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陶瓷艺术家>>正文内容

钱大统的瓷画“赞美诗”

作者:《陶瓷收藏》撰文/周思中 来源: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6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那时他的灯照在我头上,我借着他的光行过黑暗。”
  当钱大统诉说他过去的苦难时,《圣经·约伯记》中的一句话跃上心头。
  眼前的钱大统,高大、健硕,宽大的脑门下一双锐利、燃烧着火样的眼睛,一副宽边的金丝眼镜使他更为儒雅,配上稀疏的白发,红格子的衬衫,像一个从旧上海走出的“名门贵族”。他身上有一种爽快和果敢、精明和世故的特质,有一种平民与贵族混为一体的气息,这种气息不是来源于物质的丰裕、门第的显赫及他儒雅、铮亮的外表,而是来源于一种内在的、被命运越磨越锋利的力量,一种强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即使受到命运的巨大打击,身处社会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边缘;即使是关在黑暗困苦的牢笼,还是被逼在粪坑中吃递下来的粗糙饭食;即使是用鸡骨磨成针回到骨器时代的生活,还是用污泥涂抹全身,只露一双眼睛,以便不被蚊虫叮咬,深夜要完成劳改农场指定的水稻插秧任务等令人难以想象的磨难都不曾湮灭的气度。他说,白天没有做完,夜晚继续做,还要支付为他打灯的人的工资。而每月仅有的八毛零花钱用于买纸、信封、邮票,以便写信寄给在另一农场劳改的母亲。因为母子被定为反革命关系,通信则属反革命串联,所以,他寄出的信母亲是永远收不到的。而他的母亲,是一个被苦难酿造的女人,丈夫在她二十七岁时因国民党军官身份死于非命。她年纪轻轻便背负着“反革命家属”的称号,带着三个“反革命”的儿子、一个“反革命”的外婆,全家挤在一间只有七八平米的破房中,熬煎着痛苦的岁月。


  钱大统在屈辱中开始了他多舛的人生。没有高中大学,因他的出身。没有苗正根红,断定了他黑色的命脉,一如印度种姓制度,他们不但成为不可接触者,即使同门、亲戚、朋友也因他们“黑色”而受牵累、疏远。侮辱和咒骂、唾沫和垃圾,随着呼啸的北风刮进没有玻璃的窗洞,打在他们全家的身上。苦难的命运,挟持着茫然而巨大的力量,在年轻的共和国土地上畅通无阻,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国几百乃至千年积蓄的恶意仇恨。阶级仇恨成为社会改朝换代的力量,那么,这个新建立的社会就必然以仇恨为基础;以新仇恨代替旧仇恨,那么,这个社会就生活在没有爱的地狱里。爱被理解成“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残酷无情” 。的确,钱大统祖父辈有过辉煌的过去,他的祖辈靠聪明才智和德业而成为江苏的大银行家,他的父亲是国民党军官,他的母亲,亦是名门闺秀,精明能干,是我国中文打字机活字字盘表的发明人,解放后是市工商联负责人之一,但是,这一切都在钱大统少年时发生巨变。母亲因命运不公,“顶撞领导”发配青海劳动“改造”。 优越的生活及教育没有了,钱家承载着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剧变,一个农民工人的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的专政,钱家的命运,正是当时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命运的一部分。这种雷锋般的对爱恨的理解方式正是钱大统青少年时代的社会氛围。生于1948年的他到“文革”开始,正好17岁,而19岁就被抓进牢房,到31岁才走出监狱。这一年,正是1979年,也正是国家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那年。
  与当代许多画家不同,钱大统是在苦难的命运中为了求生存而从事艺术的,并非因理想而为之或兴趣使然,或职业发展的水到渠成,而是命运大浪将他抛在深渊里,在绝望的深渊中用顽强的意志和精神挣扎求生的结果。钱氏没有受过任何科班教育,没有文凭和显赫的家庭出身,没有任何势力支持,在这方面他和耶稣一样贫穷。他没有像样的工作,他做过模具、割过水稻、挑过大粪,准确地说,他没有未来!只要有口饭吃,不受欺凌,就是钱大统当时的最高期望。面对命运的打击、不怀好意者的嘲弄、见利忘义者的陷害,甚至好友亲人的背叛,钱大统并没有显露高亢的愤怒,而是用坚忍的精神向上升腾,最终以钱氏的非凡艺术成就赢得了尊严,也给曲折的命运以有力回击。
  从钱氏艺术的主题来看,他最为钟情的是《母亲》、健硕的《男子人体》、历史上的《老子》和当代一些圣贤的肖像。在这些作品上,他倾注了强烈的情感。《母亲》表达了他对伟大母亲的最高敬爱——美丽、高贵、慈爱、坚忍,对不公正的压迫毫不屈服;而健硕的《男子人体》,背面的肌肉传达了与命运抗衡的力量与信念。《老子》表明在这样纷乱的世界中,智慧和公义的彼岸始终存在。


  如今,钱大统已把当代青花釉下彩人物瓷画带进了一个更深邃更有意味的理想高地,不论是民众还是专家都被他的艺术魅力所征服。他把一流的素描写实功底和釉下彩色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大突破;他把中国最著名的青花绘画技艺发展到 “尽精微,致广大”的自由之境。
  钱氏在艺坛的成就本文不再叙述。与今日的艺术辉煌相比,他前半生的苦难似乎更耐人咀嚼,意味深长。并不是说,钱大统今后的人生就风调雨顺,恰恰相反,每一次苦难和打击都使钱大统的才能和智慧得到了更好的磨练,丰富了他的人生经验。这种承受苦难的能力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来自哪里?当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苦难当头,甚至即将面临灭顶之灾时,我们应当从何处获得力量,来抵抗命运的责难,把坏事变好事,福倚祸中兮?!
  当笔者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钱大统提到他母亲和他们一家战胜苦难的秘诀,那就是耶稣基督。他们从小就是基督徒,正是耶稣基督的生命进入他们的生命中,才使他们经受住了巨大的苦难。对于这种苦难,钱大统认为这不是苦难,反而认为这是对他们生命的巨大祝福。
  “神藉着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们受欺压,开通他们的耳朵”;他“以公义为衣服,以公平为外袍和冠冕”,使“他的灯照在我头上,我借着他的光行过黑暗。”当钱大统说到此时,眼睛潮湿了。他用浑厚有力的男中音唱起了对上帝的赞美诗,他说,这都是上海四五十年代教会里唱的歌,他和他的母亲以及家人就是凭着从生命里流出的歌,行过黑暗,当他们受欺压时,开通了他们的耳朵,藉着神应许公义公平必战胜邪恶,义人必因信得生的信仰走过黑暗,印证了他的话语。
  出身于“民门”,虽受过沉重的命运打击,钱大统却始终刚正不阿,用画笔,在不同的材质上谱写了一曲对上帝的公义和慈爱的赞美诗。


  • 上一篇:求极致 得境界,从“瓷艺绝伦——钱大统陶…
  • 下一篇:朱新龙《景色》杂志刊载资料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