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文革-现代陶瓷专辑 >> 文章正文 |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
建川文革艺术博物馆-瓷杂件类 欣赏 | ||||||||||||||||||
作者:樊建川 文章来源:建川博物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3 |
||||||||||||||||||
之所以把这一类瓷器归为杂件,是因为它们稀少,品种又零散。有水仙花盆、筷筒、暖水瓶、放针线的小瓷盒、小匙子,还有笔台、筷笼、烟灰缸、火柴盒,甚至还有像积木的彩绘儿童小瓷块。这些都可称为地道的饰品和“玩物”了,在“文革”极为难见。 “文革”时期日常生活的本质中是没有纯粹意义的个人生活的一席之地,加之国民经济的停滞,国民生活水平的最低要求,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就更显出单调、俭朴的本色。杂件当然就更为难得。比如水仙花盆,在破“四书”的文化氛围中,它属于“靡靡之音”,居然能留住,想必是深藏于不寻常的人家。再比如,地方小瓷厂出品的“东方红”筷筒,画面上的公鸡、竹子夺了红太阳的亮点,非常出彩,闹不好当时就被斥为“小资产阶级情调”。那时候,许多词汇都有很强烈的政治色彩和象征意义,用不妥当是要惹祸的。“红太阳”就是一例。 “丰收”小瓷盒应该说是放针线的,当时人们没有金银手饰等可以收藏,反而缝缝补补是日常功课。 小匙子上多写“为人民服务”,意图也是发挥其举手之间的教育功能。 今天如果要试图从瓷器上窥探到一点“文革”时期普通人私生活情调的话,杂件类应是一丝缝口。不过,有的情形仍是难以猜测的。比如瓷火柴盒、筷笼、针线盒等,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与它们本身相比,都远远违反了那个时期历行节俭的原则,更不用提彩绘儿童小瓷块。它们是在什么“藉口”下得以出现的?它们的政治话语的核心又是什么?生产这些物件的工人和批准生产的领导有着怎样的生存环境?
|
||||||||||||||||||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文革瓷器梦魇 文革瓷器-摆件类·图鉴 文革瓷器-坛罐类·图鉴 文革瓷器-茶壶类·图鉴 文革瓷器-杯类·图鉴 文革瓷器-碗类·图鉴 文革艺术瓷探究与鉴赏 ̶ 文革瓷器-挂盘类·图鉴 文革瓷器-瓷瓶类图鉴 文革瓷器·瓷板类图鉴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景德镇陶瓷在线(景德镇名瓷在线)版权所有. 站长:李申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