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了半年的著名画家范曾状告艺术评论家、收藏家郭庆祥案6月13日一审判决。判决书称:《郭文》对范曾的诗、画、书法、作画方式及人格分别做出了贬损的评价,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及精神痛苦,郭庆祥的行为已构成对范曾名誉的侵害,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书面道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7万元。(((北京青年报》6月14日)
◆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刊载于《瓷都美术家》彭禹旺: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名陶瓷艺术家问我知不知道范曾打官司的事?
面对这种提问,我的感触极为复杂。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不能因没有批评而跛脚、应少点“歌德”多些“J1郎”之类的呼声由来已久,且不绝于耳。
关于景德镇陶瓷艺术批评的乏力,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二:整体环境不够宽松,批评队伍水平欠缺。
呼唤陶瓷艺术批评的声音来自各方,其中收藏界与陶瓷艺术本界多是嘴里喊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口号,心底里却不愿忠言说自己、自己说忠言。收藏界希望有陶瓷批评为自己把握风向,但绝不希望批评与自己的藏品及作者擦碰;陶瓷艺术家们则更多出于自身利益原因,希望批评如筷子只戳别人专为自己夹肉。
不知道是艺术离不开政治,还是政治离不开艺术,总之,收藏家和艺术家们与官员很容易走到一起,一般的是地方首长隔三岔五见,厉害的则可以通天直达中央部委。范曾诉诸法律是否动用了他的艺术外交能量不得而知,但总让人感觉还有些辩护之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公平。景德镇的个别收藏家、艺术家与范曾不同,他们在几起被文章点名或影射的事件中,采取的是直接由某官员出面打压的卑劣行径。
景德镇陶瓷艺术批评的天空,在收藏家与艺术家们的”筷子心态”下已够低沉,”通天能量”的发力使之变得更加压抑。
这仅仅是原因之一的环境问题,批评队伍的自身水平问题同样严重。
在景德镇,没有专门从事陶瓷艺术理论史论研究的人,对这方面有所知的人大都在日渐热火的陶瓷艺术市场中淘金,多方面的原因让他们不敢不愿不想介入陶瓷艺术臧否之中,剩下的仅仅是一些媒体从业员人和个别与陶瓷从未接触过的人在圈外蹦哒。
个人认为,媒体从业人员和与陶瓷从未接触过的人,如果心中能有一杆秤,能刻苦钻研陶瓷艺术及相关知识,参与陶瓷批评不但值得鼓励,而且大有可为。时下最为糟糕的是,很多人参与陶瓷艺术批评只是换作糊口,个别人甚至还另有他图,他们用这种心态在本不宽松的环境之中外行说道,让乏力的陶瓷艺术批评再次缺钙:写作品就全是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构图严谨、设色典雅、用笔遵劲之类,写人物则无一不赞美到极至,似乎所写都是大师。
惟愿”范郭案”这朵云从首都漂到瓷都后,不会成为一些陶瓷艺术家胡作非为的精神屏障、陶瓷艺术批评工作者激情正直的心底阴霾,影响景德镇陶瓷艺术与批评的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