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红,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任职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珠山陶瓷收藏商会副会长,景德镇民间文化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六零艺社副社长。
艺术大师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两上发现出美来。”由于我本能的对那些很普遍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杂草一往情深,看见那一堆堆、一簇簇五彩缤纷洒满露珠的野花在微风中抖动,由金色霞光照射,闪烁着生命光辉,这一感受即刻融入了我的脑海,仿佛进入了“伊甸园”一样的绿色世界。从宏观上看,那一片片生机盎然、碧绿如茵的自然生态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从微观上看,它丰富多彩、参差错落、疏密相间、纵横穿插、高低俯仰,就更具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
我在创作过程中根据作品造型及所要表达情绪内涵的需要,通过匀衡、对称、奇正、虚实、韵律、节奏等艺术手法进行处理,抓住野花杂草自然生长的整体气势与气氛,借助近似对象的感受、经验和联想,大胆取舍与概括,保留最基本的大感觉,注意从情感情绪出发,安排作品主体空间。同时,协调与整体气势相关的细节结构,细节是作品的局部,是作品的血肉,所以我对于细节艺术处理上,非常认真地提炼刻画它们。如在画枝时,有些采用手指技艺有意识夸张变形。在用色方面讲究雅,不强调光色和明暗的色变,完全采用主观理想色彩,它不受自然色彩的限制,可以概括提炼,也可以大胆对比。在画花草时,每一棵草、每一朵花,都一丝不苟,不厌其烦,让它们漫山遍野,一直铺满整个画面,赋予它们生命、性格和情感,在精心刻划的芳草丛中,画几只悠然自得、翩翩起舞的蝴蝶,或恬静憨厚的鸟儿,或其他可爱的小昆虫,这样处理既是对作品中主体的衬托,又使作品以外的大空间具有了生命的气息,让人看到作品整体仿佛听到交响乐一般既有节奏变化,又有动静、色调、明暗、虚实的统一。这种富有感情意义的对野花杂草的有序安排和精心雕琢,是我作品特有的宣泄情感方式。那些注入了作者深情的野花杂草,是承载着作品大量精神内涵的载体,把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繁杂世界概括于一体,使其“画外有画”、“言外有意”,给观看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去寻求“景外之趣”,因为艺术的语言不在于对事物完美地描述,而是留有余地,给人以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才是艺术语言的技巧与美丽。我的作品尽管使用了一些“具象”与“写实”的表现形式,但这种“具象”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却是“超现实”的理想化世界,我在作品中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恬静闲适、悠然自得、远离尘器、世外桃源的境界。因此,我的作品不只是停留在对野花杂草外在形象的刻画,而是在探寻自然的内在本质,追求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精神境界,这就是我寄托于作品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物以稀为贵”,陶瓷艺术创作是以个性思维方式进行的,陶艺家必须经过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方式、思维倾向、性格气质、文化修养和生活阅历。正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带有鲜明的主观性,他就会把自己的特殊心境、体验、艺术思路和创作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因此,一件具有独特个性的陶瓷艺术品是不可能有替代品的。这次所展作品全部采用我自己的独创的多色套彩新工艺,灵活掌握陶瓷颜料变化规律,穿插一些过去传统陶瓷装饰中没有的最新技法构图布局,紧紧抓住了自然光照射物时的一瞬间,达到了用毛笔彩绘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充分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心理世界之间的同构关系。每件作品都体现了我的艺术个性、艺术感情、艺术修养与艺术气质,是大自然天工造物和艺术家魂与灵的凝练,是“土与火”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