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艺术文章中心>>陶瓷工艺知识浅析>>景德镇陶瓷文化民俗>>正文内容

宝石村轶事

作者:时生 来源:景德镇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0日 【收藏】【查看评论】

宝石,溯昌江北上,经扬日府滩、青塘,距市区7.5 公里处的江中,有两块很大的乳白石头,出水丈余,皎洁嵯峨,其根相连。因其独起江心,古称飞来石。宋代刘景芳有诗赞之曰:.试问飞来石,飞从何处来,山灵留胜览,永不放飞回。.二石相依,明代称藕石。又因形似玉雕之笋,清代名之玉笋峰。清督陶官唐英写道:.玉笋峰存浮梁之西昌水中,双峰对峙,皎洁巍峨,颇有意致。.督陶官唐英曾镌刻.玉柱.二字于其上,故有.玉柱擎天空.之句。民间称为鸳鸯宝石,通称宝石。石起之处,环周水深且洁,江风逐浪击石,银色浪花飞溅,似霏雨点层雪,似梅花落峻岭,见之无不意趣盎然。加之山明水秀,林木苍翠,依山傍水而建的村舍,也以宝石名之。
据传,宝石村前的.宝石.,在古代远不止这般高,是多次遭到雷击,而渐渐削低。
宝石村还有一段轶事,这是清光绪年间出生的老人讲的。听起来,让人感到有点荒诞且牵强。
民国初,几个外国寻宝者,听到宝石村有宝石一说,这.宝石.二字,让他们惊喜若狂,高度兴奋,不辞千山万水来到宝石村探宝。他们想,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山上和水下肯定少不了与瓷器有关的稀有原料或矿藏。用什么工具用什么设备去探宝,这让他们焦头烂额,束手无策。这时,村里一头小猪引起了外国寻宝者的注意。宝石村里有户人家养了一头小猪,这猪只会吃而不长膘,养了几年仍是不长个。这农户气得送人饲养,多次转让,那头猪还是斤两不增,就像一块石头。村里人用当地骂人语言说,这头猪硬是个.宝.。外国寻宝者听到是个.宝猪.,茅塞顿开,何不用.宝猪.下河探宝!外国人用高价买下这头小猪,立即付之行动。
这是一个寒冬季节,曾养过这头猪的农户于心不忍,把自家的稻草纷纷扔下河,满河漂泛着稻草,小猪就在稻草上蹦跳乱窜,几个外国寻宝人,双眼瞪得滚圆,死命盯着小猪的动静,以掌握宝藏的大致位置,哪知,河面上的稻草经不起河水浸泡,一会儿稻草下沉,那头小猪转眼就不见踪影。外国寻宝者大失所望,懊恼回国。
还有一说是,外国寻宝者探测到河下有一涵洞,以为涵洞是通往宝藏的通道,但人又不敢贸然下河,只有让.宝猪.代劳,把猪放在涵洞口一直朝前拱,以便测量洞深。却不知.宝猪.一下河就有去无归。
.宝猪.寻宝,难以让人置信,宝石村河中有宝藏更是子虚乌有。可居住在宝石村的老人们深信不疑的是,听他们祖辈说,民国时期,宝石村确实有外国人来过;河下的涵洞确实有的,有人为此做过试验,将漂浮物放进涵洞,而漂浮物从另一头漂出,根据时间估算,这涵洞全长约5公里之多,出口在铁炉村。究竟这涵洞是什么时间挖掘的,又是干什么用的,就无人说得清楚。现在,宝石村河下的涵洞因数年淤积堵塞,再也找不到涵洞的进出口了。


  • 上一篇:福寿弄-景德镇弄堂文化传播
  • 下一篇:景德镇瓷业习俗项目简介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