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胜犹败的左宗棠
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61年)2月的一天,左宗棠坐在设在里村的行署(注:行暑,指旧时大吏出行的临时住所)里,沉吟半晌后将手一挥:“拆!”
这位后来的晚清军政重臣、洋务派首领,曾因“三试不第”而心灰意懒,原打算躬耕于田就此度过一生。但当时的国家备受内忧外患之苦,正处于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际,从小便受到儒家“经世致用”教育的左宗棠,在朋友的劝说下,于1852年投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帐下。
自小就熟读涉及军事、地理、水利等内容书籍的左宗棠,竭尽所能为张亮基出谋划策,使得当时所向披靡的太平天国起义军猛攻长沙达3月之久,只能撤军离去。这一战让左宗棠名扬天下,时人甚至以“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类的话,来极力夸赞他的军事才能。
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欣赏左宗棠的才干,将其召到麾下襄办军务,而这次他奉命驻守景德镇,以抵抗太平军的进攻。这景德镇与祁门相连,万一失守的话,将导致祁门、黟县、休宁等地的清军军粮无法接济,左宗棠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为了固守景德镇,他命令部下在里村前街和后街,用窑砖修筑了高逾一丈的城墙。
由于修筑城墙的砖不够用,左宗棠的幕僚向他提出建议,将景德镇的窑房、会馆及祠堂拆掉,这样就能凑到足够的墙砖。左宗棠明白此举会激起当地人强烈的反抗情绪,但权衡利弊,所谓的“大局”意识还是占了上风,这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就在此时,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加大了对景德镇的攻势。尽管被人誉为“胸罗古今地图兵法、本朝国章,切实讲求,精能时务”,但面对十倍于己的李世贤起义军,左宗棠是有苦自知。但凭借过人的指挥才能,左宗棠仍勉强能将景德镇守住。
当年4月初,左宗棠领军出城,接应由曾国藩派来帮助他守城的湘军部队。窑工们痛恨左宗棠拆窑毁祠的行为,便立即将这一消息透露给李世贤的部队。太平军的首领一听大喜,立即集中所有兵马再次强攻景德镇,没了统帅的守军被打得丢盔弃甲,只能落荒而逃。
太平军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官府的粮仓赈济百姓,并帮助窑工重建那些被拆除的窑房和祠堂。太平军此举赢得了景德镇人的欢呼拥戴,就连镇上那些平时视财如命的大户们,也纷纷主动慷慨解囊,向太平军献上银钱作为军饷之用。
左宗棠怎么也没想到,当初为了守城而采取的“拆窑建墙”措施,竟然是在自毁长城,间接导致了景德镇的失守。但处事冷静的他果断地让部队退守乐平,太平军认定左宗棠已元气大伤,便让少数部队进攻祁门,而留下主力部队攻向乐甲。
但出人意料的是,愈挫愈勇的左宗棠竟于4月15日、17日、19日,与太平军三战三胜。4月22日,李世贤调回派往祁门的太平军,亲自挂帅与左宗棠决战,可仍于次日面临了第四次失败。这几仗下来,李世贤损失了近两万名太平军,只得率军前往浙江另做打算。
因为保住了曾国藩湘军祁门大营的安全,反败为胜的左宗棠从“襄办军务”升为“帮办军务”。打退太平军的左宗棠欲再次进驻景德镇,却听闻镇巴佬们的心已完全投向了太平军一边,甚至还用渣饼砌起“太平窑”,一来是庆祝太平军进城,二来也作为镇民与太平军同乐的工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雄才大略的左宗棠深明此理,担心失去民心的湘军回到景德镇,将会麻烦不断,有朝一日太平军重整旗鼓,又一次攻打景德镇的话,这些镇民必然再次充当内应的角色,让自己输得不明不白。·
于是历史上少有的奇特局面出现了,打胜了的左宗棠没有回到景德镇,而损失惨重的太平军竟然仍留守城中。据相关资料显示,太平军实际控制景德镇的时间,竟然长达7年之久。而左宗棠虽胜犹败一事,至今仍不时被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