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英词典中,景德镇贡献了两个单词,一个是‘china’(大写是中国,小写是瓷器),一个是‘kaolin’(高岭土,世界制瓷粘土的通用名称)。……”10月18日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长冯林华在群众活动中心举行的“中华瑰宝窑火传承—— —海峡两岸景德镇明清瓷窑论坛”上自豪地说。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为论坛题写《中国瑰宝窑火传承》的会标,是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国陶瓷历史文化的见证。当天,来自海峡两岸的陶瓷文物专家们齐聚一堂,进行两岸陶瓷文化交流。
论坛由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副市长方府春主持,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陈丽华,市政协副主席王祖庆,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博物馆、江西省文化厅,人类人文龙坛博物馆、凤凰卫视、环球陶瓷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专家顾问团以及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参加了该论坛。
冯林华在论坛上致辞。他说,在中国,有一种泥土烧成的器物与它的国家同名,在中国,有一个南方小镇用一位北宋皇帝的年号命名,她就是景德镇。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驰名中外的瓷都,千年不熄的窑火不仅锻造了享誉世界的瓷都品牌,而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留下了大量古代窑址、作坊、窑房、瓷石矿、民居、会馆、瓷行、寺庙、水运码头以及陶瓷习俗等物质与非物质陶瓷文化遗产。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的陶瓷及文化,不仅是属于景德镇、属于江西,也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多年来,景德镇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文物保护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加大保护力度。早在80年代初期,我市就将年久将废的瓷业古作坊、古窑炉进行易地保护,建设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汇集了众多的手工制瓷老艺人,演示着淘泥、拉坯、利坯、晒坯、绘瓷、施釉、满窑、烧窑等传统制瓷流程,传承着明朝以来景德镇的 传统手工制瓷技术,展示着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被誉为“陶瓷业活的博物馆”。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以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主要传承基地,成功申报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保护传统窑炉营造和烧成技艺,我们又成功地进行了清代镇窑的两次复烧,并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通过对明清瓷窑的发掘和保护,对陶瓷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景德镇向世人展示了景德镇瓷工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奇迹,也是千年窑火不熄的真实写照。
据介绍,我市文物工作者在对明清瓷窑的考古发掘中,整理修复出100多件明代官窑器物,其中有多件器物是海内外孤品;2002-2004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首次对御窑遗址主动发掘,发掘出一批珍贵文物和窑炉作坊遗迹,考古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荣获田野考古二等奖。2005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又与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丽阳元、明瓷器山窑址,丰富了人们对元末明初景德镇制瓷业的认识。2007年,观音阁明代瓷窑址经过发掘,出土一批明代作坊遗迹、制作工具,明代中后期重要瓷器标本数万件;在对金家弄明清民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掘出土一处明代晚期葫芦窑遗迹和两处清代镇窑窑炉遗迹。到目前,我市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项,省级10项,市级52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12人,市级10人。
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处长蔡玫芬说,这次论坛只是专家们初期的想法交流,以后还可举行严肃的陶瓷学术论坛,景德镇可以汇集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来瓷都进行交流,因为景德镇有这个能力。蔡玫芬还表示,台湾愿意进一步加强与大陆的合作,特别是景德镇。在他们的博物院,80%以上的藏品来自瓷都景德镇,而且景德镇也去台湾办过展出,她希望与大陆的合作越来越多。
各陶瓷专家在论坛上表示,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仅是有传统瓷窑复烧这样实践上的创举,同时也有学术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