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陶瓷艺术家>>正文内容

陈少岳的一天

作者:撰文/程丽芳 来源: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8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一

       一盆脏水从楼上泼下,溅到正在津津有味吃一碗清水面条的陈少岳的脚边,惊诧之后他定一定神,不料,接着又是一盆——我不确定多年以后的陈少岳是否会坐在自己干净宽敞的工作室里嚼着麦香馒头怀想起他在老鸦滩的岁月,尽管这段日子看上去那么粗糙而简陋,粉尘飞扬——如此草根而生猛的状态里,陈少岳穿着衬衫短裤拖鞋,带着白色大口罩,自得其乐信马由缰地玩着沙砾提着喷壶在泥板上热火朝天地做着各种颜色釉的绘画实验,偶尔,他憨憨而狡黠地朝人一笑,就如门口的那一摊子菜地,远边那一脉青山,也如天上的云,过堂的风,让人觉得既自然,又自在。

       而位于建国瓷厂文化创意基地的陈少岳作品展厅却又呈现出另外一种完成不同的气氛,留声机、单双筒望远镜以及各式带有浓厚情调的摆件,巨大的窗户外是绿树和修剪整齐的草坪,错落的空间精心的布局里洋溢着强烈的现代设计感,甚至能够成为陶瓷艺术空间的范本。

       我不知道哪个空间里的陈少岳更接近他的本色,就如同读着海明威和鲁迅度过青年时期的陈少岳,渐渐爱上了《周易折中》和《魏晋玄学研究》,尽管,他到如今还难以遏制住看小人书的嗜好,是的,他的丰富和多面与他的颜色釉作品有着不谋而合的气质。

       但这次的采访选择在老鸦滩,因为我曾经读到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字:要了解一位艺术家,一定要去他的工作室,因为那里是他的乐园,他的自留地,是艺术和思想生长的地方。他会在那思考、创作、会客,也在那打盹、发呆、玩乐。

二

       陈少岳在老鸦滩租了一间100多平米的一楼大厅,还算通透,只是地段有点偏,他说那附近大家叫“老陈窑”。后来我问是不是因为斜对面烧窑的老板姓陈,他点点头说,对。这个空间里容纳了陈少岳的工作室、简易厨房和卧室。也就是说,陈少岳一天的饮食起居和工作,都在这了。

       进门第一件事,陈少岳递给我一个没拆封的大口罩。他自己也带着口罩,招呼我的时候正端着一个喷壶在一块瓷板上喷釉。四块五尺八对裁的正方形瓷板上已经涂得花花绿绿。“这几张画已经是第三天了,今天满窑,得赶紧。”陈少岳围着那几块泥板来回忙活,勾勾画画涂涂抹抹基本没有消停,几个小时下来,也是个不小的体力活,“一天转下来估计能绕景德镇一圈。”三十好几的高温,南方的天气不仅热,还裹挟着潮气,汗出得黏人,屋子里没有空调,也不能装电扇,这是一个不带矫情的劳动现场。

             陈少岳的作品很少命名,他甚至在满构图的作品里常常难以找到落款的角落。简单描述一下四块瓷板的画面内容:一个在风雨中骑自行车的少年,一个斜躺在海滩上晒日光浴的女人,几个光脑袋的出家和尚,还有一潭被作者认定为带有宗教情感和仪式的湖水,都有些非主流,也都有些意思。

       为了突出画面的肌理效果,制造特殊的视觉质感,陈少岳在作品创作中以沙砾作为一个重要的尝试元素,我们甚至还能看到恶作剧一般的小贝壳混杂其中,成为海滩和湖水边的配景点缀。为此,他的身后备下了装沙子的6只塑料桶,和几个不同型号的网筛。当细沙流过指缝,当指尖在细沙上行走,构图和造型也就完成了,那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沙画游戏和现场表演,“你看,沙子里有和尚,有山是有水有树,有一切。”他将一块干净的泥板上的沙子造型用小毛刷扫扫拢,一句轻描淡写“又什么都没有了。”

三

       陈少岳说,他画画就像他下围棋,整体关系和布局很重要。在靠围棋打发无聊的“非典”期间,他曾经与朋友连战三天三夜,“斧头都长出柳树来了。”

       陈少岳本来与景德镇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偶然的一次闲逛,就像一粒种子被风随意吹到了这里,他很快发现这座千年瓷都的陶瓷工艺土壤肥沃,很适合艺术的生长,于是,他没有任何犹豫地留了下来,并像候鸟一样,年年往返于景德镇和他任职的城市。

       早些时候,陈少岳画了一批被媒体称之为“丁字裤女郎”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情色意味,挑逗着市场的视觉神经,活色生香;

       还有一批命名为《十五贯》的作品,画一群人看戏,前面是挤得满满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脑袋,后面是块简单的布帘子,布帘子上演着传统戏曲《十五贯》这出戏,情境生动构思巧妙,“戏中戏”的布局韵味顿生;

       婀娜多姿的仕女也一度在陈少岳的笔下顾盼神飞,成为他最为抢手的作品系列;

       而陈少岳多年来的创作中还有一个重要题材,那就是宗教,尤其是佛教故事与人物,拿捏得颇有几分心得与神韵……

       而所有这些作品里,有一幅后来被取名为《夏凉》的瓷板画作让我记忆尤为亲切:一位妇女坐在摇椅上怡然自得,手摇蒲扇,而站立一边的小男孩手捂着脸,有几分调皮又有有胆怯,在最简洁的画面里勾勒了一幅日常生活情景,却能引起观者的强烈好奇、猜度与揣测。在那一个瞬间,相信许多人都会回想起自己童年里类似的经历与故事。陈少岳说,后来很多人都和他提起过那件作品,都说好。事实上,那个画面是陈少岳在老鸦滩偶遇的一个真实生活场景的速写,他及时抓住并做下记录,“不可能再复制。”

       我们现在看到的陈少岳的作品以写意为主,但是往往能形神兼备,寥寥数笔里却笔意丰富。这应该得益于他自小的书法练习和长久的美术训练,并在堆积如山的传统文化书籍里浸泡到发酵,也得益于他早些年一直主攻工笔人物,造型不仅准确,而且生动,后经油画的技法学习,才有今天这样的用心严谨,同时不拘小节。

       年轻的陈少岳拥有漂亮的求学和工作履历——当年以专业第三名的成绩被中央美院录取,攻读国画系,工作后被公费推选赴莫斯科研修油画,取得硕士学位。在北京做过美术教育培训,并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口碑和成绩做到最好,毕业后,顺利进入安徽一所大学当老师。

       不过在我看来,最能佐证陈少岳才情的,还属他骨子里透出的那分难得的散淡的心劲。在他的所有作品里,无论是宽泛的题材选择还是变化微妙的表现手法,都显得比较放松,不那么正经,不那么严肃,看似那样的漫不经心里,却有随意涂鸦的快乐,有信手拈来的从容,也有驾轻就熟的能量,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和天趣。

       恐怕更多要归于他的天资,而不仅仅是努力勤奋。

四

       下午3点过后,陈少岳终于收拾完了他为之忙活了3天时间的4块瓷板画。他叫来满窑的陈师傅把板子送到窑里,同时自己过去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罩釉,细心清掉多余的粉尘和细沙,看师傅小心翼翼把瓷板推进窑炉,他才终于松下一口气,晃悠悠地回来,开始做午饭。

       紧接着的这一顿,陈少岳依然吃面。尽管在景德镇生活了好几个年头,来自山东的陈少岳依然拒绝米饭,他钟爱馒头和面条,还有自己家乡带来的一种叫“鹿角”的海藻酱菜。陈少岳的清水面条里没有油花也没有盐花,因为我的到来加了几样卤菜。他习惯了这样简单到没有办法再做减法的生活,“一个人物质要求越简单,精神越丰富”,听上去有点自我解嘲的意思。

       即使克服不了饮食习惯,陈少岳表示依然会继续在景德镇生活下去,“陶瓷这种独特的材质,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休息的时候,陈少岳给我看一段他用手机录的足足长达25分钟的视频,画面是门前十多里外的几座山,看阳光照在山体上的微妙变化,看云的游移和投影,偶尔,有飞鸟划过,仅此而已。

       一个35岁的男人,如此细腻而投入地观察,这份心境里有着足以打动人心的浪漫和天真。我用自己的经历解读了这份浪漫和天真,童年时代,我也总是这样面对家门口的几座大山,看日落斜阳看漫天星辰,阴晴雷雨四时不同,尤其在这样的夏天,无聊的暑假里会常常一直望着那些山出神。因为故乡那个小小的村落被连绵的大山裹着,低头抬头都是山,除了山确实没有别的看了。

      看山,这样的时光打发当然只是陈少岳画画之余的消遣之一,他平时更多的时间是看书和淘古瓷片。这个被他隔壁作坊的老板唤作“走路都在思考”的人,会一口气买下几万块钱的书,会一个版本的旧书全部扫货然后送给不同的朋友,也会在睡眼惺忪的清晨醒来看完一本小人书接着倒头再睡。而陈少岳从附近收集来的古瓷片在他的工作室堆成了小山,当他摩挲着瓷片上的釉色、纹路甚至指痕,他觉得自己在和时间交流。“看看山画画画看看书,这日子多好”,陈少岳的口气和神情里颇有几分局外意味,所谓站在别处看人间这个剧场。


  • 上一篇:陈少岳的东方情节
  • 下一篇:李泉,行者的回归或色诱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