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瓷釉·工艺·器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柴窑烧造基本参数及相关讲解         ★★★ 【字体:
柴窑烧造基本参数及相关讲解

作者:李申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9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柴窑基本参数  柴  窑】
    一、工艺流程
    整理窑弄一一传坯满余塘一一搭挂窑一一窖兜脚一一传坯满窑一一扎匣屑一一架表一一铺炉底一一砌门(下桩一一上桩)一一点火(打冷火)一一烧窑(上半夜,下半夜、日窑)一一清火一一歇火一一清理现场(扒乌煤,拆炉门)一一冷却一一拆炉栅一一开窑
  二、操作技术要求
  (一)满窑
  1、铺窑床,整理窑弄,要用梳扒把老土子挖松扒平。
  2、余塘码砖,应靠观音灶处码两码,一码正砖,一码花砖。
  3、余塘满匣钵,应根据季节气候不同而决定匣钵的间距和高低。天热时,排列得稀而高,抽力则大,冬天寒冷时则反之.
    4、搭挂窑(即窑尾和余塘交界处固定式的匣板),要根据把桩师傅的指定,根据天气变化,天冷挂窑要低,天热则反之。
    5、小伏手,窖兜脚,要按把桩师的指定位置在窑床上挖成座兜脚匣钵的坑,大器匣钵重叠两只,刹利匣钵重一只即可。
    6、满窑时,摆桩子要全体以赴,按照职责分别进行发坯、传坯、装窑、扎两节匣屑,做到匣柱平稳端正,不能有歪斜现象。
    7、满窑,当匣柱上升到五手(指马口和大器匣钵)时,(即一人加一手的高度)由架表工接表。   
    8、砌门,由小佚手配合架表工,用耐火砖与釉一块一块由下而上粘接,(下部留好引火孔)砌到投柴部位留出投柴口,让打杂工用单砖砌到封门,在规定的高度留好看火孔。外表用窑里烧过的余泥过细筛后和水成浆涂糊表层,以防漏风。
    9、由打杂工净扫窑门周围,准备烧窑。
    (二)烧窑
    1、点火,在炉栅上堆满木刨花,在木刨花的周围堆满窑柴,通过引火孔点燃,开始打冷火(即预热)。预热阶段的长短要根据所烧制品不同而定,如烧大件瓷器,一般时间要适当加长。
    2、投柴升温,烧到靠炉门三、四路匣柱呈暗红色时,温升为400~500℃即请挖坯工指导烧窑。
    3、烧上半夜,当炉火红到起手分析眼时,由挖坯工带领收兜脚2人,一扶半1人,二扶半2人,共6人分成三组轮流投柴。根据炉温要求加急火时可分成两组,三人一组投柴,每十几分钟换班一次,每投柴一次相隔十几分钟,这时要求窑柴要投得快,投得准,如此大火掩门烧8小时左右,温升1200℃左右。直到火焰烧至下囱即可叫窑。
    4、烧下半夜,由架表工带领,收兜脚和二伏半不能下班,加上三伏半1人和小伏手1人专门运柴,推开炉门继续抢烧,同时收兜脚工要经常到起手、落手分析眼观测火温和表头是否有走动。过六小时左右,清火炭(扒干净炭灰),如窑温不够再烧l小时又清一次火,二佚半2人,收兜脚1人下班,由挖坯工等12人继续烧日窑。
    5、烧日窑,除二扶半2人,收兜脚1人提前下班外余12人全体以赴,将炉温升至要求达到的温度,在余塘后面的总分析眼测定温度,现在使用热电偶或光学高温仪测定,达到炉火纯青的状态,由把桩师判定歇火。(传统的方法是由把桩师在总分析眼中借以吐痰判定火候)。
    (三)歇火
    1、如果把桩师认为火候未到,也可以先由集体判定增添槽数(每投一次柴为一槽,每十槽为一筒),然后把桩决定投柴次数。
    2、停止投柴,燃尽松炭变黑,从炉门脐眼处扒干净炭核乌煤。
    3、开上桩窑门(投柴口以上)自然冷却24小时。
    4、全折窑门,拆除炉栅,搭跳板,准备开窑。
    (四)开窑
    1、小侠手准备好跳板搭好跳、窑凳、二脚马和照明灯等开窑工具设备。
    2、收兜脚工收饼子、掩子缴表。大件由收兜脚工接,刹利匣钵由装坯工接表。
    3,装坯工搬清匣钵,选瓷工配合装篮,窑管登数入帐。
    4、打杂工清扫窑弄,处理乌煤,码好兜脚,掏好老土,用梳扒挖老土子,准备下次满窑。
    5、推窑工把窑厂清理出的工业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
    6、小伏手和一扶半管理好窑屋。    .
    三、平焰窑(柴窑)技术参数的控制
    (一)结构
    1、窑室:前高而宽后短而窄
    最高处5.5米    最低处2.3米  最宽处4.6米    最窄处2.3(观音堂)
  2、窑底:为实体,前端低于后端40~50厘米,呈1.5~3.6度倾斜度,窑底前宽4.5米,后窄2.6米。
    3、窑顶前端高向后呈14。50’,角逐渐降低变窄至“挂。窑口”处高约2.3~2.5米,宽约2.3~2.7米,顶拱厚24厘米:
    4、窑门:设在窑身前端正中间。    高约2.7~3.2米  宽约O.6~0.7米
    5、炉栅。在窑门内侧设一个炉栅。    长约1.2~1.3米    宽约0.7~0.8米    坑深1.2米
    烧窑时用匣钵和炉板临架起倾斜式内低外高的炉栅,其热强度5286000千卡/平方米·小时,重量强度1700~2200千克柴/平方米·小时。
    6窑墙和护墙,自下而上略带内倾,墙厚20~24厘米。
    护墙用机砖砌在窑墙外部的周围,厚1.5~2米,高3米左右。   
    护墙与窑墙的间隙20~30厘米。
    7、看火孔(又叫分析孔),右侧称起手分析孔;左侧称落手分析孔。两边孔不在对称点上,右前左后隔一路匣钵,一边三个。
    窑尾挂窑口顶蓬正中一个总分析孔,烟囱壁上一只看火孔。  孔径约15~18厘米。
  8、烟囱。设在窑身最后端。
  高约16~18米,横截面为前宽后窄,上口断面积1.75~2米。,壁厚lO~12厘米,前部烟囱垂直,后部囱壁向上前倾,前壁高于后壁700厘米。
   (二)砌筑材料:240 x 80×30(毫米)窑砖。
    (三)容量:日用瓷10~15吨,3万件左右。
    (四)窑次:4天/窑次
    (五)窑温:
    薄壁窑体表面温度<80℃
    前段上部1280~1300℃
    下部及后段1220~1250℃
    烟囱下部1150~1200℃
,    上下温差50℃
    前后温差100℃
    (六)容积(包括烟囱底部)170~250立方米
    (七)烧成气氛。
    前上部达700℃执还原焰操作
    1000~1100℃时,CO含7~9%
    1100℃~熄火CO含3~5%
    (八)周期96小时,其中烧窑24小时
    冷窑24小时,(开满窑时问也要48小时)
    (九)燃料消耗;松木块约70米。,按目前实际耗量约50余立方米。
    (十)使用寿命:每座窑一般烧80~90次。

俯看全境如焚火,三千炉灶一齐熏-烧成过程与镇窑(柴窑)

景德镇窑  陶瓷艺术成型或艺术设计、施釉装饰之后,并不意味着陶瓷艺术诞生了,还得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的检验,尤其是火的检验。所谓“匣器调色,与书家不同,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后定”(朱琰《陶说》);所谓“千度成陶,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少土气”(周高起《阳羡铭壶系》)就是此意。胎体变形、破损、色釉和纹样的形成是否如意,莫不取决于火,它的呈色极为敏感,窑炉结构,烧成温度,冷却方法,窑内气体成份及浓度的变化等等,都会对它发生影响,即使是同一配方在不同的烧成条件和气氛下,也可以得到不同色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陶瓷是鬼斧神工的“火的艺术”。这是陶瓷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所以欣赏陶瓷艺术,不能不佩服于火的神奇与倾倒于火的魅力。柴窑与柴垛

  “泥做火烧,关键在窑”,烧窑成功与否是瓷器质量优劣的重要环节。烧成过程是陶瓷制造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对坯体来说,所谓的烧成过程就是将成形后的的生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热处理,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达到所要求的理化性能指标的成坯;对无釉产品即为成品,对带釉陶瓷产品来说,在热处理过程中釉层也要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最终形成所需形态(通常为玻璃态),具有所要求的理化性能及所期望的装饰效果。

  饶州窑又叫景德镇窑,简称镇窑,由于它属于景德镇产瓷区,具有独特的传统窑炉结构,因此得名。而传统中以柴为燃料,又名柴窑。它是古代著名的瓷窑。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放首位,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满窑、烧窑、开窑是十六世纪瓷工烧器场面的再现,组织严密,气氛紧张,如今参与其中,可亲身体验古代瓷工的劳动乐趣。

装坯与满窑

  装坯与满窑是瓷坯烧成瓷器前的必要过程。把装好瓷坯的匣钵,搬到窑膛分行码好,并留出焙烧的空间,也叫火路。它是烧窑的工序之一。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把庄要精心安排好窑位,一般事前数行是粗瓷,中间是细瓷。然后由专司其责的满窑店和窑里的工人按要求操作。按照惯例柴窑有满窑点派一师一徒“扶窑”,徒工中有一名可以独立操作的人。搓窑则是一师一徒上窑,满好出手一边窑位。包括“扎匣屑”(用匣屑塞在各窑路间的空隙)。

装钵(装坯)

  瓷坯成型并干燥后被运入窑,将这含水分的半制品(生坯)装入匣钵内,称为装钵或装坯。把坯体装入匣钵之前,要先在匣钵底上撒一层薄薄的石英粉或稻谷壳灰(匣钵垫渣)。以防止坯体与匣钵相熔结,一般还要在坯体下放置一块与坯底脚相适应的渣饼(垫饼),但有的坯体装入耐火度高而底部平坦的匣钵时,也有不用垫饼的,上了釉的大型坯件倾倒装入匣钵时,必须利用支架或支钉,坯件之间或坯件与匣钵墙之间必须用刨花塞紧,使坯体平稳,以防止坯体倾倒或未装平稳而发生烧成变形。装钵是装窑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按照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进行细致的装钵,则可以减少废品,提高成品率,否则由于装钵不小心将产生变形与落渣、射火、下码翘甚至钵柱倒塌等。

装窑(満窑)

满窑  “满窑昼夜火冲天,火眼金睛看碧烟;生熟总将时候审,此中丹诀要亲传。”装窑又称满窑,就是将装有瓷坯的匣钵,按预先的设计,装进窑炉内。中国传统陶瓷生产工艺在制品装窑操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装窑的方式根据不同的窑室结构而有不同的满窑。镇窑窑室高大,结构特殊,没有吸水孔,没有闸板,对火焰的控制主要靠匣钵柱的松紧稀密来调节,所以镇窑的满窑技巧是有讲究的,一满二关,才能烧出好瓷器,忽视那一个方面都会出问题。满窑的第一关,装窑的瓷工在生产实践中摸透了火的脾气,把满窑烧窑概括为“卡和放”的技巧。所谓“卡”就是卡住火路,不让火四处跑;“放”就是让火按照满窑设计的火路。烧窑而控制火来保证各窑位的温度与气氛达到要求的目的,就是靠满窑的匣钵的排布与匣屑装置和数量来调节的镇窑是平焰窑,窑室前高后低,窑底又无吸火孔,温度分布明显是窑顶温度高,窑底及下部低,特别是靠近窑尾的下部间谍很低,针对这种情况,装烧窑工在技术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封窑门

  等窑装满后,接着就用碗类匣钵砌筑火床并用窑砖八块眠放在炉棚空隙处。在炉栅上放上点火用引柴,然后即可进行封窑门,窑门是用窑砖眠砌,下面留有点火孔中部留有投柴口,上部用碗类匣体镶砌两个窑眼,传说是为了纪念风火仙的,实际上烧窑时根据火焰高温颜色来可以大体掌握烧成的进程,在某种程度上窑眼可用来观测窑前的温度,窑门砌好后即可点火,点火后,即可用逆性黄泥涂塑窑门,在窑门涂塑黄泥之前点火比较容易燃,这是因为从窑门砖缝隙间可以进入空气。

烧窑与开窑

投柴  烧窑是瓷坯烧炼成瓷器的全部过程。旧式烧窑一般一窑次为16~18小时。窑里分“烧上半夜”和“烧下半夜”两个班次进行,为便于“叫驳”(交接班),窑工要上窑住宿。柴窑由打杂叫“驳”,搓窑由火手叫“驳”。遇有烧炼时间延长,也叫“交倒驳”,但班上的人员不得下班,要和接班的人员一同完成烧窑任务。

烧窑  开窑是从窑内搬出匣钵,取出瓷件和清理窑室,并做好烧窑的收尾工作。一般是在歇火后的第二天上午进行。搓窑由小伙手去通知各搭坯户,柴窑则由收兜脚后去通知。在搭坯户到来之前要揭下当窑门的三根匣杪和所有小器的杪,摆好开窑凳。

柴窑与槎窑

景德镇柴窑  柴窑是将松木锯成一尺左右的木段,再健窑户有制匣钵、装匣、满窑、烧窑、开窑等业。窑户还按燃料不同分,柴窑户、搓窑户两行,用松柴片烧窑的叫柴窑,经营柴窑的有两类,一类是烧窑、做坯两行都兼备窑户;一类是专门烧窑的所谓“烧挂脚”的窑户。燃料用松枝、茅柴,枝叶的窑叫槎窑。粗瓷如灰器、渣器除了小部分在柴窑的“余堂”内烧成外,其余都是在搓窑内烧成。烧成温度较低。

  随着时代的进步,柴窑烧瓷经被视为落伍、费时、费力的烧瓷方式,然而因柴火直接在体坯上留下自然的“火痕 ”,使得瓷坯色泽温润且变化多端;且木柴燃烧后的灰烬,落在作品上产生“自然落灰釉”在受火痕与背火面所产生的阴阳变化,也是电窑、瓦斯窑所不及的。落灰经高温溶融,形成自然的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点火与投柴

  满好窑砌好火床后,把木刨花,破旧篾长春和干柴等按所需堆数堆在用匣钵砌结起来的火床上,再把松柴堆在上面,松柴要堆到将与投柴口手齐的高度,以免封闭窑门点火后投柴时打坏了匣钵火床,点火时细了的松柴点着,从点火口伸进窑内点燃木刨花,干篾和桦柴等使之燃烧,开徐徐从投柴口投入干柴,投柴时每次数块,以便维持燃烧速度,窑头上的通风口开着,让部分木蒸汽和烘气从此通风口开着,让部分水蒸汽和烟气从此通风口冒出,在一定时间以后可用耐火砖封闭此通风口。

  投柴操作也有一定的技巧,我国窑工经漫长的时间摸索出了一套行而有效的经验方法。烧柴的平焰镇窑,在烧窑操作上,可分成三个“火期”。

1)缓火期
  自点火烘坯起至烧还原焰止为缓火期,点火后初期每次投柴以后,投柴口不用松柴堵封,这是为了多进入二次空气,以增加窑内气体流量,防止局部温度上升过快,并稀释烟气避免水蒸汽饱和,用以提高露点,

2)热火期
  此期是在还原焰后期开始的,在此期要将火床空隙处所架设之耐火砖去掉,使有效面积扩大,增加空气输入量并逐渐增加投柴量,加大火床重量强度。

3)速火期
  速火期窑温很高,燃烧迅速,投柴频数也必须相应增加,方足以维持窑温继续升高,以达到所需要的窑温,速火期有加快升温的意思。

测温与观火孔

  镇窑窑顶由前往后有通风孔(窑头顶上)。左看火孔,右看火孔,后看火孔以及烟囱看火孔等,分别作通风和观测窑内温度气氛之用。

  传统的镇窑测温方法是凭眼睛观测以及钩照子观测。还有在窑内前后左右上下安放测温锥,在烧成过程中观察温锥弯倒情况而确定窑内温度。

  民间的吐痰入窑也是测温方法之一,但只有把桩工本人才知道吐痰入窑测温真谛,据说吐痰入窑测温法既可测定窑内温度又可测定窑内抽力,其理论依据可能是观察浓痰掉入窑内碳化速度情况及痰在窑内飘动情况等,至于烧柴窑安热测温的则不多见。

止火与冷却

  古老的镇窑烧窑判别火候的传统惯例,是根据窑内火焰清爽如清水一样,看不见枭枭浮动和缭绕牵扯动的火焰痕迹,并且窑后面略呈白色(从烟囱看火孔看窑内火焰)匣钵底部和匣钵墙无明暗之分,则为全窑烧好的佐证,此时即可止火,有经验的把桩工向窑后看火孔内吐痰,痰掉到窑底立化白光散去,出现这种现象即可作为止火的参考标准。

  冷却就是瓷器烧成熄火后,至少要冷却24小时,行话称之为“歇火”。止火后一小时,可将临时火床的碗类匣钵从窑门点火孔处钓出,两小时以后再拆去投柴口以上窑门的砖,使之自然冷却。

开窑

  开窑就是将成瓷从窑内取出,这时旅游者可拿到自己所购瓷坯烧成的瓷器。镇窑是一种适于快速烧成和快速冷却的窑这样保证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和白度,镇窑烧窑分上半夜、下半夜、日窑三个班,上半夜班由加表工负责,完成还原焰烧成阶段,要求烧好还原焰,全窑制品均呈白里泛青,关键技术是使还原气氛拉到窑所装制品需要达到的烧成极限温度,要求窑内保持弱还原焰并进行高温保温,均衡全窑温度,保证全窑制品烧熟烧好。约经大约在止火24小时后即可拆去整个窑门,即可进行出窑。

镇窑及其基本结构

柴窑结构之1  镇窑的基本结构图示:(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

  柴窑的架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火膛(fire box燃烧室),窑室(chamber), 烟囱(chimne),烟道(flue)。烧窑的原理是:木材于火膛中燃烧,其产生的热度,灰烬,火焰,经过窑室,对摆在其中的陶坯产生作用与效果,再经过白烟排出。因此窑的设计重点不仅要有利于燃烧(包括升温及保温),而且要有利于火与灰(flame and ash)在坯体上的火痕 ,更要适合于火的排出路径(侧焰、倒焰或直焰)。

  窑的建构不单纯是技术问题,窑的形式更决定了火的路径,也就是决定了落灰,火痕的方向性。更确切的说,窑将确立作者不可变更的窑火风格。不同形式的窑有着不同的特性,甚至于同一形式的窑,有不同窑的个性,我们对一座柴窑窑性的掌握,除了顺应与驾驭外,也包括烧成的效果的掌握。无论如何,一座窑仍要有相当的掌控度和适量的落灰及火痕的效果。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