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对于元青花的认识和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人们在惊讶的同时,纷纷设问,一向以生产影青刻花瓷著称的景德镇,为什么在短短的元朝突然生产出精美的青花瓷?似乎很偶然。
按照联系和发展的辩证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个萌芽、成长、成熟、消亡过程,所不同的只是过程的长短而已。偶然性蕴含必然性。在成熟的元青花出现之前,青花工艺曾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先人们就发现钴可以作为呈色剂制作陶胎琉璃珠上的蓝彩。公元7世纪,唐高宗时期,河南巩县窑以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铁作为呈色剂生产三彩陶器。唐大中十二年且出现了一种先在坯上刻出纹饰轮廓线,再在线上填绘褐绿彩,然后施青釉烧制釉下彩瓷的新工艺,为青花瓷的烧制提供了借鉴。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商贸往来的增多,公元9世纪,巩县窑便根据伊斯兰人们的喜好烧制出胎釉洁净、彩色鲜艳、图案清晰的青花瓷,远销中东地区。然而,成熟的青花瓷烧制技术,随着局势的动荡和巩县窑的衰落而中断了,但青花瓷制作工艺已经传开。宋代,甚至元初,浙江龙泉、杭州,江西九江、南昌等地相继出现了青花瓷,可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施青白釉而不是典型的元青花的透明釉,其胎、釉和青花色泽都无法和巩县的唐青花相比,更无法与元青花媲美。
14世纪二三十年代,几乎中断了4个世纪的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烧制技术在景德镇重新放出光芒,这是一种历史在更高阶段上的重演,而促成这种历史重复的,仍然是向中东地区出口的需要。公元9世纪,中东很多国家进口我国唐青花瓷后,当地制陶工匠纷纷仿制,从未停止。但由于中东地区的胎釉原料较差,烧成温度不高,因此,始终无法达到中国青花瓷器质量水平。随着元朝政府对外交往的发展,又重新唤起了中东国家对中国青花瓷器的需求,而浮梁瓷局所在地景德镇,有瓷石与高岭土配制的优质泥料,有以瑶里釉果制作的透明釉,有来自各方掌握釉下彩绘工艺技术的工匠,利用从中东地区进口的青花料,开始仿制青花瓷,延续唐青花瓷的生产。从元代前中期的青花呈色蓝中暗灰,纹饰构图和绘画技巧颇具匠意这种状况可以发现,这段恢复过程至少有20至30年之久。直到元中晚期,才掌握了规律、青花瓷烧造技术日臻成熟,器型制作工整,画工精细,发色明艳,色性安定,散晕在瓷器胎釉之间,青翠披离,淋漓尽致,“开一代未有之奇”。于是大批生产出口所需青花瓷器,换回银两来填充元王朝日益匮乏的国库,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对青花瓷的需求,促进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大发展,改变了南青北白的局面。景德镇的青花瓷占据了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其它大部分古老的瓷器窑场都相形见绌,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的瓷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知,从人们发现钴土矿可以作为呈色剂,到娴熟的烧制出精美的釉下青花瓷,曾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几经波折,元代景德镇能在很短时间内成功烧造出瓷质细洁、彩绘幽菁可爱、图案装饰雅俗共赏的青花瓷,这并不能说元青花没有童年、少年,只不过它的童年、少年是在异地度过的。就像一位闺秀嫁到婆家就成了媳妇,谁能说这个媳妇没有黄毛丫头的过程。拿当今的话来说,我们景德镇的先辈也是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子。不仅青花瓷如此,许多色釉瓷也是这样,钧红仿宋之禹州,冬青仿宋之开封东窑,天青仿自汝窑,龙泉仿自龙泉弟窑——智慧的景德镇人就是这样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才成为了中国瓷都,世界瓷都。很多人在问,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蓝色,又为何不称蓝花?这与历代绘制青花的颜料名称有密切关系,进口料中有苏麻离青、回青,国产料中有土青、陂塘青、瑞州青、浙青、大青等,因此,人们将用这些颜料作色形成的图案纹饰称之为青花也就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