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胜色.莲花》高温颜色釉.胡伟平(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画院江西分院副院长、陶瓷艺术家)
规格:150件,高.40cm.直径.23cm
胡伟平,是我的邻居,时常在小区见到他有点匆忙的身影,但是我只知道他是胡献雅cm的孙子,也在玩瓷。有一次正带着小孙子在草地上嬉戏,他过来了,手里拿着几本册子,见到我便给我一本:“你是了了亭的吧。”我笑笑,接到手上,认真地翻看,都是些国画味很浓的瓷器,看得出他有绘画功底,在努力地摸着“瓷器”石头前进。
接触过许多外地画家,欣赏他们的瓷画,总觉得有一种道不尽、说不出的感觉,看得多了,我把这种感觉归纳为“瓷味”。您要作瓷画家,那您的瓷器应有景德镇的瓷味。不然,您的国画、油画再好,融不进瓷文化,还会被瓷艺观赏者们排斥,难找收藏知音。
胡伟平自从认准了瓷画这条冥冥之中早已定下的必由之路,他就一直在努力,从成瓷、画瓷、烧瓷,他事事亲历、力求甚解;从器形、装饰、彩种、布局、绘画、他每一步都要谨慎思考、选择、执行。因为有“胡献雅”这位在景德镇陶瓷历史上深具影响的祖父的背景,感到压力甚大,自己的言行必须无愧于此。
我并不是偏重他的身世背景,我看重的是他坚持的努力,从每一点滴做起;我不在意他过去有过什么成绩,我只觉得他是一个可以寄托希望的勤奋者。现在是各种职称和荣誉称号全艺术市场到处浮动的时候,我觉得要静下心来寻找有实力、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性的艺术家。
############################################
胡伟平简介
胡伟平:生于1963年,江西南昌人。号悟一堂、融金堂主人,署石浑、唯品。中国画画家、陶瓷艺术家,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江西分院副院长。著名中国画画家、景德镇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胡献雅后人,自幼传承家学。后毕业于美术专业,进修于浙江美院,先后在江西展省览馆、庐山画院、白鹿洞书院进行美术实践活动,并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近年致力于中国画和陶瓷艺术创作,在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和陶瓷粉彩、青花、高温颜色釉等方面用功甚多,又能不囿传统取法,现代之技。作品颇受国内外收藏家关注。2011年《中华传世名家系列专集·胡伟平瓷画作品选》出版发行。
自序
余为画者,愧也,但求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吾心之妙想。如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幻中得妙,振笔直遂,得以追其所喜闻乐见而感,清心一鸣,子纵横万状,隐秀透灵,且成佳品妙象。
于是吾之乎:
纵横笔墨,不傍门户,品我意趣,参我画禅。
★ ★ ★
作者:彭禹旺
纵然相隔千山万水/你与我远近/不过一杯茶的距离/一杯茶让我品读自己/一杯茶让我温暖你的祝愿/一杯茶让我们心心相印/一杯茶让我们用自己的密码/来破译过去现在未来的奥密!
这是胡伟平为约访而发来的短信,似一首诗。
胡伟平希望和他人没有距离,就算有也只是一杯茶的距离。但当你与他接触时,却会发现他与自己有很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是他不停地用跨越制造出来的
。
绘画材质的跨越
来景德镇之前,受家学影响的胡伟平一直固守在传统国画的花鸟虫鱼世界之中,工作渊源让他有幸与启功结识并拜师,使之在书法与绘画方面有了自己的全新认知,形成了自己的笔墨招式。
两位先辈的感染,同时也使得胡伟平在国学方面极感兴趣。这一切体现在他“自然之山非眼中之山,眼中之山非心中之山,心中之山非手中之山,手中之山又非笔下之山”的信口道来,和那不显眼处翻开的一本《老子》之中。
还是受家学影响,胡伟平扎进了景德镇,用他原来的纸上功夫在陶瓷上挥洒。
在胡伟平景德镇的画室里,你能看到的国画只有一本对开宣纸的签名本,而瓷画却是墙上、书柜上甚至满地的瓷板瓷瓶。无论纸画瓷画,无论山水人物,一色的写意。
“画不好工笔不要谈写意”谈到写意,胡伟平的情绪会立即变得激动起来,从一个瓷瓶中抽出一幅绢质仿宋山水界画,讲述他过去专事宋工笔山水复制的一些往事,反驳说“必先极工而后写意,非不极工而写意也”非板桥老郑的个人观点,而是国画的不二真理。 在绢质仿宋山水界画中,你可以看到胡伟平的线条与造型之功,在宣纸签名本的国画中,你可以看到他运笔用墨的力道,在泥火粹炼的瓷画中,你可以看到他青花色釉及颜料的文人画情趣。
绢、纸、瓷,胡伟平在绘画材质的跨越中,致力深研墨与青花色釉及颜料、纸与瓷的相融相通。
绘画风格的跨越
胡伟平印制了一份作品宣传兼证书的册页,上面是胡献雅的手迹“文人瓷画”。这四个字是胡伟平对自己瓷画的一种定位,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古风浓郁的山水画和一些花鸟人物小品画。
胡伟平的瓷画,初看或繁杂、或简练、或怪异,细品会发现里面的意境、文化以及用笔功底等耐人寻味,但胡伟平更乐意谈他的《气氤兮》。无论是名称还是画面,《气氤兮》都让人费琢磨。我见到的《气氤兮》是一件500件四方镶器,画面以高温颜色釉绘制,底部细看似溪水细流,上部则为多种颜色的蝌蚪状物,一直向上聚于顶部一个镂刻的太极。在众多画册作品集中,胡伟平翻出了他所作的一幅同题国画,说这幅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概念景象,大致是人们晨起之后第一眼所看到的氤氲弥漫的大气景观。
胡伟平是坚定的东方绘画支持者,他不赞成甚至极力反对中西兼蓄。而从这幅已经入围第十一届美展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从工笔到写意再到抽象的巨大跨越。
“这件《气氤兮》除了送过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外,从没在其他地方出现过,我根本不指望现在有人会感兴趣或者是买走。”这句话表明,胡伟平的这种跨越并非一时兴起而为,而是他对中国画潜心探索之举,是建立在一种纯艺术追求的基础之上的。
其实,胡伟平不只是对《气氤兮》,他对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是这个态度,期待的不是现在市场的气场,而是未来艺界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