画中,要求得笔墨语言统一,可摒弃传统的丝毛技法,重点放在结构上,省略掉与结构无关的皮毛肌理,将在形体结构穿插转折关系上的短促丝毛转化为结构线或是与勾法、皴法相结合,形成丰富的线群形态组合,强调笔情墨韵与走兽结构的完美结合,与周围的环境求得笔墨气质上的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气韵生动的整体而生意传神。用新的视觉形式表现了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用新的色彩语境重新诠释并发展了传统走兽画的思想境界。使粉彩走兽画以其明快温馨的格调,散发着浓郁的诗意和抒情性。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