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桂花开了,枫叶红了,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芳香。2012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正向我们走来。近日,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记者走进了德高望重的陶瓷艺术家王寿霖先生家中,零距离感受这位古稀老翁对陶瓷美术创作执着追求的情怀,聆听他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真知灼见。
诗为魂书为骨画为神
大凡观看王寿霖陶瓷作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别开生面,意味深长。他的作品无论是人物或是山水,无论是花鸟虫鱼或是飞禽走兽,都透露出中国画的独特韵味,书法行云流水,自成一格,每一幅作品的诗作耐人寻味。从他的作品中我们领略了作者的悟性、境界、功力。当记者问及王寿霖创作心得时,他说:.悟性乃灵感之源,境界乃立意之本,功力乃创作之基。这三者辨证统一,缺一不可。画一幅作品并不难,难的是出精品、出大作。.今年9 月,王寿霖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作品展览暨作品研讨会.,一些业内人士对王寿霖的陶瓷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海东方电视台对其进行专访报道。他们认为,王寿霖的陶瓷作品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件作品的诗作都是自题诗,给作品增色不少。他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作品各有千秋,没有一件重复的,王寿霖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创作上创新思路,力争把每一件作品做成精品,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熟悉王寿霖的朋友告诉记者,王寿霖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艺术成就,与他坎坷的人生之路和发奋向上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1942 年出生在景德镇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知书达理厚道的手艺人,祖父是御窑厂装坯工,曾祖父在都昌教私塾大学,幼时的王寿霖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1948 年开始读私塾一年,后入小学,毕业后在家自修三年,足不出户,白天遍临古今书画,夜晚遍读群书,完全是靠自学走上陶瓷美术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王寿霖广泛涉猎诗词、书法、文学、美术、历史等学科,尤为喜爱古代诗词。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他深深领略到中华民族博大情深的文化与历史,也常常陶醉在祖国文化的瑰宝中,.人世风华不胜忧,沧桑难易百年愁;儿男当以勤功业,身后谁知土一丘。.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王寿霖艰辛跋涉的心声。“菊无人识无名自溢香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中、西方文化强烈碰撞下,在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格局的新形势下,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美术界也悄然发生许多新变化,.大师热.、.大师经济.就是其中众人所关注的热点。当记者说及这个话题时,王寿霖沉思了许久,他对记者说:.大师.这个称号无疑是受人尊重的,也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从过去全市只有几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到今天的100多名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这说明了改革开放后的瓷都陶瓷美术创作繁荣兴旺,后继有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千年瓷都藏龙卧虎,人才济济。但是,透过当前的.大师热..大师经济.现象不难看到,有的人盲目跟风,沉不下心来去钻研学问,去追梦,而一味把心思与精力放在大师称号上,有的人沉迷在.大师.的光环下,导致大师的含金量大打折扣。这种现象任其下去是令人忧虑的。王寿霖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题“菊.的诗作。.“菊无人识,无名自溢香,秋来经雨露,质朴不张狂。.在这首诗里,他深情赞美了“菊质朴无华、默默无闻的品质,也表露了他对那些不正之风的一声叹息。励吮昌江一滴水浑成瀚海千重色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年届古稀之年,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王寿霖并不这样看,在他看来,晚年犹如陈年的酒,醇香的茶,应当让其散发出浓郁的芳香。2009 年,王寿霖组建了景德镇粉彩陶瓷研究院。一批年富力强、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陶瓷艺术家、美术家先后加盟到他的这个团队之中。王寿霖曾经在市艺术瓷厂工作过多年,对粉彩瓷充满了感情。他认为,粉彩陶瓷由康熙五彩发展而来,有着300 多年的历史,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与青花、颜色釉、青花玲珑同尊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灵魂。粉彩陶瓷研究院的创建,将对彰显粉彩陶瓷的优势,提高粉彩文化的含量,振兴粉彩陶瓷艺术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2011 年,王寿霖与一批中青年陶瓷艺术家联袂创作了一幅400×160CM 粉彩花鸟瓷板《一苑春花鸟相啼》。该作品气势恢弘、画面优美,生动地再现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展现了大自然的秀美,被专家评论为:这是对300 多年来陶瓷粉彩瓷创作的一大突破,创造了千年景德镇粉彩瓷之最,在陶瓷美术界引起轰动。王寿霖表示,这幅作品凝聚了许多瓷都人的心血与汗水,是集体的智慧与结晶,他从内心感到十分欣喜。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命运总是眷顾那些勤奋加天才的人。.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艰辛跋涉之后,王寿霖收获了许多荣誉,他现在系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当代国学家、书法家、国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寿霖从艺之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而是很厚重的人生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