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老江回忆起小时候有弯弯曲曲走不出去的弄堂,弄堂的青石板路边随处可见什么年代的渣饼,挑坯的大叔晃悠着扁担从身边经过,少年惆怅的天空下突兀着刺天的大烟囱。
2004年的小李回忆起小时候有弯弯曲曲绕不完的田间小道,走到河边就能看见轰隆隆的水碓,几根不知道有多少年头的碓头将坚硬的白石块打成粉末,总有那么一位老师傅在轰隆隆的声音中将一团湿泥摔成一块方砖。
当老江和小李,这样土生土长的景德镇城里人或者浮梁乡下人,站在2004年的秋日下,心中的感觉总会有些异样。1000年前宋真宗赐名景德时也许没有想到,这个名字会让1000年后的景德镇人百感交集。
对于景德镇人这无疑是个特殊的年份,无论是老江还是小李都知道2004年不能就这么过了,景德镇人必须在2004年刻下新的印记,这个印记标注的是一千年的历史,也是景德镇新千年的开始。
幸而5年前景德镇人标注下了这个印记,这个印记就是首届瓷博会,有人怀疑瓷博会会是1990年开始的陶瓷节的2.0版本,但宏大的千年叙事篇幅将这种说法踩在了脚下。
《瓷器》记者 李广明 整理
景德镇的尴尬
2004年时,谈到千年瓷都,景德镇人的心情十分复杂。
宋朝皇帝赐镇名之后的一千年,景德镇的履历足够显赫,历朝历代景德镇都在史书上被浓墨重彩。但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十大瓷厂的光辉渐淡,景德镇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
景德镇人被讥为安享祖宗余荫坐吃山空者,除了艺术陶瓷的根基和千年的显赫历史,景德镇似乎乏善可陈。人们将潮州、佛山等地的瓷业产值来衡量景德镇的2004年,在与前者比较中,景德镇似乎已从巨人缩水为侏儒。
2004年注定是个特殊的年份,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6月潮州就将“中国瓷都”的牌匾扛到北京,推出规模宏大的珍品展销会和新闻发布会。
个中滋味,连景德镇人自己都说不清楚。
反击毫无意义,这时需要的是反思。
一千年,这个漫长的时间里累积的是厚重。有人感叹,如果有一个筐,往这个筐里不断地放进以万计的各朝各代的瓷工,往这个筐里装进无数个关于窑火的故事,这个筐该有多么沉重。虽然筐里的都是宝贝,但要背着这个筐前进,会是怎样的步履维艰?
放下这个筐轻装上阵才是王道,对于景德镇同样如此,历史是前人的成就,放下来没有谁能否定,后人继续向前才能让这段历史不会成为断代史。
因此置镇千年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这年举办的瓷博会就是为前面的历史划上句号,句号后面新的话语将是景德镇的新生。
复兴从此开始。
会标的含义
2004年首届瓷博会的会标设计者是张学文教授,在介绍那个抽象的图标时,张学文表示,两个相交的2代表了东西两个半球,象征着此次博览会的国际性,右边圆圈是英文字母C,释义是“中国”和“陶瓷”,两圈之上的红色火焰则象征着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与两圈相交处之结合,形似草书“千”字,喻义景德镇的千年文化和千年华诞。
在10月的瓷博会上,这个会标作为瓷博会的LOGO出现在了各个场馆,展现了景德镇人的新姿态。
2004年10月开始,黄金周休假对于准备首届瓷博会的人们来说是奢侈的。
景德镇市园林管理部门的200多名职工将20万盆鲜花装点在瓷都的大街小巷,千年盛会自然需要这样的花团锦簇。10月5日,经过“百日会战”,首届瓷博会在中国瓷园的展馆交付使用,这个展馆承担着7栋楼170余间展馆3万多平方米的建设任务。10月7日,130名来自景德镇陶院和高专的学生志愿者誓师,这些美术系和英语系的学生誓师后便分赴瓷博会的各个场馆和市内的各大酒店就位。此外,还有许多景德镇人都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千年华诞,他们要让四海来客看到一个新的景德镇。
万事具备。
在外宣方面,向来低调的景德镇在2004年10月曝光频频。其中,中央电视台国际频摄制了两档超大型专题节目:《走遍中国———景德镇》和《华夏文明———景德人家》。《走遍中国———景德镇》是景德镇在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的最大专题片,节目总长为210分钟,分成《永恒之城》、《皇帝的瓷器》等七个专题,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景德镇千年文化的发展。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栏目组直走了5集大型专题《景德镇》,每集时长达60分钟。香港经济导报采集制作的中英文刊物《走进景德镇》多达48个页码。
八万宾朋的盛会
2004年10月6日,意大利帕拉克桑文化中心发来贺信;10月7日,又一封贺信从撒丁岛的意大利阿塞米尼市发出,卢恰诺·卡苏拉市长给景德镇千年盛典带来了祝福;10月9日,北方瓷区唐山发来贺电,祝贺景德镇的千年华诞和首届瓷博会。四方祝福纷至沓来,让即将召开的盛会充满喜气。
2004年10月10日上午,部省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暨陶瓷材料与工程国际研讨会的开幕,为瓷博会打响头阵,部省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景德镇陶瓷科技园奠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同日,在中国瓷园展示厅内,中外顶级陶艺家会聚一堂,切磋展示陶艺。
2004年10月7日起,参加首届瓷博会的嘉宾、媒体记者、参展商陆续抵景。10月10日,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2157名参展商、采购商、陶艺家、游客、产瓷区政府代表等相关人士参加了先期举行的活动。其中北京旅游局专门组织了数十家四星级以上宾馆、饭店的采购团来景采购,还有日、德、英、朝、意和景德镇在内共13个城市的市长、郡长、议长和町长出席了市长峰会。
2004年10月7日,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先期到达,并进行展位特装,浙江龙泉参展团首批5人也同日抵景。随后十大名窑之一的河南禹州钧窑代表抵景,8日河北邯郸磁州窑代表、淄博参展代表和唐山企业参展团纷纷抵达,同日抵达的还有日本的京瓷公司工作人员19人。10月9日,英国的威基伍德及威达法蓝瓷等公司代表,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及香港商报等媒体开始陆续抵达。10月11日,八万宾朋齐聚瓷都,共襄盛世。
景德镇的价值
2004年10月12日上午7时,一些早出的市民发现瓷博会开幕式附近的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大批身着警服和军装的警察与武警分布在瓷博会开幕式现场附近。没有人感觉到不便,大家知道这个重要的日子来了。
当日上午9时,首届瓷博会正式拉开大幕。同日,国际知名陶瓷产区市长(景德镇)峰会开幕,峰会签署了国际知名陶瓷产区市长峰会景德镇宣言。另外,首届瓷博会经贸洽谈会硕果累累,到会海内外嘉宾320余人,签订招商引资项目8个,引进外资8350万美元,内资1.9亿人民币,对外贸易合同额达2600万美元。
一连串数字稍显生涩,对于景德镇而言,这届瓷博会的意义并不仅是数字和美元,更多的是让外人了解景德镇,最重要的是让景德镇人重新认识景德镇。
这个认识就是:景德镇人不应该固步自封,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英国威基伍德公司亚太区总裁包迈先生感言景德镇本身就是一个无价的品牌,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名誉会长稻盛和夫更是盛赞景德镇是京瓷的源头,且代表当今尖端技术的精密陶瓷的发祥地。美国门县议会主席查尔斯·莫斯特盛赞景德镇千年文化和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对景德镇提出忠告:传统的陶瓷文化和技艺不能丢。
时任《瓷都晚报》主笔的黄茂军先生撰文称,瓷博会的召开对于景德镇有三大功能。首先是瓷业地位的确定,景德镇仍是公认的瓷都,景德镇到底还需以瓷立命、以瓷安身;其次是瓷业思路的拓展,大量的信息和观点汇聚,为景德镇人带来了新思路;最后是瓷都新形象的塑造,除了市容市貌的改变,更多的形象改变来自于人们的心境。
瓷博会永不落幕,放下幕布的绳子握在景德镇人的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