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古老原始的图腾,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向上。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而龙对景德镇人来说是情有独钟,千百年来景德镇的陶瓷艺人,划坯、贴花、填粉彩、搞创作都离不开龙的图案。为迎瓷博庆奥运,烘托节日气氛,一条用钢筋作骨瓷器作身的青花瓷巨龙,昂首挺立在人民广场的青铜群雕前,不但给景德镇的市民带来了惊喜,还给中外游客带来了惊奇,景德镇人太神奇了!
青花瓷巨龙,大概出现在2008年春节前。用青花瓷小酒杯做成龙须龙尾,用青花玲珑瓷盘、碟以及粉彩茶杯盖做成龙身,用青花祥云图的布艺做成底座,形象传神,栩栩如生。一时间,人们把青睐的目光全都聚集在青花瓷巨龙身上,让那些先入为主的青铜群雕感到有些“失宠”,有些“妒嫉”了。老人带着孙辈们、大人带着小孩向他们讲述着自己划瓷、制瓷的艰辛和伟大,中外游客用手机、照相机拍个不停,纷纷挤占着最佳位置与青花瓷巨龙合影。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青花瓷巨龙身上的灯光形成的龙影挂在夜空,让广场的夜景更加璀灿,就连一些90后的小青年在青花瓷巨龙前都留连忘返。
笔者感到,青花瓷巨龙的创意不仅仅在其本身,让它成为具有瓷都特色的陶瓷展品;不仅仅在它那昂首挺立的神态与雄姿,供市民和游客观赏,而是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其一,它向我们展示了厚重的陶瓷文化。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极为精彩的篇章,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朵盛开的奇葩。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赵恒(真宗),将年号赐封给景德镇而名扬天下,景德镇对陶瓷文化的贡献显而易见。龙在陶瓷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皇帝成功烧造御用青花大龙缸,先师童宾跳火献身;专门为朝廷烧造瓷器的御窑厂称为“官窑”;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畅销于世界各国;陶瓷艺人们精工绘制的瓷器不仅摆放在人民大会堂里,还被世界各国博物馆珍藏;不少精品瓷器,被作为礼品瓷送给国外元首;督陶官唐英、“珠山八友”等一大批杰出代表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领军人物;瓷博会一届比一届办得好,赢得世界赞誉。采矿淘泥、成形烧制、坯上可贴可划的青花、玲珑釉下彩瓷件上又贴又划的飞禽走兽、美女仕图,粉彩填充颜料釉。这些成就了景德镇陶瓷艺人们为陶瓷文化一代又一代奋斗不止,人才辈出,推陈出新的辉煌。
其二,它向我们展示了龙的精神。“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龙的身体主要集合了四种存在的动物,分别是鹿、蛇、鹰和鱼,就像我们的文字始于象形,这四种动物也根据我国的文化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鹿象征着优雅和安静,蛇象征着机智和敏捷,鹰象征着勇敢和力量,鱼象征的是自由。我们富有想象力的祖先把这些优秀的品质集中在一起,创造了龙。景德镇人对龙太熟悉、太了解,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画三爪龙、四爪龙到五爪龙;从蛟龙,螭龙,虬,应龙,以及正统的苍龙!景德镇人正因为有了“龙的精神”,才会千年窑火不断,延续至今;才会成为世界公认的瓷都。
青花瓷巨龙,让笔者同样感动,赋诗一首也来赞美一下青花瓷巨龙;“钢筋作骨瓷作身、杯盘碟盖泥火成、栩栩如生传真情、瓷龙昂首瓷都兴”。但青花瓷巨龙如作为一个永久的陶瓷展品,将青花祥云布艺底座改为青花祥云瓷板底座,那就更能彰显瓷都特色。笔者建议,从人民广场整体布局来说,给青花瓷巨龙安个新“家”,不要让青铜群雕在那里显得拥挤。现代陶瓷艺术的展示,能体现时代的进步;传统陶瓷工艺的展示,更能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厚重,同样值得景德镇骄傲!
2008年1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