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抛开艺术品中的学术价值或者艺术价值来评判,近几年被炒上天现如今逐渐降温的艺术品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还有哪些作用?
无外乎下列几种作用:
投资:相比股市和房市,艺术品市场的涨跌幅度还算相对靠谱
审美:进入到当代艺术范畴,这个功用一直被有意无意的弱化了。直至近来市场走低,艺术品消费性的高呼之下,艺术品的审美功能在不久将来可能会被重拾。
情感填充:一件艺术品或许唤起你尘封的记忆,尤其是有关特定年代,特定事物的作品;或许她的图释或者形态贴近你具备的知识结构,比如我自己学过机械设计,所以观察史金淞王鲁炎的金属作品时会带着兴趣自然用一些专业知识去解构。
消费:也即所谓的艺术品所具备的奢侈品商品属性。在中国大陆接下来肩负培养第一代贵族的数百年历史使命中,任何具备奢侈消费品属性的物件都会拥有极强的生命力。
艺术不一定都能够以实品的方式呈现,仅对那些能够以常规态物品出现的艺术而言,如果一件新的作品在大层面如创作形式,表意方向,小层面如技法(或工艺),构图(或结构)等均可在前人作品中看到十分类似的情形时,如在798或者艺术博览会中经常能遇到那些带有强烈“里希特遗风”或是“沃霍”传人等作品,作为普通艺术消费者来说,并不需过分担忧,但是将个人艺术语言融入到已有风格的艺术家显然要比纯粹cosplay的画匠更为受到尊重。
当美术发展到所谓的当代艺术阶段后,对艺术家身份认定的重视重度,已远比作品艺术性重视重度的顺位要优先许多。所以哪怕两个人作品似乎一个模子出来,但因两位作者个性理念全然不同的现象也履能见到。
此外看到同一艺术家雷同的作品屡出不鲜,先抛开作者本人常挂在访谈时用的强调“因为我的内心告诉我这类作品还能承载我真实的情感”之类,仅从市场层面来看为何这类作品还能够维持销量甚至价格还能连翻几倍。此现象也不足为奇。
学过市场的人都知道价格制定的最关键因素不是商品的成本,不是所具备的特殊属性程度高低,而是市场中买与卖的供需关系。一个雇佣大量枪手的多产画家,大着胆假设一星期画两张,一个月画八张一年后理论上就是近一百张作品进入市场体系,画过画的朋友一看可能会觉得这哥们画的也太快了吧估计市场上不靠谱。但是我们再设想一下,这个艺术家小有名气,差不多每年有50个老藏家想买他一张新画同时每年有新的50个人进入市场准备收藏他的作品,只要希望购买作品的人超过艺术家的年生产力,其作品价格就有继续上调的可能。更何况近年来涌入的不少基金,经常大批量的入手其看好艺术家作品的例子。年产力到这个数目的艺术家,作品中的艺术性早不知道忘到哪里去了,但是不要紧,这个现象更说明了艺术品的奢侈品商品属性在当下市场以及人文社会中的突出程度。
存在既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