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溪瓷石 产自浮梁县东乡寿溪坞。距镇约60华里。原矿淡褐色,可塑性尚佳,成瓷后微有吸水性,现黑色小斑点,耐火度1570~C。始于清道光年间,港口人生产。民国元年至21年(1912-1932)为最盛时期,沿河设碓30多地段,有碓棚108处。因余干发现的瓷石比寿溪瓷石质量好而日见衰落。民国17年(1928年)开采的矿坑仅2处,一由寿溪瓷土公司经营,一由徐光璋经营,二矿年产瓷石20船约800吨左右。寿溪瓷土曾为二白釉四大器等普通瓷器之主要原料,亦可用作碎纹器原料。20世纪50年代矿山恢复生产,属浮东瓷石矿管辖。1954年以后,因质量变化而停采,后被余干瓷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