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高级工艺美术师、讲师>>正文内容

孙立新:瓷器卖得不好是因为POSE摆得不对

作者:徐啸 来源:瓷都晚报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9日 【收藏】【查看评论】

孙立新喜欢“金利来”,他也梦想着他能踏上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先生的“后尘”,将“孙公窑”打造成与其不相伯仲的品牌。
孙立新,何许人也?景德镇民窑博物馆副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是陶瓷世家“孙公窑”第四代传人。
这一年,对他而言,有两大利好消息传出,一是他本人在前段时间刚入选“中国十大民间艺人”;二是其作品《江南春晓》瓷灯喜摘“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在这个步入不惑之年的新派陶瓷艺术家眼里,“景德镇要复兴必须经过两场革命:一个是思想革命,提高工匠对世界、对市场、对生存方式的认识;另一个是工业革命,即原材料的改良和工业化生产。”
授于父命秉承家学
孙立新13岁时,其父孙同鑫将尚处懵懂时期的他领进了红旗瓷厂,他也成为厂子里年纪最小的工人。
父亲对他的管教方式很有点“棍棒教育”的影子,时至今日,孙立新还是能清晰地刻画出父亲怒目圆睁的形象。
印象最深的是,每逢他在练习的时候,父亲就会悄悄绕到他背后,偷偷地猛抽他的笔。
如果练得不认真、不使劲,笔会很容易被父亲抽走,几个“螺丝”便敲在头顶上。
倘若发现他在练习时,偷空与其他学徒聊天,父亲更是会火冒三丈,抄起凳子就砸过来。
父亲的指引使他走上了陶瓷的道路,然而严密的监督与苛刻的管教却让他们的关系日渐疏离。为了缓和父子关系,更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艺术熏陶,在孙立新17岁那年,他被辗转引荐给了一位影响他一生的人——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傅周海。
在孙立新看来,傅周海如禅师一般的教诲“点醒”了他。傅周海教育他,要提高自己,必须要和“高手”过招,也许结局会有失败,但在这种过招较量当中,却能受益匪浅。
这种思想一直指引着孙立新,所以在1993年“瓷厂改制”,他和他的父亲双双下岗之后,他不满足于坐在家里依靠一点工资度日“那简直就是在扼杀生命力”的境遇,毅然果断地走到外地寻找新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他选择了深圳作为新的起点。经过4年 的磨砺,他也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孙立新感慨:在深圳的日子虽然很苦,但现在回望,却发现那是最快乐的一段时间。
他把在深圳打工时期的自己比喻成海绵,“不断偷学人家先进的管理、工艺和生产方式”。
4年中,他做过家装,搞过陶瓷设计,为酒店、高尔夫球场设计陶瓷摆件,还当过包工头,换过很多工作,唯一没有中断的就是绘画。
深圳作为当时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里的瓷器市场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日用瓷器不再垄断市场,那些拥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现代陶瓷正在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发现这种变化后,孙立新开始制作一些现代陶艺,每个月做四五件。
那时他的一般收入都有三四千元,这在当时可不算小数目。然而,在1998年,他还是带着从深圳打工赚来的第一桶金回景德镇创办了“孙公窑”陶瓷研究所。孙立新说:“这和内心深处的‘景德镇情结’有关。”
从“孙荣记”到“孙公窑”
“孙公窑”的前身是叫“孙荣记”,始于1884年,是由孙立新曾祖父孙洪元创立。
为了能将祖辈创造的这个“口碑”转换成“品牌”,孙立新便筹划着通过法律将“孙荣记”注册。
在这当中,孙立新的祖母给了他两点建议。一是,“孙荣记”在《周易》当中属“半凶半吉”的词汇,而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将孙家打成了资本家加地主的成分更让其祖母相信这是块“倒霉”的招牌;二是,后辈应该创造自己的招牌,不应该仰仗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遵循祖母的建议,孙立新将“孙荣记”更名为“孙公窑”,并于2002年注册。
欲将“孙公窑”打造成一个陶瓷研发基地的孙立新从一开始,便在管理当中引入了深圳的管理模式,哪道工序出了问题,由负责这道工序的师傅担责,即“问责制”。这项改革几乎遭到所有员工的强烈反对,请来的师傅干不到几天就要辞职,以致瓷厂连续两年亏损。
但他还是要坚持,因为改革需要前卫的思想,而前卫的思想需要坚持才能付诸实践。

偶然的机缘
此次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的《江南春晓》瓷灯实际上是他20年前的作品。
在孙立新民窑博物馆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这根造型优美、画面清新的瓷灯。
孙立新说,如果没有那一场意外,他送去参加山花奖评选的其实是一件叫《高山流水》的瓷板画。
这其中有一个小故事。
当时山花奖的评选地是在长春,孙立新的作品在运输中,恰逢北方的洪灾,车子在途中动弹不得。
情急之中,他想到还有一件作品寄于北京的朋友家中,于是火速赶到北京将那件作品取回送到长春参选。
那件瓷器就是《江南春晓》瓷灯。整个画面是用釉下五彩绘制,内容为山水画。
其实,今年已是孙立新第二次获得全国山花奖。2007年,他与父亲孙同鑫联袂创作的一块青花瓷版画也获得了该项殊荣。
而山花奖的获得并非易事,它是经中宣 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文艺大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是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今年我省只有孙立新和新余市的一位艺人获选。

不仅要有创意而且要推广有创意的产品
宗教、新闻、音乐、电视剧都是孙立新所热衷的,他很反感有些人只专注自己领域而漠视其他方面的态度,“只有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才能创作更好的作品,只有信息量多了,画的东西才会更好。”每个时代的东西都要涵盖每个时代的特征,是孙立新的又一观点,而当今时代的特征是工艺的综合装饰、装饰手法的多样性。
景德镇目前的陶瓷主要是作坊经营的模式,为什么期间收入的差别会相差甚远呢?孙立新说,瓷器卖得不好,是因为POSE摆得不对。每件瓷器的画面都有形态,如何画出形态优美的画面,就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传统技艺我们需要传承,但是要取其精华,现在已经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博物馆”,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更需要将古代的技艺加以创新。
不过,孙立新同时也说,新产品不完全是开发问题,我市目前已经有一些有很好创意的瓷器,如何将这些新产品推广起来更具有现实意义。


  • 上一篇:钟鸣:美丽人生三级跳
  • 下一篇:陶艺家李鹏来的三国英雄梦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