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陶瓷艺术家>>正文内容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欲滴--山水瓷画家汪胜的陶瓷艺术人生

作者: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吴爱飞 来源: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3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汪胜1969年出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2010年,汪镇胜加盟景德镇国瓷画院 。2010年,师从广州美院教研室主任张彦教授,拜其门下学习国画山水。作品《山乡幽居》被省博物馆馆藏。
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制作了陶艺作品《汶川.记忆2008》,获得了香港紫荆花杯国际文博会大奖,同时获赠“爱心大师”荣誉称号。
2011年荣获江西首届“御窑杯”艺术陶瓷创新大赛金奖。
2011年荣获锦绣四川----四川省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2011年荣获江西省第六届师生陶艺大赛评比一等奖。
2012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
2012年又获得大连秋季茶博会金奖。
青花山水作品《山乡晓韵》在第四届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设计(创作)大赛中获奖。

 

懵懂少年迷上了画画

    汪胜196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家庭,或许是天赋异禀,抑或是与艺术有缘,汪胜从小就喜欢到处乱画、信手涂鸦。
因为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纸和笔,小学时的汪胜虽然学习好,但有个坏毛病,只要课本或作业本上有空白处,他就忍不住在上面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人物或图案。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只要身边有连环画、电影海报,他看见了,他都要去临摹这些图画。
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拔萝卜”的看图说话作业,班上同学都是在本子上写“话”,而汪胜不仅把“话”写上去了,还把书上的“画”也写上去了。因为作业不整洁,汪胜的小手挨了老师教鞭的重责。还有一次,学校举行各个班级的墙报比赛,汪胜看见五年级的墙报下面有一块空白,他忍不住在空白处用粉笔画了一条长长的龙。为此,他被抓到这个高年级教室面壁罚站两小时。
当然,伴随着成长的脚步,少年懵懂时期,汪胜内心也装了一些快乐的回忆。每天放学写作业之前,一定要先画一阵子画,他才能安安心心开始做作业。初中的时候,班上许多墙报、宣传栏工作,老师基本上都交给汪胜去完成。学校只要有美术绘画类的比赛活动,汪胜也一定拿到学校的第一名,为班级争得不少荣誉。初中时期的汪胜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成为标杆式的人物,汪胜为此也找到了自信,对绘画更增添了浓厚的兴趣。
中学时,同学之间经常会相互寄明信片祝贺年节,汪胜却总是给同学寄自己画的明信片。《少林寺》曾经是那个年代最热门的电影,那年春节,汪胜为自己玩得最好的同学,画了一张素描画,穿着蓝色白边运动服的同学,摆出来的姿势却是少林武功的造型。那位同学收到这样的珍贵礼物非常激动,高兴地把它贴在自己房间最显眼的墙上。同学妈妈看见了那张形貌酷似儿子的画,忍不住赞叹汪胜是一位“天才”的画家,这让少年时的汪胜暗自高兴了很长时间。这种绘画的启蒙和经历,为汪胜后来从事的艺术生涯插上了振翅高飞的理想的翅膀。

艰难的求艺之路

1987年,汪胜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中。因为绘画的“天才”,汪胜在学校及周围邻居中变得小有名气。高中时学的是理科,汪胜爱上了画跟理工有关的飞机、火箭、以及各种新型军用战机。汪胜不仅喜欢画画还迷上了哲学,他除了中国的孔孟之道,甚至还研究毛泽东思想,什么尼采、培根、叔本华、卡耐基,汪胜读了不少书也做了很多读书笔记。为此,高考的时候汪胜成绩大受影响,没有考上自己心仪的全国高等美院,而是北京航空学院景德镇分院。个性叛逆的汪胜,最终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他选择了去父母的建筑工地做小工。
汪胜白天在工地上拼命工作,晚上则每天挑灯夜读。这期间大量阅读和向同学写信,成为汪胜排遣高考失落情绪的最佳选择。他在给父母上交了生活费之后,自己终于攒足了30元钱,报名参加了陶院举办的陶瓷美术培训班。
谁知才上了一天的课,汪胜的母亲和姐姐就不让他去了。因为第二天正好碰上全市大招工,能有国营编制的工作是当时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汪胜的家人要他参加父母单位一建公司的招工考试。但汪胜听说艺术瓷厂也招工,他既想能按家人要求参加工作,又可以到艺术瓷厂学习画画。于是汪胜报名参加了艺术瓷厂的招工考试,但事与愿违,很多艺术瓷厂职工子女考上了,而汪胜还是落榜了。画画的希望落空,工作又没有着落,汪胜试着像别人一样做生意,但因为自己没有兴趣而每每以失败告终。
     生活似乎已经趋于定性,平淡的日子周而复始。有一次汪胜到新厂后村租住的姐姐家,正好碰到住在他们家隔壁的一帮陶院的学生在画画,汪胜羡慕地看他们又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他也试着和他们一起画起来。那些陶院的学生才画了一幅,汪胜就画完两幅了。当汪胜画完之后,周围是那些陶院学生们讶异的目光和啧啧的称叹。汪胜压抑在内心的梦想再一次被点燃,他又开始在家里拼命画画。
终于有一天,在税务局工作的姐姐问汪胜愿不愿意去学画瓷器?于是在姐姐的撮合下,去凤凰山一作坊学徒,汪胜学习传统新彩、粉彩基础瓷绘,如龙纹、穿枝莲、八宝、回型纹等。很多时候,汪胜就用碎瓷片画,画完后搭别人的窑炉烧。就连元旦甚至是春节,汪胜都骑着自行车到作坊里画瓷。这使汪胜的瓷绘技术很快得到提高。
不知不觉中,汪胜坚持了很多年。汪胜的画技,在很多作坊老板中变得小有名气,景德镇周边很多老板请汪胜画瓷器了。汪胜曾在南河“打铁”,画过很多千件、万件瓶,他在里村画过婴戏图大缸,他在樊家井画过仿古图案,他在老鸦滩画过大型瓷板画,他在天宝桥画过花鸟牡丹。他经历了景德镇所有“红店佬”所经历的艰难成长历程,那时一个画瓷工有上千元的收入,那是很了不得的一件事,汪胜基本上每个月都做到了。当然这其中也有老板不付工资跑路走人的,汪胜就碰到过这样的一位老板,但汪胜却为自己感到沾沾自喜,因为汪胜借了他一本陶瓷图案的书不用归还了。不断的为人画瓷的打工经历,锻炼了汪胜的瓷绘能力,工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汪胜对陶瓷人物、山水、花鸟题材均有涉猎,尤其是画梅,在圈内颇有知名度。

画瓷艺术上的全新旅程

尽管赚了一些钱,但汪胜心里总感觉不满足。1997年,他进入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他对景德镇陶瓷工艺和现代绘画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完成大专学业后,汪胜的陶瓷绘画和设计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陶院毕业后,汪胜和哥哥合伙经营了一家陶瓷店,做起了老板真正开始为自己赚钱。因为汪胜的设计能力和绘画功底,他们经营的瓷器店生意非常火爆。广东中山多家灯饰厂和汪胜合作,设计生产了多款新型灯具,其产品得到各个厂商的认可和广大客户的亲睐。很多时候,都是厂家先把货款打到账上,然后等待汪胜给他们发货。为了给客户赶货,汪胜的作坊不停歇地生产,汪胜完全被市场征服和被客户控制。那段时间,别说自由创作,连睡觉的时间也无法保证。汪胜赚了有生以来最多的钱,但他不喜欢这种为钱而忙的日子。
汪明开始明白:“陶瓷的道路很多条,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条,然后坚定地走下去,所以选择的道路非常重要。”有了这样的认识,汪胜果断地做了个决定,他撤掉了作坊结束了自己所有的生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汪胜过着一种完全没有收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恬淡生活,静心呆在家里专门画自己喜欢的瓷画。
2006年到2008年,汪胜再次到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本科,在学习期间,汪胜对现代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了雕塑,尝试了多种装饰手法和各种颜色釉的应用。通过在陶院的进修,汪胜学以致用,利用破损的坯口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立体山水,并获得第十一届上海艺博会的当代陶瓷艺术家提名奖。2008年,汪胜为纪念汶川大地震,制作了陶艺作品《汶川.记忆2008》,获得了香港紫荆花杯国际文博会大奖,同时获赠“爱心大师”荣誉称号。
2010年,汪胜在新都画瓷烧瓷,自己的瓷器自己的窑炉烧成,烧炼效果在新都还小有名气,因此很多艺术家都愿意到汪胜的窑里搭烧。广州美院国画系张彦教授,来到景德镇画瓷。他画的瓷器在新都别的窑炉经常烧出毛病,后来他慕名拿到汪胜的窑炉搭烧,没想到烧出了他完全满意的效果。那天张教授来到汪胜的窑口取自己的瓷器,窑口摆放的几块青花山水瓷板吸引了张教授的目光,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眼前烧窑的年轻人画的,张教授现出一付极度吃惊的表情。后来,他经常告诉友人,“对景德镇的陶瓷绘画的认识因为汪胜而改变!”从此,张教授与汪胜成为忘年交,张教授热心教汪胜画中国山水画,汪胜则和张教授交流画瓷的体验。
后来,汪胜拜张彦教授为导师,到广州美院再次进修国画山水。在美院进修期间,汪胜经常和广美的导师张彦、陈钠教授到处写生,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特别是到井冈山写生,随行的除了有广美的老师,汪胜还有幸认识了韶关美协主席关山雪、佛山大学美院的裴院长等许多当代著名国画家。井冈山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他们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的源泉。井冈山写生期间,汪胜和这些大师们在一起几乎是全封闭的训练,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与外界联系基本隔绝。白天他们在一起画画,晚上在一起讨论和点评作品。汪胜虽然在陶瓷艺术上探索了二十多年,但他认为在广州美院进修的这段时间,是他艺术人生上收获最大的两年。在这过程中,汪胜还有幸得到著名国画家范曾大师的指点,并亲笔为汪胜的工作室题字落款。

汪胜的青花山水瓷画

汪胜的写生经历让他找到了表达陶瓷绘画的正确途径。汪胜认为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选择非常重要,只有确定了方向、道路选对了才能走得更远。青花绘瓷工艺和国画很接近,汪胜运用国画丰富的笔墨元素以及中国书法用笔的韵味,与青花陶瓷绘画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格调的中国画意味的青花山水陶瓷作品。
汪胜在艺术创作中强大的顿悟能力,打通了他瓷绘创作从技法到精神、从笔触到灵魂的深度空间。汪胜认为画山水瓷画就是要把笔下的山水当成人物来画,山水就有了生命力、山水也会有了灵气、山水会更有了意境。北宋著名的画家兼山水画理论家郭熙写的《山水训》:“真山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汪胜的绘画理念与郭熙的山水理论,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赋予四时山水有人的面貌与情感。汪胜从一个瓷画家的视角,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入画笔,将四季山峦、雾气、景色的不同特点描绘成自己心中的山水。
2010年,汪胜加盟景德镇国瓷画院,更加充分利用国画的语言,进行陶瓷山水艺术瓷画的创作。为此,汪胜付出了艰辛,也获得了成功。他的青花山水作品获得国家及省市各种奖项。青花山水瓷画作品《山乡晓韵》,在第四届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设计(创作)大赛中获奖。作品《山乡幽居》被江西省博物馆馆藏。
     汪胜的山水瓷画画面严谨,开合有度,细腻处丝丝入扣,磅礴处浑厚凝重,皴擦中可见色彩点缀,渲染中又极有笔力。近景质感耐人寻味,中远景气势雄浑,无不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笔下的山水或飘逸俊秀,或雄浑苍凉,无不在营造一个美丽的世外桃园般的精神家园。
      作品《江山揽胜》是一幅大型瓷板画,这幅山水瓷画景色异常壮观,茫茫云海之上,突兀着一片奇峰异峦,浩浩荡荡,渺无涯际。云海近处则树木分明,瀑布长垂,山路弯弯。几分凝练,一种超脱,所绘虽是人间景,却似身处世外天!古人云:“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那得几回闻”,这样的画面人世间想也不多。如果有人想创造出比这更美的景色,那就需要更高的想象力。
     观汪胜的青花山水瓷画,我们能从他的山水画面中,感受到石涛山水的连绵深情、张大千山水的隐逸之情、李可染的心胸浩阔之情。汪胜的山水瓷画作品,表现出他对山水的创作从外部的景观转向内在的心灵,从而使形式的和谐转变为更高的心灵的和谐,他创造了一种可以亲和自然、可以融合天地的艺术载体。
     

 

 


  • 上一篇:一个叫贾宝福的年轻人,很“酷”的选择,…
  • 下一篇:王小龙、高丽君的艺术人生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