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补碗,大凡镇巴佬都会联想起江西人,因为除了江西人,其他地方的人是极少从事这项行当的。 实际上这些穿街走巷的江西补碗人,大多来自景德镇。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对于心灵手巧的景德镇瓷工来说,补碗自然是小菜一碟了。如今上了年纪的镇民还会回忆起当年补碗人一根竹扁担晃晃悠悠地挑着两只工具箱,在街头巷尾的吆喝声:“补碗口罗--补碗口罗--”补碗作为三百六十行之一,在旧社会,无论城镇乡村,经常能看到的。那时,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贫困,遇到碗破了,大多不舍得丢掉,放在一边,等补碗的人来了补好再用。 补碗师傅坐在小凳上,把破碗照原样拼好,用一根很长的线,把线头上的钩子勾住碗边后,反复扎紧,然后将碗夹在两膝之间,沿裂缝的两边钻洞。洞深约员毫米,洞的直径也员毫米左右,在又硬又滑的碗上钻洞不是件容易的事,故而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补碗师傅把一根员园厘米长、顶端镶有金刚钻穴或硬质合金雪的钻头,绕在一张小弓的弦线上,不断牵动小弓,使钻头快速转动,不一会儿,裂缝两边就出现两排整齐的小洞;再用铜制的“蚂蟥搭”依次敲入钻好的洞里,最后在铜搭两端的洞眼处抹上像白水泥一样的瓷土,碗就算补好了,补好的碗很牢固,滴水不漏,价钱又很便宜,所以补碗的人家很多。 江西人补碗还引出一句影响甚广的俗话:“江西人补碗吱咕吱--自顾自”,话出有因,因为前面提到江西补碗人在钻孔时,发出一阵阵“磁咕磁咕”的声,于是被人开玩笑,称“江西人补碗自顾自”。这种说法在解放前广泛流传于江浙沪地区,后来,被传成“江西人自顾自”,结果说成江西人自私,只想到自己,不为他人着想,以讹传讹,这对广大的江西人来说实在是)哉枉也。 补碗这活,生意小,利润薄,没有固定的店铺,都是一个人挑副担子,穿街走巷,流动做生意,这一行当在上世纪缘园年代初还有。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破了的碗都一丢了之,重买新的,补碗人就没有了生意,如今这一行早已销声匿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