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文:台中人的陈庆在景德镇做的是陶器。
准确地说,陈庆做的是陶壶.陈庆说,他做出的每一个壶都有一个故事。
多年前,陈庆在玉龙雪山旅游,在当地老百姓家里,他看到一个硕大的木桶,木桶盛满了水供客人洗手用。陈庆洗手前发现,木桶里的水清澈碧绿,倒映着香格里拉的蓝天白云,当他把手伸进木桶时,一阵涟漪将美景打得支离破碎。
陈庆说,这就像有东西闯进了平静的心灵,久久难以复平。
这段小经历给了他灵感,他用陶土做了一把壶,壶盖却是上了白釉的瓷器,陶壶身就像香格里拉粗厉的木桶,白釉壶盖就像木桶里的一汪清水,把玩这把壶想到那个故事,人的心也渐渐地平静下来。
一百个故事一百个壶
陈庆打算在新都做一百把壶,每个壶都按照一个故事设计,这一百把壶将成为他第二本专辑里的重要部分,剩下的他还要做50件瓷灯饰,陈庆给自己设定的时间是三五年内完成这本专辑。
这将是陈庆的第二本专辑,在台湾他已经完成了第一本专辑,不过那本专辑耗费了他十几年的时间。
在台湾陈庆做得多的倒是瓷器,他甚至发明了一种上釉方法,他称之为磨釉。他的第一本专辑里,有许多这样的磨釉作品,磨釉能够有效控制施釉效果,灵感来自瓷器的制作方法。
在台湾做陶艺不容易,在海岛不像在新都或者景德镇这样方便,一件作品从泥土到烧成都必须亲力亲为,得自己炼土,自己拉坯,必须了解原料及工艺。所以陈庆第一本专辑耗费他十数年时间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这样费工费时,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凡事亲力亲为,让陈庆对陶瓷原料及制作工艺有了很深的了解,这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之所以要做陶壶,是因为台湾人喜欢养壶,用开水冲过壶身,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很有意境。一把茶壶把玩久了,就要擦洗,壶身颜色变深,擦洗过后,有些地方就会变得光亮,较之新壶,更显凝重端庄。在台湾,茶壶就是男人的玩具,一边看电视,一边泡茶,一边擦壶,男人们乐在其中。陈庆的壶也大多通过厦门的渠道销往台湾。
在瓷都做陶
陈庆来景德镇的时间并不长,2007年11月陈庆来景德镇旅游时,碰上了在新都做瓷笛的台湾人李焜刚,李焜刚建议陈庆到景德镇继续做陶艺,那时陈庆刚刚退休,此前他是台中的一名教师,业余从事陶艺数十年。
陈庆在景德镇考察了一番后,觉得这个建议可以考虑,2008年5月,陈庆再次来到了景德镇,并在新都扎下了根。
不过陈庆来景德镇后,做的事情却有些让人意外,在瓷都做陶壶,这似乎有些不搭调,做陶壶不如去宜兴。
陈庆却认为不然,因为在宜兴根本做不出他想要的东西。单纯做陶壶陈庆认为并不难,1991年陈庆在宜兴学了一个多月,就学会了宜兴的制壶工艺。
陈庆选择在景德镇做陶壶,是因为他的壶身需要泥绘,只有在景德镇他才能找到足够好的图案,景德镇的画工相当精致,只要找得出资料,在景德镇都能画得出来,而这是在宜兴无法做到的。
现在陈庆的工作并不繁重,在新都他再不用像以前,从炼土到烧成都自己来,现在他只需要专心设计,指导工人做壶,许多事情都可以找到人做,而且能做得很好。
陈庆说,他要把做壶的构思和故事记录下来,完成他的一百把壶和一百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