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有着20多年制作薄胎瓷历史的万小康作坊采访,一走进作坊,记者就看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薄胎碗。万小康告诉记者他从16岁跟着师傅学习薄胎瓷的制作工艺,对薄胎瓷有着深厚的情感。在作坊里,记者看到万小康在利坯车上正在利一件薄胎小碗,匀速运转的利坯车和娴熟的手法使利坯刀在碗上削出一层层瓷土,凭借20多年的经验和手法,万小康对碗的均匀、厚薄、光滑都做到心中有数,于是在适当的时候,利坯车停止运转,一个完整匀称的薄胎碗就诞生了。万小康告诉记者,他主要以制作薄胎大碗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春天和冬天不适宜做薄胎大碗,因为春天雨水多、冬天气温低,坯都不容易干,就会变形、冻裂,做薄胎大碗以夏天为主。记者在万小康的作坊里看到一个硕大的薄胎瓷大碗,用手指轻轻触碰,碗就晃动起来,万小康告诉记者,像这种薄胎大碗在成型的时候喘气太大或手脚稍重都会影响到碗是否会裂。迄今为止,万小康已经做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薄胎碗,直径1.26米、高50厘米,这个大碗被成功烧制出来震惊了陶瓷艺术界。万小康还介绍道,20多年做薄胎的经历让他喜忧参半,痛并快乐。喜乐在于每一件薄胎碗的成功烧制,忧痛则是因为大件薄胎碗的成品率不到30%,所以做大件薄胎碗要保持非常好的心态,不能因为功亏一篑就灰心放弃。说到那个最大的薄胎碗,万小康感触颇深,他做了30多个,历时2年多,才出了一个完整的精品,这让他倍感珍惜这件大碗的来之不易,也感悟到薄胎大碗的难度之大和薄胎工艺的繁杂。
薄胎瓷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从瓷矿开始淘泥、配料、拉坯、利坯(修坯)、成型、上釉到烧制,几十道工序,全部都采用手工制作完成。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分三次烧成。第一次将成型好的薄胎素烧750摄氏度,这个时候未成瓷的素坯要用砂纸打磨、修坯、然后上好釉经历135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之后在烧好的瓷胎上绘画再经过800摄氏度的红炉烧制。
在万小康的作坊里,有一位老艺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前询问得知,今年65岁的邵爱荣从事画边角工作已有40余年了,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正在一个直径1米、高40厘米的薄胎大碗上画边角。老人那种专注的神情和忘我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记者。邵爱荣告诉记者,家人都劝她在家安享晚年,可是她非常热爱她手上的工艺,也为自己生长在瓷都景德镇感到骄傲,她要为陶瓷工艺的传承发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的薄胎瓷轻巧、秀丽、通透、精致,是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它像一首诗清逸飘渺,又像一幅画百看不厌,它更象征着一种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薄胎瓷美轮美奂,如诗如画,不仅美在外,更有质在内,做好薄胎瓷是一项艰难的事情,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景德镇的薄胎瓷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北宋的影青瓷,那时就有“滋润透影,薄轻巧”的说法。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觅销”,正是景德镇薄胎瓷“薄如纸”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