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因素中,上半部分是“艺术因素”,下半部分是“市场因素”。我们看到,艺术瓷在“艺术因素”方面毫不逊色,如果要进行简单的排序(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起见),那么由低到高顺序是: 紫砂陶-艺术瓷-油画。然而,市场兴起的顺序却是:紫砂陶-油画-艺术瓷。显然,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艺术因素没有因果关系。而在“市场因素”方面,艺术瓷明显处于劣势状态。从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看,“市场因素”存在的不足,正是艺术瓷市场滞后的根源所在。找到其中的关键性因素,对于艺术瓷市场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如何看待艺术瓷升值问题都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首先,带*号的11种是重要因素,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这些因素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思想理念”、“政府统筹能力”、“产地购买力”3个关键性因素是“因”,从而导致其余8个“果”的因素。“市场理念”的落后与“政府统筹能力”的弱化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导致“市场运作方式”、“基本传播途径”、“专业普及性读物”等营销宣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与不足,进而导致“收藏者理念”模糊;而“产地购买力”及“所在城市区位”等经济上的欠发达因素,又使得内需所带动的商业影响力大大削弱。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市场关注度”低下,导致“收藏者数量” 较少,从而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商业“炒作”的基础。这是“强大资金”没有注入景德镇艺术瓷市场的原由。此外,在这种幅面效应的市场因素作用下,艺术瓷依然能在2002-2006年有着快速而稳步的价格上升态势,其中原因,应该归咎于“供需矛盾”,也就是说,这期间价格的攀升基本上是由常规需求决定的。这表明,艺术瓷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从上述比较和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艺术瓷市场形成的三个基本原则: (1)艺术必须是最好的; (2)艺术的市场价格并不是艺术本身决定的,是市场因素综合决定的。这些因素的因果效应,最终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3)强大资金的注入是价格骤升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兴旺的催生剂。 2.艺术瓷市场存在的三个问题: (1)思想理念较落后; (2)政府统筹能力较弱; (3)产地及区位经济较落后。 3.艺术瓷市场蕴藏的三个有利条件: (1)历史地位非常高; (2)升值空间非常大; (3)庞大资金至今没有光顾。 (三)庞大资金针对艺术瓷可能采取的策略 1.不同地区的财团,可能选择不同的1-2位国大师或教授。这种顶级的地位显然能促生顶级的价格; 2.包揽其近年精品,使其不进入或极少进入流通市场。目的是牢牢控制住其价格区间,保持市场运作上具有相应的灵活性。这个阶段的通常表现是:一部分国大师或教授只有不断上涨的价格,但很少有精品在市场流通。 3.先期在国内大大小小的拍卖行“小试锋芒”。其特征是:举办拍卖活动的频率很高;国大师、正副教授、省大师、著名老陶艺家、部分省高工,广收博种;价位可能在数万-200万以内。客观上起到“练兵”作用。 4.可以肯定的关键性流通渠道是:著名拍卖行。有两种可能:一是美国全资中国Sotheby's或Christie's拍卖行在北京或上海起拍(早在1994年底商务部即正式向外资开放国内拍卖市场);二是香港佳士得(Christie's)或苏富比香港拍卖行起拍。这些著名拍卖机构的权威性与可信度,能吸引具有实力的购藏者并有助于价格骤升。当然第一步是进入这些机构的拍卖目录,要求国大师和教授(也可能有个别省大师和著名老陶艺家)在此之前具有规范的市场行为,而作品应该是呕心沥血的“绝品”。成交价可能在数百万至千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