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大师、教授>>大师>>正文内容

饶晓晴大师访谈录原稿

作者:程丽芳 来源:瓷器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9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瓷器》:饶老师您好,作为当代景德镇的一名陶瓷艺术大家,相信很多年轻人对您少年求学的经历会很感兴趣,您是如何从一个热爱艺术的青年走到今天的?其中都有些什么故事?这个过程一定比较有意思,可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吗?
 
饶晓晴:这个历史就很长喽。我读初中时特别顽皮,难管教,非常贪玩,但是有一点,我比较热爱美术。
1975年夏天,我家人把我送到少年宫去学画画,暑假里。就画了那么一个暑假,我们少年班里当时有很多人,曹春生、张景辉、刘志为、王秋霞,还有龚循明,好多人都是当时班上的同学。现在都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优秀骨干。
1979年我考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当时的老师没有任何功利心,教授学生毫无保留,学习氛围也很好。大家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瓷器》:大学毕业后,您的第一份工作好像是分到了景德镇技工学校当老师?
 
饶晓晴:对,我大学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分到了技校当老师,不过我真正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只有一年。
曾经,我想报考中央美院胡美生老师的研究生,可惜,因为英语成绩偏低没有被录取。但是,我的专业成绩很好,尽管我没考上,但是当时胡美生老师看了我的专业成绩后,给我写了一封信,整整5页信纸,这封信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瓷器》:那之后呢?
 
饶晓晴:之后我就在景德镇成家立业了。(笑)
 
《瓷器》: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陶瓷艺术创造的?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饶晓晴:应该说,最初从事陶瓷创作的原动力并不完全是出于艺术的追求,而是生存的压力,也就是一种求生的需求。
这是一种本能的原始的追求,迫于生活压力,要养家糊口要挣钱,非要往前冲。当然,随着个人的成长,这个动力现在已经转变了,更重要的是历史责任感,是一份担当,继承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让陶瓷更好薪火相传。
我们那时候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呢,在学校分到了一间宿舍,就是普通的学生宿舍,一间窄窄的房间,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最开始画瓷器,主要就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
而那时候就连画瓷器也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不是说想画就画,没有材料,没有窑炉给你烧,我们只得偷偷摸摸的私底下做点私活,跟私人老板合作,在他那里画两块,得一块。
 
《瓷器》:您说的“我们”还有谁?
 
饶晓晴:宁勤征啊。当时就和他一起。
 
《瓷器》:一直到1993年调入轻工部陶研所?
 
饶晓晴:1991年,我参加了景德镇陶瓷节大奖赛,拿了两个一等奖,一炮而红,引起了很多专家、领导的关注。1993年我就正式调入了轻工部陶研所,专职从事陶瓷艺术创作。
部所这里陶瓷大家聚集,自己也更加努力,只能做好,不能做差,但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瓷器》:您带有浓厚的民间青花元素的作品风格应该就是在部所工作后逐渐形成的?
 
饶晓晴:对,而且我就民间青花撰写了一篇论文《景德镇民间青花道家哲学内涵考》,发表后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在业界影响不小。
 
《瓷器》:其实不光是民间青花,您对粉彩、颜色釉、综合装饰以及古彩都很有研究,应该说是一位能力卓越非常全面的艺术家。
 
饶晓晴:我想说说古彩。
应该说古彩是景德镇土生土长的一门陶瓷工艺,历史悠久。画古彩对线条要求高,工序复杂,工艺难度大,非常考验功夫。
我们一直说创新,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传统的工艺上表现现代题材,这也是一种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传统。
早些年我参加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一个展览,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些非常漂亮的古彩作品,当时让我非常震撼。原来古彩这么好看!
回来以后我就开始尝试着画古彩,2004年我的一件古彩作品《琴棋书画之一》参加嘉德拍卖,成功拍得38万元。那件作品是我刚涉足古彩不多久出的,自我感觉还是比较好。
古彩讲究文人线条、民间色彩和传统气韵。我的古彩作品强调去图案化,图案画面容易缚住手脚。事实证明,这样的古彩也非常受人喜欢。
 
《瓷器》:应该说景德镇陶瓷市场,尤其是艺术瓷,现在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您如何看待景德镇现代陶瓷的发展前景?
 
饶晓晴:这个问题我记得有媒体采访我的时候说过,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最高的是陶瓷艺术品。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现代陶瓷艺术处于偏冷的境况。但现在热度上来很快,市场价格上得也很快。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专门成立了中国现代工艺陶瓷部,嘉德拍卖也在积极运作景德镇陶瓷艺术市场。2008年一批大师的作品会频频出现在有较大影响的拍卖会上。有1700年历史的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价值会被重新认识和发现。
 
《瓷器》:您对媒体还发表过一个观点,那就是您认为现在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群体有崇洋媚外的倾向?那篇文章的标题就叫《西方现代陶艺不应成为中国标准》?
 
饶晓晴:我还是那个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劲侵蚀、渗透和冲撞,正面临着严峻的西化危机,这让越来越多的国人一味追求、迎合西方文化,不了解甚至摈弃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
欧洲的观念陶艺(现代陶艺)起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今天的欧洲已是非主流艺术,并沦落为一种艺术游戏。但是,它却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威力,并成为衡量现代陶瓷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这种盲目地跟从无疑会给传统陶瓷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中国的陶瓷文化不仅从未被外国否认过,而且还始终影响着世界,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着这样辉煌的陶瓷文化史,现代艺术家为何要自卑、媚外呢?
中国陶瓷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就等于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那么制作出来的器物就没有中国味了。

  • 上一篇:读宁勤征高温中华红颜色釉艺术之感悟
  • 下一篇:春来无处不春风――谈吴锦华大师的陶彩艺术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