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月16 日,江西省社科院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暨“景德镇学”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陈雨前被聘为所长(主任),并在成立仪式上作了有关“景德镇学”学术构想的报告。此举标志着“景德镇学”将作为一门具有江西地方特色和中国文化特色的独立学科,由省社科院重点推出......
“景德镇学”首倡者陈雨前
陈雨前,男,1962 年4 月生于江西省余江县,1985 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院长、江西省人文社科基地要要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从事陶瓷美学、陶瓷文化学的研究,是“景德镇学”的首倡者。
10 余年来,他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有系列的研究成果,先后撰写和主编了《中国历代陶瓷诗词评析》、《景德镇陶瓷诗萃》、《陶瓷艺术文化审美》、《中国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鉴赏》、《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等专著、著作与大型画册16 部;在《中国陶瓷》、《景德镇陶瓷》、《陶瓷研究》、《中国陶瓷工业》、《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台湾《紫玉金砂》、《天地方圆》、美国《陶瓷月刊》、澳大利亚《陶瓷艺术与认知》、西班牙《陶瓷》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和评论文章60 余篇;主持多项陶瓷文化与艺术的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2 项、省部级课题2 项。
他主持的《中国科普博览要要陶瓷馆》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级知识创新重大项目。以“陶瓷馆”为重要栏目之一的“中国科普博览网”于2004 年和2005 年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文化网站”称号和“全国优秀科普网站奖”,荣获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全球大奖”。他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要要《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已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并获“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景德镇学”为何能应运而生?
2003年,陈雨前在中国科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同时又在中央美术学院读博士,而且《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丛书》的主编工作也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因为主编一套书要有纲,要有一个灵魂把它串起来,为此,他一直在思考有关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问题,加之敦煌学、徽学、红学等国际性显学经常在他脑海里浮现,受到这个启发,他决定把这套丛书做成一个系统工程,觉得这个时候提出“景德镇学”应该是到时候了。
陈雨前在接受采访时也向记者阐述了其提出“景德镇学”的背景--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来看,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学研究的一个内容。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点,是中国的“保根文化”,就像中国的京剧,属中国的国粹文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带来的全球文化同质化(像无处不在的肯德基快餐店)威胁,就更要重视和保护具有民族特色、能真正反映中国人思想和观念的东西,不仅仅是文化,还包括科技、民俗、审美观念、哲学等方方面面的东西。从这个层面上看,陶瓷文化是中国“保根文化”的典型代表。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深厚积淀和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呼唤“景德镇学”的诞生。如果没有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积淀,就不可能有“景德镇学”,也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些积淀包括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整的研究体系,考古、鉴定和科技研究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实物标本,丰富的文献,人才优势和平台的建设。仅从陶瓷教育这一块来说,尤其在陶院,有个专门培养博士、硕士生的美术室,在陶瓷美学、陶瓷交流、陶瓷史、专门史方面,有一批硕导在里面。陶瓷学院还搭建了这样一些平台,就叫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中心,它是江西省的人文社科基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景德镇艺术陶瓷的繁荣。
“景德镇学” 为什么会在这块土地上由本土的学者提出,有它的基础和氛围。
景德镇曾经是江西乃至中国的名片,“景德镇学”的提出和建设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地位与影响相称。陈雨前认为,“景德镇学”是谁提出来的并不重要,对“景德镇学”不管是承认也好,批判也好,否定也好,只要大家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真正作为一种学术、一种文化事业去研究,“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景德镇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能否为世人所接受,要让时间去考验它,重要的是大家应该共同去丰富和完善它。
景德镇陶瓷的现实发展状况需要学术的介入和引导。陈雨前认为,“景德镇学”或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仅要研究历史还要研究现实问题,要从历史的研究中、从学术的研究中提炼出引导现实陶瓷发展的思路出来,只有这样,学术才有生命力,才有活力。“我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院景德镇陶瓷的精神是什么,灵魂是什么?目的就是在对历史的提炼中,引导人们对现实陶瓷文化的思考。”陈雨前说。“景德镇学”的提出与景德镇这座城市“经济重镇和江南旅游都市”的定位相吻合。陈雨前认为,建构“景德镇学”及加大其研究,对推动景德镇陶瓷的多学科研究,重现、保存、弘扬、重塑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国陶瓷文化乃至中国民族文化,把景德镇建设成为“经济重镇和江南旅游都市”举足轻重,意义重大。