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艺术陶瓷市场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市场由“轰轰烈烈”开始走向“清醒理智”。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五花八门的各类大师层出不穷,大师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自然,作品的总量也多了起来。其二,个别大师急功近利,愿做金钱的俘虏,请人代笔,加大产量,使大师市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有些消费者对此失去了信心。其三,由于头些年,大师作品一路高涨,应运而生的“经济人”不断出现,他们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存有大批作品;同时,民间收藏者也唯恐吃亏,大量购进,等待时机赚他一笔;也有手里尚有闲散资金的个人指望收藏大师作品能够升值,也追风赶潮,收集各种大师的作品。
由此种种,“大师市场”趋向饱和是必然的。收藏大师作品并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以至形成的“大师市场”是一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既然是经济问题,那么,其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股市”、“房市”、“期货市场”一般,必然有“熊市”与“牛市”之分。无序盲目发展就会出现“泡沫”,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必须要对大师市场进行引导,使之回归正常,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此,笔者建议,第一,把好大师评定关,严格控制大师的绝对数量。要让有真才实学、成果较大的陶瓷美术工作者进入大师队伍的行列,并严格规范评审制度。第二,做好消费者的宣传引导工作,防止盲目收藏,盲目投资。第三,有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打假工作。“假”有两个方面,一是个别人冒充大师的名誉售卖假货,二是大师请人代笔,本人只做“签字先生”,一旦发现给予曝光。第四,多种新闻媒体,对大师的个人宣传要掌握分寸,既不能拨高,也不要降低。尤其是一些称号和冠名必须严肃认真,不能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