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印:合之 题识:劳动归来日已斜 老农闲坐话桑麻 深耕细作肥多积 收播达时有异差 一九六一年仲冬 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王隆夫作於美研室 朱先生喜设色 古歙毕渊明题句 王隆夫 Wang Longfu 洗脱畦径 朗轩高妙 ——访王隆夫及其《村口话桑麻》瓷版画 王隆夫先生系江西景德镇浮梁人,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出生於陶瓷世家,秉承家学,精於陶瓷绘画,尤善花鸟人物、书法。十五岁设“隆夫画室”,自号“昌南子”。其作品多取材於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善於捕捉人物瞬间神态动作,工写兼备,品相隽雅,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王隆夫先生於一九五五年入工艺美术合作社,一九五八年随社转入景德镇艺术瓷厂,退休前为该厂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一九八零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一九七八年获“陶瓷美术家”称号,一九九三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殊荣。 《村口话桑麻》粉彩瓷版高118厘米,宽65厘米,是王隆夫先生於一九六一年冬创作的一件反映现代农村生活的陶瓷作品。该作品以鲜明的笔触,清丽的色彩,勾勒出一副浮梁山村群众休息时“古树浓荫下,聆闻桑麻事”的热闹场景。其间老农鹤髮童颜,精神矍铄,谈兴正浓。周围男女社员或蹲或立,听得津津有味。一稚童倚伏在老者膝上,平添了几分亲和力,流露出画师心底浓浓的故乡情结。兼之有著名陶瓷美术家,人称“瓷都毕老虎”的毕渊明先生赋诗题跋,更显弥足珍贵。 一九六一年初秋,王隆夫先生应邀出席“华东六省市工艺美术展”,於上海华山饭店邂逅了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并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毛主席指示我们,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工农兵创作。陶瓷艺术也要反映时代精神。今后你也要多去厂矿、农村、部队体验生活,多采访、多写生,创作出积极向上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潘先生一番话,使得王隆夫先生如醍醐灌顶。於是他在返回景德镇后,立即赴浮梁山村采风写生。他凭借丰富的现实素材,饱满的创作激情,三易其稿,终於完成了《村口话桑麻》。挚友毕渊明在看过此件作品後,连声称赞说:“场景无虚设,人物有神采,可谓‘洗脱畦径、朗轩高妙’。”欣然挥毫赋诗:“劳动归来日已斜,老农闲坐话桑麻,深耕细作肥多积,收播达时有异差。” 《村口话桑麻》创作於一九六一年,正逢王隆夫先生三十岁而立之时,也正是他艺术人生思变、求变的重大转折之始。此画作一出,即在他任职的艺术瓷厂及全市陶瓷行业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次年,《陶瓷美术》杂志在第一期封底刊载了《村口话桑麻》。受王隆夫先生的影响和带动,艺术瓷厂不少资深陶瓷美术家也纷纷走出书斋画室,深入到工农兵中去,相继创作出富有时代感和震撼力的陶瓷作品。其中有王小凡的《物质交流大会》、章鉴的《边塞军民情》、王筱兰的《敬老院》、龚跃庭的《农村景色图》、赵惠民的《愉快的假日》、余文襄的《冬闲积肥忙》等等。由於都是以粉彩形式创作的新画面,且都是反映现实题材内容的,所以人们冠以“现代粉彩画”之称。而王隆夫先生的《村口话桑麻》则被誉为“现代粉彩画”中的代表之作、经典之作。 时隔四十七年,重温《村口话桑麻》粉彩瓷版画,可探究出王隆夫先生早期的艺术风格和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可见证他执着於艺术创作的艰辛历程。该作品创作於特殊时代背景下,既具有历史特性又不失个性魅力,为近年来市场上难得一见的陶瓷艺术精品。 曹新民 二OO八年初夏 | |
估 价 | RMB:1,200,000-1,600,000 |
---|---|
成交价 | |
预展时间 | 2008-11-07 09:00 - 2008-11-08 20:00 |
预展地点 | 北京嘉里中心饭店 |
拍卖时间 | 2008-11-10 - 2008-11-12 00:00 |
拍卖地点 | 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 |
拍卖机构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08秋季拍卖会 |
拍卖会专场 | 现当代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