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网文转载>>文章转载>>正文内容

茶器 | 二十四器

作者:未知 来源: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4日 【收藏】【查看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茶器 | 烹茶盡具,飲茶講究器具,正式茶宴有所謂二十四器,皮日休細列了茶塢、茶筍、茶籝、茶竈、茶焙、茶甌等種類。現代人很難理解飲一杯茶為何需要如此復雜器具,但在古代,飲茶如生活禮儀,用器也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至於三五友人,偶爾以茶自娛乃自煎自食之樂。
 
二十四器
 
《茶經》中,陸羽便精心設計了適於烹茶、品飲的二十四器。
○風爐: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國道家五行思想與儒家為國勵誌精神而設計,以鍛鐵鑄之,或燒制泥爐代用。其具體設計思想見後章茶道部分。
○笤:以竹絲編織,方形,用以采茶。不僅要方便,而且編制美觀,這是由於古人常自采自制自食而特意設置。
○炭撾:六棱鐵器,長一尺,用以碎炭。
○火夾:用以夾炭入爐。
○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鐵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銀釜。
○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
○紙囊:茶灸熱後儲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碾、拂末:前者碾茶,後者將茶拂清。
○羅合,羅是篩茶的,合是貯茶的。
○則:有如現在的湯匙形,量茶之多少。
○水方:用以貯生水。
○漉水囊:用以過濾煮茶之水,有銅制、木制、竹制。
○瓢:杓水用,有用木制。
○竹莢:煮茶時環擊湯心,以發茶性。
○鹺簋、揭:唐代煮茶加鹽去苦增甜,前者貯鹽花,後者杓鹽花。
○熟盂:用以貯熱水。唐人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後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時出現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將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稱之謂‘救沸”、“育華”。
○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還有鼎州瓷、婺州瓷、嶽州瓷、壽州瓷、洪州瓷。以越瓷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畚:用以貯碗。
○紮:洗刷器物用,類似現在的炊帚。
○滌方:用以貯水洗具。
○渣方:匯聚各種沈渣。
○巾,用以擦拭器具。
○具列:用以陳列茶器,類似現代酒架。
○都籃:飲茶完畢,收貯所有茶具,以備來日。
 
現在看来,飲一杯茶有這麽多復雜的器具似乎難以理解。但在古代人說,則是完成一定禮儀,使飲茶至好至精的必然過程。用器的過程,也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其實,現代烹飪所用器具較陸羽二十四器更為復雜,只不過廚師作,客人吃,不知其中艱辛而已。中國古代茶人,用這樣細膩的描述體味自煎自食的樂趣,也從中表現實踐精神。陸羽當時便說明,所謂“二十四器必備”,是指正式茶宴,至於三五友人,偶而以茶自娛,可據情簡化。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而用點茶法,因而器具亦隨之變化。宋代茶藝,處處體現了理學的影響,連器具亦不例外,如烘茶的焙籠叫“韋鴻臚”,自漢以來,鴻臚司掌朝廷禮儀,茶籠以此為名,禮儀的含義便在其中了。碎茶的木槌稱為“木侍制”;茶碾叫作“金法曹”,羅合稱作“羅樞密”,茶磨稱“石轉運”,連擦拭器具的手巾都起了個高雅的官銜,叫作“司職方”。且不論這些名稱所表達的禮制規範是保守還是進步,其中的文化內涵則一目了然。可見,中國古代茶具不是為繁復而繁復,主要是表達一定思想觀念。宋代全套茶具以“茶亞聖”盧仝名字命名,叫作“大玉川先生”。足見,僅以使用價值來理解古代茶器是難得要旨的。今人參觀日本茶道表演,看見方巾、水方、小刷子等一堆器物,而不知其義。不用說現代中國人,即便日本茶道師,使用這些器物也不一定盡知其中含義。因此只能從文化觀念上,才可能作出合理的解釋。
 
  明清廢團茶,散茶大興,烹煮過程簡單化,甚至直接用沖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隨之簡化。但簡化不等於粗制濫造,尤其對壺與碗的要求,更為精美、別致,出現各種新奇造型。由於中國瓷器到明代有一個高度發展,壺具不但造型美,花色、質地、釉彩、窯品高下也更為講究,茶器向簡而精的方向發展。壺、碗歷代皆出現珍品,如明代宜德寶石紅、青花、成化青花、鬥彩等皆為上乘茶具。壺的造型也千姿百態。有提梁式、把手式、長身、扁身等各種形狀。圖案則以花鳥居多。人物山水也各呈異彩。我國唐代茶碗重古樸,而宋代由於鬥茶的出現,以茶花沫餑較品質高低,需要碗色與茶色和諧或形成鮮明對比,所以重瓷器色澤,而明清以後,茶之種類日益增多,茶湯色澤不一,壺重便利、典稚或樸拙、奇巧,碗則爭妍鬥彩,百花齊放。所以,僅明清壺碗組成一個大型展覽亦並不費難。
 
  清代京師,則自有獨特的高雅茶具。老北京大家貴族、宮室皇廷,乃至以後許多高檔茶館,皆重蓋碗茶。此種茶杯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蓋。蓋碗茶又稱“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一個小天地,小宇宙,包含古代哲人“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蓋碗茶源於何時,至今無定論。茶托又稱“茶船”,民間相傳為唐代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所造,始為木托,後以漆制,始稱茶船。但從目前考古發掘來看,茶托的出現肯定更早,所以崔寧之女創茶船之說也只能作故事傳說來看。益碗茶具有許多花樣,常繪山水花鳥,多出名人手筆。碗內又繪避火圖。有的連同茶托為十二式;也有的十二碗加十二托,為二十四式,以備茶會之用。清化茶托花樣繁多,有圓形、荷葉形、元寶形等等。北京氣候高寒,茶具以保溫為要,所以蓋碗茶具一時風行,此風一起,影響各地。尤其是四川等地,大街小巷,處處茶館皆備蓋碗茶,至今特色不減。
 
  明清以後,茶具不僅為實用,而且成為十分典雅的工藝品,許多家庭喜歡擺一套精美茶具,有客來沏一壺好茶,列杯分茗,既是親朋情誼,又是藝術品的陳列欣賞。中國人茶藝觀點可以說已深入千家萬戶。
 
  中國瓷器向來知名世界,飲中國茶,又用中國茶具方為完美。茶與茶具結合,推動了中國茶文化向外擴展。自明以來,我國出口貿易中茶與瓷器皆為大宗,近代更是如此。直至現代,中國茶具仍為世界各國所寶愛。今之東南亞國家,明明是自己燒制的茶具,卻以“中國瓷器”相標榜,以擡高身價。小小茶具對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 上一篇:清代景德镇陶瓷兴衰
  • 下一篇:中国藏家买西方艺术品:真爱还是跟风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