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写生即古人说的: “师造化”。今人则把山水画创作和写生看成相对独立的领域。写生只是收集素材是为了创作打打“底稿”。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欠当。其实写生是客观事物的认识一一认识一一再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中国画要求作者要做到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和传模移写,澄怀味象。唐人张璨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成为历代画家亘古不变的座右铭。五代画家荆浩因战乱隐居太行山洪谷, 出入深山, 因惊其异遍而赏之, 携笔而写, 凡数万本, 方如其真,遂有巨作《匡庐图》。宋代范宽隐居终南山, 终日观览山水遂有传世《溪山行旅图》。元代黄公望居富春山, 常在荒山乱石, 丛木深筱中写生, 外出访友皮袋中携笔见景便当模写记之, 历经数年方有名画《富春山居图》传世。清代石涛更是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主张论画常言“古人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 古人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发出“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的大胆议论, 足见其强调师法自然的重要性。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遍游海内, 画稿以万计。 山水画家陆俨少以摹古入手接受传统技法的学习, 后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印证, 得到启发回来有所变理, 创立了留白法, 墨块法成为一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更是身体力行,倡导山水画写生应把西法光影效果融入到山水画中, 拓宽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领域。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画家来说是永恒的且具有普遍的意义。
大自然是艺术工作者的老师, 是艺术工作者的挚友。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其融为一体,才能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通过深入生活,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境界。长途跋涉虽是辛苦,然而登顶远望, 云蒸霞蔚山水相连, 水天一色, 烟波浩渺立刻就会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对景久坐,细心观察。在对景写生之前要有所思,有所想,在脑中对景要有所取舍。古人说“向纸三日”就是对着白纸多构思,脑子里己形成一张画的时候再动笔,在写生时看景分析眼前知岩万壑,变化万千,也要分清主次。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在他的画论《笔法记》中提出“观者先看气象, 后辨清浊, 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这是对山水写生基本要求。
“师造化”就是要把对象把生活看作最好的老师。古人画画的笔墨技法无一不来源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认识对象进行写生时要虚心,而创作要做到胸有成竹。大胆落笔不可犹豫。犹豫不决画面就会松散无力。力量来源于作画时的肯定。
通过写生可以加深对物象的认知。在创作时不会使作品肤浅粗俗。正因为对客观物象有很深的认识才能在创作时根据需要抓住主题不断细化,做到主次分明。
山水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就是把实景变成图画和陶瓷装饰纹样的转变关系。面对客观景物根据需要进行概括取舍,在纸上或在瓷胎上用笔画成点、线、面和色块构成的山水艺术形象。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我们认为从一个美术爱好者到一个美术工作者,如果具有多方面的技能,那么对艺术创作会很有帮助。在画陶瓷以外, 我们还经常练习国画, 用笔技法与瓷画基本相同,只是表现的载体材质和表现形式不同。
经过十多年的山水写生, 我们尝到了深入生活的甜头,也体验到了攀登险峰的艰辛。大自然是艺术工作者的启蒙老师,对每一个向他求教的学生都同样会给予厚爱。只有深入生活, 体验自然,才能认知你要表现的客观事物,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题材。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工作者的摇篮,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