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全部
  • 文章中心
  • 了了亭商城
  • 陶艺词典
  • 影视中心
  • 拍卖指数
  • 网站首页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器款识图库
  • 藏品鉴证实录
  • 陶瓷视频库
  • 陶瓷拍卖指数
  • 艺术家黄页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 了了亭商城 】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其他
  • 民国瓷
  • 建国后
  • 太少红狮
  • 茶壶专篇
  • 桃花美女图案篇
  • 晚清-民国瓷瓶篇
  • 笔筒、帽筒类
  • 盘形、碗类
  • 罐类
  • 杂件类
  •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
  •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 大师电话黄页
  • 教授电话黄页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 补充栏目
  • 陶瓷300问
  • 一画
  • 二画
  • 三画
  • 四画
  • 五画
  • 六画
  • 七画
  • 八画
  •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
  • 十二画
  • 十三画
  • 十四画
  • 十五画
  • 十六画
  •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 雕塑
  • 青花
  • 斗彩
  • 粉彩
  • 新彩
  • 釉里红
  • 颜色釉
  • 古彩-五彩
  • 综合装饰
  • 现代陶艺
  • 周国桢(教授)
  • 戴荣华(国大师)
  • 王恩怀(国大师)
  • 汪桂英(国大师)
  • 陆如(国大师)
  • 吴锦华(国大师)
  • 宁勤征(国大师)
  • 郭文连(教授)
  • 王安维(教授)
  • 彭竞强(省大师)
  • 袁世文(国大师)
  • 戚培才(国大师)
  • 戴玉梅(国大师)
  •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 李一新(省大师)
  • 王秋霞(省大师)
  • 秦胜照(省大师)
  • 李磊颖(副教授)
  • 刘乐君(副教授)
  •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 陈庆长(老艺术家)
  • 杨杰 麻晓武(高工)
  • 吴伟明(高工)
  •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 李云峰(高工)
  • 胡达民(高工)
  • 徐国明(高工)
  •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 赵坤(高工)
  • 张万莲(高工)
  •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 王静(院校老师)
  • 李申盛(高工)
  • 汪则东(高工)
  • 蓝磬阁
  • 王金泉
  • 江龙(高工)
  • 刘远长雕塑作品
  • 网文转载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 陶瓷艺术家
  • 仿古陶瓷精品

关闭会员登录

  • 登录
  • 没有帐号?点此注册
  •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了了亭商城 】>>综合装饰 >>正文内容
%e3%80%8a%e7%b0%be%e5%89%8d%e8%8a%b1%e5%bd%b1%e3%80%8b%e9%ab%98%e6%b8%a9%e9%87%89%e7%bb%bc%e5%90%88%e8%a3%85%e9%a5%b0%ef%bc%8e%e6%9e%97%e7%8e%89%e5%ae%87(%e8%b5%84%e6%b7%b1%e5%b1%b1%e6%b0%b4%e6%b0%91%e5%b1%85%e7%94%bb%e5%ae%b6%e3%80%81%e9%99%b6%e7%93%b7%e8%89%ba%e6%9c%af%e5%ae%b6)

《簾前花影》高温釉综合装饰.林玉宇(资深山水民居画家、陶瓷艺术家)

【收藏此作品】
作者:林玉宇 的其他作品请点击此处
规格: 高.57cm,宽.57cm.
数量:1
来源: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浏览次数:
联系我们:jdzmc@vip.163.com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点击查看原图

商品简介:

 

《簾前花影》高温釉综合装饰.林玉宇(资深山水民居画家、陶瓷艺术家)
规挌:高.57cm,宽.57cm.           

    那天去看望一位画家朋友,走错门,迈进了林玉宇的工作室。环顾四周,这位从未谋面的画家的民居题材瓷板画立刻吸引了我。我生于浙江绍兴,特别留恋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景,从他的画中透出来的浓浓的南方乡意,使我顿时感到了温馨,一阵清新扑面而来,我觉得好像有点缘。从那以后,我总在关注他。

   我曾经了解过一些外来画家,用各种形式跟踪过他们在景德镇的瓷画创作,希望能找到进一步深交合作的理由和条件。但是,我常常会遇到的是一个很特殊的感觉,我总觉得有些外来画家画出来的瓷器缺乏“瓷味”。

   “瓷味”只是一种感觉,我拿不出定义来,也解释不出来这词义。然而,这种感觉好像有点道理,凡是我内心感到“瓷味”不足或者没有“瓷味”的瓷器,在我周围的收藏圈内很少能推荐成功。很少有例外。我喜欢林玉宇的民居瓷板画,就是觉得有味,有“瓷味”。我欣然把林玉宇推荐给一位北方的朋友,对方欣然接受,连续购买了林老师的高温颜色釉瓷板,很是喜欢。

   林玉宇现在在瓷画界有了一定知名度,由于拍卖场上的表现很好,都能以合理的价格成功拍出,拍卖公司经常找他征集拍品,其他的订单也不断。不必为销路奔忙,不用为卖画应酬,林玉宇的瓷画创作进入一种轻松的精神状态,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更深的理解高温瓷釉的料性,掌握更多的瓷绘工艺,寻找更好更新的创作题材,画出更美更优秀的瓷画。

   林玉宇进入商城. 我选用了景德镇“瓷器”杂志社主编张钧和的一文,介绍林玉宇

;

             ★     ★     ★

 

      从“花青”到“青花”

   人物名片: 林玉宇,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田园水墨画会副会长,田园派风光画代表人物之一。他能书善画,会诗词篆刻。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画展。并获得特别金奖、银奖、优秀奖佳作奖、纪念奖、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近年来,更频现于《美术》杂志、上海《大美术》、《光明日报》、《中国书画报》、香港《大公报》等权威媒体。并多次应邀参加北京、香港、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展览。反响强烈。其作品被各界人士精心收藏,不少作品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一)

   上世纪60年代,福建莆田市。

 这里有个水乡小镇,每到春节,便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画展,有个小男孩穿梭在这些展览之中。他仔细看着画,在心里默默记着。回去便把它们默画在纸上,忘记了,他又再来到画展,用心的记着。这个男孩,便是林玉宇。

 童年的林玉宇盼望着过年,年关将近,一家人聚在一起,孩子们围在爷爷身边,听爷爷讲着那些古老而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英勇正义的英雄,狡猾多变的狐狸,机灵可爱的老鼠、、、、、、听的时候,林玉宇手里拿着纸和笔。爷爷的每个故事,都变成了他手下的一幅幅画。林玉宇从大人那拿来浆糊,将这些画仔细地贴在墙上。“画得挺不错的啊!”听着大哥的鼓励,还是孩子的林玉宇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随后文革开始,正常的学业被打乱了,林玉宇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画画。这段时间,他除了画一些自己喜爱的花鸟人物外,还时常画一些宣传刊头,漫画等。只要一有空,他便去拜访陈鹤。陈鹤是镇上中学的老师,早年从海外留学归来。写得一手好字好文章,画得一副好画,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国画家。大哥和他交情不错,早在林玉宇念小学的时候,大哥便带着他拜访了陈鹤。在林玉宇看来,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偶像。

                      (二)

 80年代初,春回大地,此时林玉宇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端详着自己已经出版的三本连环画(《陈景润四探数学山》、《少年英雄黄淑华》、《军用皮包的下落》),竟有些惆怅起来。在工作之余,除了偶尔的广告设计之外,几乎用不上他的绘画才能。终于,林玉宇按捺不住心中的压抑,他告诉在北京工作的大哥:“我想去学习,继续深造!”

 1983年,林玉宇得到了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的机会。在大学的日子里,他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那个年代的中国,到处是新思想的萌芽。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林玉宇,除了学习到传统的绘画知识外,还接触了许多在当时尚属前沿的艺术理论。当“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这些西方艺术理论首次从老师口中说出时,林玉宇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意识到自己找到了艺术的宝藏。周末的时候,他还来到北京画院,看老师们作画,这一待,便是一天。

 从北京学成归来,林玉宇便在艺术创作的大路上迈开了自信的步伐。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林玉宇创作了大量国画作品。花鸟、山水……题材丰富,涉猎甚广。画面中既有恬静秀美的田园情调,又不乏巍峨峻险的大山大川。    林玉宇对“美”的处理,最能体现他的独具匠心。他四处写生、采风。他的作品不仅有自然生态的写实之美,还有他精心构思后的理想、艺术之美。原中国美协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著名美术评论家看了他的画后评述:“山水画家林玉宇喜作宏阔的构图,以概括其波澜壮阔的情思,风格近于北派山水。”

                      (三)

 1988年,当林玉宇在国内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时,中央美院教授,现已故著名画家田世光先生就称赞他的作品宗法“二石”(指清代画家石涛、石溪)而又求新求变,还为画展题写了“笔墨华滋”四个大字。

 这次画展的成功举行,让林玉宇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走在街上的时候,不少人都能喊出他的名字。并加上一句:“我知道你的画画得很好!”正是在这种喜悦过后,林玉宇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创作道路上,是不是应该专注于某类特定题材?”

“民居”,这是林玉宇思考之后给出的答案。之所以选择民居,还在于其中的“美”与“异”。

“异”,在林玉宇看来,是一种境界,也是他在创作时最专注的部分。林玉宇的作品中,北方的山,苍茫辽阔,山石俱现,粗旷雄强;而南方的山,则郁郁葱葱,青翠秀丽。同样为山,但南北之异,成为了林玉宇作品中最让人沉醉的美。

 因此之后的岁月中,民居成为了林玉宇的作品里的主角。在四处写生的过程中,他沉醉于各地民居的迥异之美中。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有徽派建筑中高耸的马头墙、湘南民居那别具特色的吊脚楼,山西大地上幽静的乔家大院,还有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为了收集丰富的民居素材,林玉宇写生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

                       (四)

   林玉宇的民居国画,有着其独特的风格。他对画面的处理,让人惊叹,园林旁池内的鱼群、老屋边沧桑的石拱桥。每个景物的出现都那么顺其自然。精心的构图,老道的着色,加上他深厚的传统功底,以及那敢于尝试的创新,他的作品,独具特色。

 在后来的时间里,“山水民居国画”成了林玉宇的标签,也成为了他的骄傲。林玉宇带着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了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画展。他的作品也多频频现于诸如《美术》杂志、上海《大美术》、《中国书画报》、《光明日报》、《世界信息报》、香港《大公报》等权威媒体之上,更有不少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圈内广为流传。

 在这段岁月中,林玉宇带着他的作品,艺术理念,走遍了全国各地,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个词闯入了他的世界——景德镇。

 07年的时候,林玉宇在天津参加展览,这次他遇到了位来自景德镇的陶艺家。他们盛情的邀请了林玉宇:“你画的这么好,不如也来我们景德镇,玩玩陶瓷!”

 对于那时的林玉宇来说,景德镇瓷器,还是个有些陌生的概念。但是他知道景德镇,知道这里是陶瓷艺术的圣地,但是他也明白,这些和日常见到的碗、盘子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喜欢尝试的林玉宇有些心动了。

 一年后,当林玉宇在外参展交流时,他又一次遇到了来自景德镇的陶艺家,也同样受到了热烈的邀请。这一次,林玉宇下定了决心。

                        (五)

  “我要去景德镇了!”林玉宇告诉他的家人。家人并不奇怪,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他写生的下一站。

 到景那天,小雪,天分外冷,林玉宇裹紧了衣领,也加快了步伐。

“到处都是瓷器,真不愧是瓷都!”这是林玉宇的感慨,这个感慨,也在随后的行程中被不断重复。对于自己的感觉,他在日记中这样描绘到:“景德镇——世界瓷都名符其实!在这里我不但领略了从泥巴到土坯成型直至烧成一件成功瓷器艺术品的全过程,而且还亲手绘制作品,亲身体验瓷艺术的创作过程,感受瓷文化的无尽乐趣。”      

 在朋友的介绍下,林玉宇开始了陶瓷的创作。山水、花鸟、人物。深植于灵魂深处的绘画冲动,伴随着不断涌现的灵感喷涌而出,让他手中的画笔难以停下,林玉宇意识到,他来到了一个新的艺术殿堂。虽然这次停留只有短短的十天时间,但是他创作了不少陶瓷作品。

 对于艺术,林玉宇是“贪婪”的。他不仅尝试了陶瓷绘画,还来到老厂,古窑。陶瓷各个环节的工艺,以及烧成。甚至是陶瓷制造,烧成的历史。都让他如痴如醉。林玉宇迷恋陶瓷,这仿佛就是他多年前的初恋情人,他想要“阅读”关于景德镇陶瓷的一切。

 这一趟行程,林玉宇爱上了景德镇。

 此后,林玉宇便像候鸟一般,每年,他都会来到景德镇,画瓷器,逛瓷博会。他继续“阅读”着景德镇,“阅读”陶瓷。

                        (六)

   “我要去景德镇了!”2012年,当林玉宇再次对家人说出这句话时,意义已有些不同。这次来景德镇,他开始准备自己的工作室了。

 如今在林玉宇的工作室内,陈列着不少他的陶瓷作品。有山水,人物、还有民居。精心构图、巧妙着色、浓淡相宜、层次分明,林玉宇的特色,在陶瓷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林玉宇爱画马,这源于他童年的喜好。在他的陶艺作品中,神态各异的马让人印象深刻。肌肉饱满的线条,扬蹄驰骋的豪迈,或是依偎主人身边的忠诚,都在他的笔下神态俱现。他手执画笔,挥洒自如,深厚的国画绘画功底,在陶瓷上焕发出了光彩。

 林玉宇明白,陶瓷有自己的语言。器型、胎质,与国画相比,陶瓷绘画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因此他没有简单的将国画搬到陶瓷上,而是结合着陶瓷本身的语言,让自己的作品有着更丰富的表达。对于林玉宇而言,这是尝试,更是挑战。只要有空,他便会拜访一些陶艺家,去各个展厅。“学习、摸索”林玉宇一直没有停下。在工作室的角落,有一块烧坏的瓷板,林玉宇大方的将它摆了出来。他以这种方式,提醒着自己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

谈及未来的陶艺之路,林玉宇说他还会尝试各种形式的创作。他希望自己的陶瓷作品能更加丰富。青花、粉彩、颜色釉,以及自己最擅长的民居画。

从国画家到陶艺家,林玉宇的转身,很精彩。
张钧和/文


**购买须知** **装箱流程**
  • 上一篇:《南甫春早》综合装饰.林玉宇(资深山水画家、陶瓷…
  • 下一篇:《清韵》高温颜色釉.李明(美术教师,李一新之子)

最新图文

  •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釉“宝玉系列”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艺术家赵坤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艺在陶瓷新彩绘画上的表现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李申盛新创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日常和其他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粉墨”彩陶艺家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 网站导航 | 代购服务 | 版权申明 |

“了了亭”你身边的收藏顾问 联系方式: jdzmc@vip.163.com   0798-8220952 陈也君:13879808411     李申盛:15079899527

了了亭地址:景德镇市中心莲社北路109号 [名仕嘉苑]10-8号 门面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10 http://www.jdzmc.com   http://www.jdztc.com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赣公网安备360200020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