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竣 邱西颖 通讯员 陈少林
10月22日,历时5天,涵盖20多项经贸、文化活动的2010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采购商、陶瓷爱好者、收藏家们,意犹未尽地踏上了归途。
自2004年以来,景德镇瓷博会的定位和目标一年高过一年。盘点今年瓷博会,又实现了“成效更好、形式更新、影响更大”的目标。
成效更好:招商顺利,引资火爆
瓷博会犹如一台大戏,演得好不好,作为参展商的“演员”和作为采购商的“观众”都很重要。
本届瓷博会共设有国内产瓷区品牌陶瓷、高技术陶瓷成果、国际精品陶瓷、当代国际陶艺、十大名窑主题等10大展区共计1249个标准展位。展位早在7月份就被预订一空,招商招展工作取得了历年来最好成绩。据统计,今年瓷博会参展企业达620余家,包括国内广东、山东、河北、江苏、湖南、广西、浙江、福建以及江西本土等各产瓷区知名陶瓷企业和中国民窑代表企业;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等30多个国家22个产瓷区的知名陶瓷企业;国内外50多家科研院所和知名大学的高技术陶瓷企业等。同时,来自海内外的采购商和贸易商也多达3000余人。截至10月22日,外贸订货累计达1.16亿美元,同比增长8.41% ;内贸订货达7.02亿元,同比增长12.68%,其中现售2273.15万元,同比增长13.76%。
招商引资也取得丰硕成果。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43个,其中:内资项目37个,投资总额61.59亿元,外资项目6个,投资总额28941万美元;内贸签约项目3个,总金额8958万元;外贸签约项目3个,总金额2916万美元,创下历年瓷博会新高。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签约项目质量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上海百奥维达基金、广东佛山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北京荣盛国艺有限公司等一批重要企业将投资落户,这对进一步优化调整该市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更新:复烧古名窑,挑战吉尼斯
今年的瓷博会更加注重展现陶瓷文化内涵,创新的活动形式让会场上亮点频现。
10月19日上午,一场穿越时空的明代葫芦窑(首窑)和清代镇窑(第3窑)同时复烧活动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著名影视明星唐国强和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把桩师傅胡家旺等共同点燃圣火,千余名国内外宾客现场见证了这一神奇时刻。这是该市展示传统窑炉烧造技艺,保护和传承历史陶瓷文化遗产的伟大创举。
10月19日下午,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外,该市第一小学学生与来自宝岛台湾的陶笛爱好者共计831人,共同使用奥卡锐拉瓷笛演奏了由台湾民谣改编的曲目《高山青》和名曲《爱我中华》,打破了由日本人于2009年创造的650人陶笛演奏的吉尼斯纪录。英国吉尼斯全球认证官现场认证了这一世界纪录的诞生。
10月19日下午,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开馆,这也是该市开办的首家民间博物馆。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十大瓷厂”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当年这些瓷厂续写了近半个世纪景德镇瓷业的辉煌。馆内展示着从1950年到1995年间,“十大瓷厂”生产的陶瓷珍品,让实物见证了历史的辉煌。
一场场充溢着丰富陶瓷文化内涵的活动在吸引着海内外观众的同时,也将千年瓷都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响更大:万众瞩目,世界喝彩
本届瓷博会博得了万众瞩目、世界喝彩。许多国家和产瓷区的政要欣然应邀出席;国内外众多陶瓷知名企业、陶艺家、陶瓷爱好者前来参展,总计参会人数达4000多人。
80多岁高龄,来自美国的现代陶艺大师、著名画家、雕塑家JimLeedy感叹道:景德镇越来越国际化了。他告诉记者,他是第三次来景德镇参加瓷博会,每次来,他都感觉景德镇陶瓷业在发展,而且其速度令人惊讶。他还特别提出,景德镇的进步不光体现在陶瓷创新上,还体现了对历史的继承与发扬。譬如景德镇南窑博物馆的成立就是对中国古代陶瓷辉煌历史的传承和保护。尤其令他惊喜的是,他每次来参加瓷博会时,就在这小小的景德镇,竟然都能遇到许多自己本国的陶艺家朋友。
放眼看去,陶瓷,已经为景德镇铺就了一条通往世界的黄金大道!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