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中心
了了亭商城
陶艺词典
影视中心
拍卖指数
网站首页
艺术文章中心
瓷器款识图库
藏品鉴证实录
陶瓷视频库
陶瓷拍卖指数
艺术家黄页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了了亭商城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陶瓷艺术研究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收藏真伪辨析
收藏品市场·故事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了了亭谈收藏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景德镇陶瓷新闻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名家作品欣赏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其他
民国瓷
建国后
太少红狮
茶壶专篇
桃花美女图案篇
晚清-民国瓷瓶篇
笔筒、帽筒类
盘形、碗类
罐类
杂件类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大师电话黄页
教授电话黄页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补充栏目
陶瓷300问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雕塑
青花
斗彩
粉彩
新彩
釉里红
颜色釉
古彩-五彩
综合装饰
现代陶艺
周国桢(教授)
戴荣华(国大师)
王恩怀(国大师)
汪桂英(国大师)
陆如(国大师)
吴锦华(国大师)
宁勤征(国大师)
郭文连(教授)
王安维(教授)
彭竞强(省大师)
袁世文(国大师)
戚培才(国大师)
戴玉梅(国大师)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李一新(省大师)
王秋霞(省大师)
秦胜照(省大师)
李磊颖(副教授)
刘乐君(副教授)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陈庆长(老艺术家)
杨杰 麻晓武(高工)
吴伟明(高工)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李云峰(高工)
胡达民(高工)
徐国明(高工)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赵坤(高工)
张万莲(高工)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王静(院校老师)
李申盛(高工)
汪则东(高工)
蓝磬阁
王金泉
江龙(高工)
刘远长雕塑作品
网文转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艺术家
仿古陶瓷精品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保持登录状态
没有帐号?
点此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网文转载
>>
文章转载
>>
正文内容
于丹,《向泥土致敬》:一场文化的饕餮大餐
作者:景德镇日报 丁雪 周筠
来源:
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5日
【
收藏
】
【
查看评论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编者按:瓷博会期间,得知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来景开坛讲课,记者十分激动,恰巧于丹老师时间安排紧凑,无暇接待采访。好在记者所罗列的问题都在《向泥土致敬》学术讲座中一一找到答案,而讲座后全场经久不歇的掌声,更让记者迫不急待地想把讲座中的精彩内容,与读者们共享。
为什么选择来景德镇?景德镇这座城市给您的印象?
于丹:其实我来景德镇只有唯一的一个理由,那就是深深地向泥土致敬!景德镇在中国是一个有着独特话语权的地方,她的话语权是她能够标榜千秋的唯一性。大家想一想,中国在英文里叫做China,瓷器也叫做china,只不过小写是百姓日用,而这一切汇聚成一个大写字母的时候,就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名字。一个民族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名字为自己代言的话,那么这个符号一定凝聚着她最深沉的观念、最全面的符号、最有渊源的符号。她说,所有叫“镇”字的地方,最早都是一个镇守之地。今天的中国正在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这个地方还有什么人用精神血脉镇守中国的陶瓷文化呢?这就是我来向泥土深深致敬的理由。我喜欢在景德镇这样的地方讲学,因为我相信这样的镇守能为我们留住乡土中的观念和信仰。向“泥土”可以学习到什么?泥土与我们是怎样一种关系?
于丹: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中,泥土不仅生长出来我们的粮食,同时还有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希望、我们的伦理、我们的规矩。应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泥土之中。
在不断崛起的都市里,孩子们对泥土的感觉越来越陌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孩子们还是会玩泥土的,但是今天都是柏油马路的时代,还有多少孩子知道泥土在哪里呢?泥土里面一定有着中国农耕文明的接续如流。昨天我在御窑厂,让我感动至深。让我真正亲近一下向泥土致敬的感受。我是第一次能够拿到这个小铲,去一点一点地拨开土层,看见那些个斑驳的青花,还有抹去泥土就温润如玉的白瓷。我跟艾局长说,你看看,连这里的釉都叫得那么感性。我看到甜白釉这个词的时候,我就觉得它带给我们的那种温润、甜蜜,人在泥土中的归属,它那样美玉一样的祥和,它对我们心里那种朴素、温暖的滋养,其实都在这些器物之上。也许,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血脉去贯通从古到现在没有斩断的一种血脉,那就是中国人太多太多的规矩和伦理。我在西方讲学的时候,总是有西方的人问我:“哎呀,你们东方文化太神秘了,你能够简单地跟我说说你们的文化跟我们的文化的区别吗?比如说,大家都过节,你们过节跟我们过节有什么区别吗?”我说:“简单地说,你们的节日绝大多数都是从天上下来的,而我们的节日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所以,大家知道,节序如流,我们一年的时光是靠不同的节庆去驱动的。那么,西方人的节日时间的驱动轴是神的节奏:就是神什么时候有庆典的时候,人向他祈求、致敬、膜拜,这构成了一年中最大的假期。我为什么说中国的节是地里长出来的呢?今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尊敬的老艺术家,我想老艺术家其实是用他们自己的生命去传承农耕文明凝聚在陶瓷上的一份信仰。
此次您在景德镇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于丹:我想景德镇是从镇守再出发,永远在路上。我们一次一次地把我们画好的作品送进窑里,这种历练让它一次一次开窑的时候能打开属于御窑的地方。所以景德镇是一个值得致敬的地方,是因为你们正在用最博大的技艺展示最年轻的载体,用这样一个与中国同名的载体能够向世界讲述一个文而化之的主题,中国古老但并不衰老。不衰老的理由就是因为她有太多太多创新的元素,我想景德镇其实是被这个时代选择的,因为有那么好的技术和那么好的传承,已经准备好了,遇到今天的中国!今天在座的这么多领导、大师,每一个人知道当我们的世界正确的时候,找到那个完成的“头像”,那么另外一面异彩纷呈陶瓷的世界就变得完整,这个陶瓷的世界会给中国的未来一份自信心,因为它将是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它将是一个在日常器物上演绎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哲学,她是拿在手里的那份温润可爱,有一份内心深沉的红霞。所以我要祝福景德镇,祝福这份泥土永远有活力、有生机,因为人心中永远有希望!景德镇是世界的!祝福大家!
我在景德镇很多艺术“大家”中,都看见了温柔贤良的女主人,这让我心存温暖,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家和万事兴啊,家里规矩的传承。景德镇许多艺术大家们的身上传承敬畏天地、感恩人生的那种谦逊,传达那样一种勤勉刻苦、致敬的工艺和对于传承手艺的信仰。
对于像景德镇这样一个以瓷立市的城市,在将来的发展更应加强、融入哪方面的文化?
于丹:我想跟各位前辈老师、各位朋友要沟通汇报的是景德镇的美好在未来的发展上还有巨大的空间:就是植入一些现代的概念。在我看来,景德镇用了那么多年的储备从宋到明到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等待今天的厚积薄发,可以说,千年瓷都画了条美轮美奂的龙。但是,概念就是给她点睛,只有点睛之后,她可以一飞冲天。什么是真正的概念?就是景德镇的创新不仅仅是在技巧上,还要在观念上用景德镇的瓷器讲好中国故事,这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在南京青奥会上,习总书记特别跟大家提了一个观点: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原来的很多观念都是用故事传承的。江西不缺禅宗,也不缺向朱熹先生、王阳明先生这样的儒学、理学的大家,他们都是讲故事的人,甚至江西也有很多道家的养生,儒道释在这里都是惠及的,我们得学着用瓷器讲故事。比如我刚说的春夏秋冬、24 节气,在我们的日用之瓷里能有反映吗?我们能让人用着这些东西去看见它的变化。因此,对艺术的创新其实是艺术家在一生当中的追求。
景德镇的艺术家是勇敢的人。我对窑变这件事情特别的痴迷,当我看见釉里红、美人醉,听着大师们跟我讲,这个在一开始都是不能掌握的,有的时候就会失败,但是它一旦成为真品的话你就会惊为鬼斧天工。我看到那些高温颜色釉在窑变中的变化,我听老艺术家跟我讲这都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变。本来这个颜色画上去其实在烧的过程中,有些是人能掌控的,有些时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想,只有敢于承受失败的人才能够相逢最大的惊喜。敢于在失败里面一次又一次在摸索的人,他才不是那种中规中矩,保守中所期待的获得。窑变其实就是一种人生,它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完全失控的人生不是一种失败,但完全可控的人生是一种无聊,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人生就是创作。(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程少艾摄本报记者丁雪周筠整理报道)
相关链接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从1988 年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的第一线,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等20 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 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先后任《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获1994 年、1996 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担任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同时,于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 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 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 万册。
上一篇:
博采众长独具匠心——感悟江西省首届陶瓷…
下一篇:
APEC纪念礼品选定钧瓷茶具定制茶壶半数为…
最新图文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