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詹劲峰
10月19日下午,邓云青女士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漫长。当专家团评审公布最后的鉴定结果后,她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心情愉快地在一张得奖名单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她的藏品被2008景德镇赛宝大会评为景德镇民间8件宝物之一。
当天下午,在景德镇陶瓷馆举行的“2008景德镇淘宝之旅”赛宝大会最终结果出炉, 8件古瓷宝物、5件现代陶瓷精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近半数参展古陶瓷为赝品
“赛宝大会”的消息经媒体公布后,立即引起了景德镇众多收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从10月13日至16日,百余名收藏爱好者携带300余件藏品来到景德镇陶瓷馆,希望在这次民间宝物大PK中为自己的藏品正名。
经过专家评审团初步筛选,21件古陶瓷、10件现代艺术陶瓷入选最后的决赛。
景德镇被业界公认为代表了仿古瓷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平,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据景德镇陶瓷馆副馆长、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徐桃生介绍,近半数的参评古瓷被检验为赝品。尽管这些赝品的品相极为逼真,却难逃专家们的“法眼”。
徐桃生说,景德镇的古陶瓷鉴定专家的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他们深知仿古瓷的全套制作工艺,并鉴赏了大量古陶瓷真品,所以能一眼辨出“真假”,准确率在99%以上。
现场的一个花絮验证了徐桃生的观点。一位没有参加“预赛”的年轻人带着3件古陶瓷来到现场,并称,这三件藏品中两件是明清官窑瓷,一件是宋代瓷器。在场的媒体记者闻讯后立即围拢过来,争相拍摄这些价值不菲的“宝物”。然而,几位专家只是在瓷器上扫视片刻,便一致得出结论:这几件古陶瓷均为赝品。
“豪华”的专家评审团
10月19日下午3时许,“2008景德镇瓷博会赛宝大会”拉开帷幕。现场,摄像机、照相机的灯光不停闪烁,数十件候选藏品在百余人的注目下隆重登场亮相。
评审团由8名专家组成:景德镇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雷瑞春、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李一平、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江建新、佳洋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云鹏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院院长何炳钦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叔水、李文跃、饶晓晴。这些专家在业内都享有极高的声望。
专家们仔细地观摩着参选藏品,并不时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景德镇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雷瑞春还拿出一个放大镜,对一些藏品进行鉴定。
专家们认真严谨的态度使得现场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但事后徐桃生告诉记者,其实专家们一眼就能看出藏品的优劣,他们之所以表现得很认真,主要是为了烘托现场的气氛。
参选藏品不能代表景德镇民间收藏的最高水平
大约20分钟后,专家们鉴定完毕。根据此次活动规则,由8位专家投票决定10件宝物和5件现代艺术陶瓷精品的最终归属。
让观众大感意外的是,参选藏品最高得票数只有4票,没有一件藏品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由于票数普遍较低,所以最终选入景德镇民间宝物的藏品只有8件,其余两件空缺。主持人在宣布评选结果时解释说,这是因为专家们过于“挑剔”。一位专家向记者透露,这次参选的古陶瓷藏品并不能代表景德镇民间收藏的最高的水平,没有出现让人眼睛一亮的“宝物”。
徐桃生的观点与这位专家一致,“这次参选藏品只能代表景德镇民间收藏的中游水平。”据他所知,景德镇民间有不少非常不错的古陶瓷珍品,但一些藏家担心“曝光”后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未能参与评选。
一点瑕疵也会影响藏品的价值
入选景德镇民间宝物的8件藏品涵盖宋、明、清、民国四个历史时期的作品,但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一件源自清康熙年间的“美女教子”青花坛得到了4位专家的好评,但由于少了盖子而遭到了其他专家的舍弃。
徐桃生最看好的是一件清代末期的青花小壶,“工艺很好,人物画得也不错,如果不是壶把有些破损,将是所有参选藏品中最好的一件。”
相比古陶瓷,参选的现代艺术陶瓷更受到专家们的青睐。一套出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署名的瓷器皮灯得到了最高票数——4票,评委何炳钦教授对这件藏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制作工艺非常高超,画工也非常细腻,是一件艺术性极高的作品。”他认为,那个年代的陶瓷艺术工作者更注重作品的艺术内涵,而现在的一些陶瓷工作者都有些浮躁。
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这件皮灯的收藏者聂波显得非常兴奋,并许诺要请陶瓷馆的工作人员吃饭。据聂波介绍,这件藏品是他朋友多年前从新加坡购得,后转让于他。当问及购买价格时,聂波有些神秘地说:“不方便透露。”
据了解,这些得奖藏品的拥有者将于21日获得由文物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