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大批创作精英的心情截然不同,有的在掩饰着内心的狂喜,有的已经开始四方道谢,有的则愤愤不平,甚至彻夜难眠。经过近一年的层层评审,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已接近尾声,尽管到本报截稿时止,评审工作还没有进入公示阶段,但是自己是上榜还是落选,多数参选者都是心知肚明,有的上榜者已经抬高了自己的作品价格。
最后一关三选一
早在去年5月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以下发通知的形式正式启动了第六届“国大师”的评选工作。
根据《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本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基本程序是先由各省市进行初评推荐,将推荐名单上报至北京的评审工作办公室,再进行最终评审。同时规定,各省市共初评推荐245人,最终评审确定约80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据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在我国,由多个部委联合评审,最终授予评审合格者“大师”称号的,其他行业似乎没有第二例。和艺术创作相关的最高荣誉应该是“人民艺术家”、“人民音乐家”等,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只有老舍、施光南等几位极其杰出的艺术家获此称号,但是从字面上看,似乎都不如“大师”这一称号光鲜亮丽。
自1979年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肇始,至今已历经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早已成为工艺美术界等级最高且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荣誉称号。
本届“国大师”评选由工信部牵头,文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八个部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两个行业组织联合举办。去年5月,就对整个评选的具体程序、申报范围、申报条件以及各地申报数量作出了明确规定。评审中专门设立了评审工作办公室、评审专家委员会和评审监督检查组。
其中,评审办负责具体的评审组织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拟定评审细则并对最终名单进行审核,但并不参与具体评审打分工作;监督组负责评审工作全过程的监督;而具体的评审打分并提交建议获选名单工作,则由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组成的专家组担当。
据透露,这次评审之所以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前年底工信部高层领导的人事变动,涉及到该部工作的整体布局;二是有关方案广泛调研,几经调整;三是“选战”在地方上就打得十分激烈,有的省市推迟了报送推荐名单的时间。
日前,在结束了对各地方推荐申报者资料的审查、名单公示、资格确认等评审程序后,245位入围最终评选的准“国大师”的1000多件参评作品终于在北京汇集。这些作品涵盖了工艺雕刻、工艺陶瓷、工艺印染、工艺织绣、工艺编结、工艺织毯、漆器工艺、工艺家具、金属工艺、首饰工艺和其他工艺,共十一大类。
本月7日,随机抽取的评审专家开始封闭评审,专家及作品分成四组,每组19名专家对作品进行了几轮打分,每次的最高分、最低分无效。专家要上交手机,并且不能在评审现场讨论。随后,由专家委员会下设的专家组成员利用一天时间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核。由于对专家的评审结果进行了调整,专家组确定的名单已不足80人,这一点大大出乎业内的预料。
而评展现场则是戒备森严,不持与评审工作相关的有效证件,谁也无法踏入一步。据知情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正等待评审工作委员会的最后审议和公示。
尽量公正 尽量保密
与第五届“国大师”终审差不多二选一的比例相比,本届“国大师”三选一的比例无疑让申报者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从本届要求各地方推荐的名额分配上看,数量最多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这七个工艺美术最为发达的省市,分别占有12个名额,分配到8个名额的也是7个,其余则都有6个名额。从这一数据来看,各地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可见本届“国大师”评选照顾到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但这样的差别是粗线条的,要想根据各地工艺美术的发展实际确定名额完全不可能,这也自然使得工艺美术人才相对集中的重点地区在初评推荐的过程中竞争更加激烈。
基于此,除了本届评审管理办法中对申报者设定了连续执艺20年、具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以及不是从事研究、教学、行政和企业管理者等门槛外,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的评审规则。因此,最终集中到北京的245名作者、1000余件作品并不是在一个标准下诞生的。
有的地方规定,申报“国大师”者必须是“省大师”。有些地方把作品是否有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作为加分依据,不同级别博物馆加分不同。有的地方把是否有徒弟、学生成为省大师也作为标准。
此外,是否为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是否出版过专著、发表过专业论文或在媒体上有过专题报道;作品是否被政府机关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作品是否在国际顶级拍卖公司有过成功拍卖的记录……五花八门的“土政策”为众多参评“大师”者垒起了不易越过的障碍,并且对“国大师”的评选间接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申报者而言,他们的艰难之路其实早早就已经开始了,他们不得不先迈过本地区、各级别评选所设置的一道道门槛,设法按照本地规定尽量给自己加分。而不少地方土政策也都遭到了申报者、舆论的诟病——突击捐赠作品、突击发表论文,甚至突击认学生等现象都不可避免。
此外,申报者之间往往都是紧盯着竞争对手的动向不放,暗中角力。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本届“国大师”评选过程中,山东、河南、江西等地就出现了针对地方初评推荐的个别申报者和一些不公正现象进行匿名、实名、联名举报的投诉信、告状信,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地方评审专家没有进行亲属回避、学历造假、博物馆收藏造假、作品原创性争议、破格条件争议等。为此,评审专家委员会也是屡屡派人进行调查核实,排除评选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公正现象。
难得的是,众所周知,许多申报者都具备相当实力,有的甚至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他们资源丰富,人脉广泛,甚至和一些地方乃至国家的领导有所交往。但是这次终审基本没有受到各种批下来的条子的影响。
本次评审十分注重保密工作,在最初公布的《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中,就体现了强烈的保密意识,如其中规定,“专家组成员名单严格保密,不对外公布”,同时规定专家组成员“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向外界透露评审工作有关情况。评审最终结果未经领导小组批准前,严禁向外界透露”。对于评审专家,有泄密行为的,取消资格等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了公布上述管理办法,对申报者进行公示、对终审合格者进行公示以外,其他环节也都基本上封闭运行,未对社会公布。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评审专家的环节十分关键,本月7日开始评审,4月3日才确定专家名单,很可能也有保密方面的考虑。
但是,评审机构毕竟涉及极广,保密事宜也未必尽如人意。“3日确定的评审专家名单,有参评的人第二天就知道得很清楚了,开始四处走动。”一位参评人抱怨说。一位评委也在赴京之前接待了本地每一位参评者的来访,并对这些人的消息灵通程度表示吃惊。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明里争,暗里斗,如果将当今竞争激烈的“大师”评选比喻为一场江湖混战似乎并不为过。围绕着本届“国大师”评选,不仅申报者各尽其能,极力争取,众多业内人士对最终获选者的种种猜测、议论之声更是始终不绝于耳,甚至牵动着这些准“国大师”作品的市场行情也一度风生水起。
以当代工艺美术中较具代表性的陶瓷一类为例,本届“国大师”评选仅景德镇一市就向江西省报送推荐了30人,而最终江西省初评推荐到国家的仅有12人。而就在这30人的初评入围名单公布后,一边是申报者忙忙碌碌,一边则是购藏者闻风而起。谁可能最终获选?谁的作品市场行情可能会走高?议论纷纷下,据说不少人选择了抢先购藏,而一些市级评审入围者也迎来了一个销售小高峰,自己也索性顺风涨价。
这样的情况不只出现在景德镇,也不只是陶瓷一类,全国各地、各工艺美术门类每每遇到“大师”评选,普遍都会出现这样的市场动向,瓷器、紫砂、玉雕、石雕等几个最热门的门类尤其明显。
被评上“省大师”作品价格就要上涨两三倍,评上“国大师”则还要翻番,这一观念如今在业内几乎已成为了共识,早已见怪不怪了。据业内资深人士胡先生告诉记者,虽说评上“大师”后所有人的作品都立竿见影上涨数倍有点言过其实,但至少上涨个一两倍还是不成问题的。假设一个作者不是“国大师”时每件作品是2万元,评上“国大师”后一年增加的收入至少几十万元,但这仅仅是直接好处。
不可否认,“大师”头衔的高低与其作品的市场价格息息相关,头衔越高,他所获得的利益越大。特别是“国大师”这一当代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的头衔,一旦加冕,随之而来的绝不仅仅是至高无上的名誉和地位,其作品更会受到市场的广泛追捧,这是长久以来当代工艺美术收藏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对于“国大师”这一桂冠,创作者无不倾心向往,收藏者、投资者自然也会将评选视为一个机会点。
于是,就有了一层比一层复杂的评审制度,有了一轮又一轮的争论和质疑,有了反复重申但未尽人意的保密制度,有了作者的四方打探活动和不惜一切的动力。不少人士感到,第六届国大师的竞争比上一届又激烈了许多,热闹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