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部门资料显示,目前,仅景德镇一地就云集了许多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以及总数高达8000余人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师,和那些貌不惊人却深怀绝技的民间陶瓷艺人。
随着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的开展,“大师”这个火热话题再次被搬上舞台。景德镇市人事局在慎重考虑后,专门发了个红头文件,表明了这次评选,要以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激发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社会地位,促进景德镇市工艺美术事业尤其是陶瓷技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面对景德镇如此泛滥的“大师”,存在很多褒贬不一说法,为此,记者在6月23日下午,特意走访了几位艺术大师和一些相关人员。
“大师,不仅仅是传统工艺的继承人”
下午1点,记者冒着炎炎夏日,来到了孙同鑫的工作室。
据了解,孙同鑫原是红旗瓷厂的技术员工,主要以日用瓷为主,但一直对景德镇青花很感兴趣,虽然没读多少书,但对青花的历史很有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关于青花的技艺。
但他并没有满足,在传统的青花画法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和实践,研究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画法——“釉下泼墨”画法,花了20多年的努力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孙同鑫一直强调,大师不仪仅是传统工艺的继承人。
他认为身为大师,作品就要达到一种里程碑似的意义,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要在传统的工艺上加以创新,不仅仅是传统工艺的继承人,要有发展,有创新。
对于大师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既然社会给了你这种大师称号,就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学习前人的经验得同啪口上自己的想法。而且创新不仅仅是体现在绘画上面,也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让别人看到作品的内涵,文字不能表达的东西,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
记者曾经在摄影家王豫明的演讲上,听到了这样一个事:他有个朋友,到景德镇画瓷器,完全是按自己的喜好来创作,对传统技艺没有任何了解,他看完朋友的创作后,对朋友说:“你画的东西就像是一条受伤的腿。”
王豫明认为不管是传统或创新,都要去了解景德镇这上百年来的发展和几十代人的磨炼,对于这些必须存在一种敬畏心,了解了这些,你才能够在这基础上加以变换和创新。
王豫明所表达的和孙同鑫一样,孙同鑫选择的就是借鉴传统并加以创新的一条路。
孙同鑫自创的“釉下泼墨’’画法就是在传统工艺上的创新,在绘画工艺,历史上的画青花的方法无非就是两种,一是用小笔画大花,二是用大笔画小花之类。这些画法很难表达出自己所想表达的意境,有很多的局限性,而这种“釉下泼墨”画法,看似很大块,但在大块里面,却有细微的变化.在景德镇画青花的历史上是没有道的。
这些年来,得了不少荣誉。这固然让孙同鑫很欣慰,可是他也不断得反复提醒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
“利益”不再是敏感的话题
除了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外,大师的“利益”问题,更是一直受到争议。随后.记者在下午5点左右,前往熊刚如位于八宝路的工作室,走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刚如。记者问到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评选上国家大师之后,这项荣誉称号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经济收入的增长。”熊刚如的回答很直接也很坦率,没有半点掩饰。
熊刚如认为利益并不应该是敏感的话题,要看自己如何对待,不管是当上国家大师还是省级大师之后,这称号确实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在获得“经济”的同时,为了做到作品价值和市场价值成正比,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自己要对得起这项荣誉,有一种非要进步不可的意识,所以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才能顶得住“工艺美术大师”的头衔。任何“大师”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在这个称呼的作用下,更好的去提高自己,有一种促进作用,
“荣誉”,必须反馈于社会。熊纲如力此还借用了一句“蜘蛛侠”里面的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评上任何大师之风都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大师”,是公众人物,必;须有带头作用,在政府有需要的时候,就必须发挥其作用。纳税或慈善事业等,在四川地震时,许多大师都有所表现,助学,帮助贫困学生,也是大师应该去做的事。
、 对自己所处的行业也要负责,培养人才.带徒弟和学生等,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很及时的分享给需要的人。在所处领域当中必需起到很实质的作用,可以通过办展览,搞座谈等来推动学术交流。
真正的大师,都要有能够让别人看得到的贡献,而不是表面上的夸夸其谈,嘴巴上说的一千句抵不上手上做的一件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知一件关于熊刚如的事,他再三叮嘱不要写(熊刚如认为这件事已经被写过,再次被写,怕被认为故作炫耀),但记者认为这件事,很值得被第二次提起。
曾经有位商家买了一块熊刚如的盘子(3000元),商家因为产品包装不满意,就特意找包装师傅定做,因为疏忽,包装师傅将盘子打破了,3000元对于有钱人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工资不高的包装师傅来说,这是很大的数目,包装师傅在别人的带领下,硬着头皮来找熊刚如。熊刚如一
听,什么都没问,就说没事,我再画一块就可以了。
在这件事后面能反映什么,记者栢信大家不言而喻。;
相关人员的看法
走访大师之后,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徊关人员的看法。
从事陶瓷鉴赏30多年的方讯,认为景德镇很多艺术家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现代艺术陶瓷中,他们一辈子都在做陶瓷研究和创作,但是很多其他门类的艺术大师来到景德镇参观的时候.不经意间都会流露出某种轻视。这有各种原因,其中我们的当代艺术陶瓷宣传太少,进入市场价值太低是给人造成错觉的重要原因。
当代景德镇大师的瓷器作品非常好,代表着当代艺术陶瓷的精髓,但这些大师只是在业内很有名,提高这些艺术家的影响力对于树立景德镇的整体晶牌非常重要。
在现在,不管政府还是群众,对大师水平的要求非常“苛刻”,他认为评选省级大师是一种促进作用,促进景德镇在文化艺术领域上出人才,出作品。有了平台,就会产生一种动力,让更多的人去掌握优秀的技术也会去认真思考艺术方向。
其次,一些优秀民间艺术家如何使自己的技艺得到传承,而不至于后继无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记者在陶瓷学院,碰见了几位刚下课的学生;,学生的看法应该也很具代表性。
桂文,专业是陶瓷设计,正在读大一,在她的感觉里,不管是国家大师还是省级大师,都要有带头的作用。因为景德镇是瓷都,无沦在民间还是官方,都有比较多的工艺美术大师.他们可以说是景德镇陶瓷领域的代表人物。既然是代表,那他们应该肩负起榜样的责任。
桂文说如果自己有足够的水平去评选大师,应该会很积极的去争取.她认为评上了大师之后,自己无论是各方面都可以提高。作品被社会认可,也会让自己更加有动力,而且还会带有使命感。 ·
还有一位雕塑系大三的学生,姓邵。他认为自己将来的走向会由市场来定,“大师”是一张证书,能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不能去误解“帮助”的意义。
瓷都景德镇作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每条弄堂、每条街道和每条河流,部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
在一个弹丸之地能如此高密度地集中如此之多的陶瓷艺术家和顶级工匠,这在当今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奇迹。正是因为有了这批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骨干队伍,景德镇才依然在新世纪作为当今世界的陶瓷艺术创作圣地.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